吳灶發 連年有餘(右边)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 58×54×26 mm 123.1g
于雪濤 喜獲大利(上面数下来第4块)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50×38×16mm 40.5g
俏色是玉雕中常用的技法,貴在巧妙而自然。吳灶發所作《連年有餘》雙魚俏色把件料形飽滿,皮色紅潤,俏色作雙鯉鼓浪,而貴在能將皮色變化與魚身色彩變化融而為一,自然而精神。玉料白色部分白膩油潤,淺浮雕作浪花,自然生動。而另一件于雪濤的俏色作品《喜獲大利》玉質細膩溫潤,棗紅皮飽滿肥厚。運用圓雕技藝精雕一喜笑顏開的漁夫,其上精心雕琢一條俏色紅鯉,充滿漁家樂趣。“鯉”與“利”諧音,又喻吉祥。喜獲大利,寓意收獲豐盈,生活美滿。
趙顯志 歡天喜地(上面数下来第三块)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75×50×20 mm 128.4g
趙顯志 白玉印一組
在玉雕傳統題材中,諧音是非常常見的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手段。趙顯志此件紅皮把件《歡天喜地》玉質細潤,皮色紅艷,用諧音的手法,以雙獾及喜鵲諧音歡喜,並利用色彩的自然變化形成空間感。尤其獾的刻畫,選取回首昂頭的姿態,刻畫精准生動,並與空中飛翔的喜鵲形成呼應,可見作者的用心之處。
倪偉濱 觀音(中间)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 95×62×26 mm 200.3g
獲奬: 2006 年中國玉石雕刻“天工奬”優秀作品奬。
出版: 《2006年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奬”典載集》
P59,地質出版社,2007。
侯曉峰 大樂任逍遙(左边)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 65×56×36 mm 174g
獲奬: 2010 年中國玉石雕“天工奬”銀奬。
佛教題材永遠是玉雕藝術無法回避的創作主題。尤其觀音,普度眾生,積德行善,為行家藏家所重視。這件倪偉濱創作的《觀音》隨形擺件,玉質細密、清潤,觀音開相莊嚴,跏趺坐蓮花台,衣飾飄逸流暢,背面精工蓮葉,以簡為尚。觀音慈悲之心大顯於外,頗可尊重。而佛教中另一為人喜聞樂見的則是開口便笑的彌勒,侯曉峰這件《大樂任逍遙》擺件用上等和田籽料作彌勒像一尊,雙耳垂輪,喜逐顏開,而以一布袋形為底座,故知看破,放下,方能逍遙物外,得大自在。
唐瑋琪 溪山清遠(左上)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70×43×10 mm 83.7g
徐志浩 滿載而歸(最下面)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規格:78×48×30 mm 158.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