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安防设施普遍需提升
http://www.socang.com 2011-05-20 16: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曾经写道,在有视觉的第二天,“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根据近200个国家(地区)的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万座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藏品的总量已超过1500万件。许多的收藏家都愿意将自己一生的收藏捐给博物馆,因为这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对任何一家博物馆的馆长来说,最担心的也是博物馆的安全。
博物馆安全,尤其是中国博物馆的安全,我们知道多少?
博物馆是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
博物馆是珍贵文物最密集的汇集地,因而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犯罪分子窥视的目标。全世界博物馆丢失的东西加起来恐怕超过了任何一家博物馆的收藏。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叶春司长介绍说,博物馆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安全就是最重要的议题。馆藏文物的安全、人员的安全、馆舍及设施设备安全等,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有机整体。
首先博物馆是集中收藏、展示文物的重要场所,文物的安全必须首先得到绝对保障,否则博物馆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其次博物馆是文物开放单位,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参观群众数量众多、人员密集,因而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没有安全感的博物馆是不会有观众的。
馆藏文物的收藏、展示和人们的参观活动都要在博物馆进行,所以博物馆馆舍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是文物和人员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就博物馆整体而言,防盗和防火工作同等重要。
在我国,博物馆也是文物犯罪经常发生的场所。从1994至2002年,全国曾连续发生7起暴力抢劫博物馆案件,累计造成博物馆工作人员3人死亡,近10人受伤,41件馆藏文物被抢。
1995年7月6日,犯罪分子窜入福建省将乐县博物馆盗窃文物,该馆副馆长廖国华与歹徒顽强搏斗,被扎31刀,壮烈牺牲。1996年8月8日,犯罪分子撬门剪锁潜入甘肃省永昌县博物馆,将值班人员用断线钳击昏后捆绑塞嘴,致使值班人员窒息死亡。罪犯盗抢文物15件后逃离。
经过综合整治,博物馆安全形势趋于好转,大部分省份连续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但2009年以来,博物馆安全案件呈现反弹趋势。仅以今年为例,2011年1月28日,3名犯罪分子闯入湖北黄冈博物馆内,打晕值班人员,抢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3件。经当地公安机关全力侦破,1月30日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涉案文物全部追回。
2011年2月10日,江苏如皋市博物馆值班人员交接时发现展厅中两组展柜被撬,16件文物藏品被盗,目前案件尚未侦破。
相对于博物馆馆舍的安全,馆藏的可移动文物的安全更难保证。
5月11日,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2011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其中保障博物馆安全成为重要议题。
安防设施普遍需要提升
近年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博物馆安全防范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投入仍然不足。2008年下半年,全国文物系统进行了为期50天的文物安全检查,完成了85%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8%的重点博物馆的安全检查,其中被调查的246家重点博物馆中,防盗、防火设施的达标率分别为55.28%和50.41%。重点博物馆尚且如此,其他博物馆安全防范设施配备情况可想而知。
叶春说,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收藏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馆藏文物的安全负责”,“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收藏文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此外,《博物馆条例》、《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级别规定》、《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等规章、规范,对博物馆安全管理做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在我国,拥有1万件藏品以下的博物馆为三级风险单位;1万件以上和5万件以下的博物馆为二级风险单位。而国家级或省级博物馆为一级风险单位。
对于一级风险单位应按照整体纵深防护体系的要求建立技术防范系统。一级风险单位应建立专业保卫队伍,在防护区或禁区内设立报警监控中心,中心控制室应配备自卫器具、通讯工具。藏品、展品所处房屋、厅、室的门窗均应设置报警装置,位于一层的窗户还应有实体防护栅栏或安装防弹玻璃。一级文物的字画、丝织品等藏品在展示时均应有防弹玻璃制作的专用框架或装有报警装置的展柜对其进行防护。
为保障馆藏文物的安全,国家规定,凡没有安装报警设施的单位,不得展出文物;没有达标的单位,不得展出三级以上文物,文物库房不得存放三级以上文物;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单位的三级以上文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主管部门指定安全达标的单位代为保管。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目前全国已有1749座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各类安全风险、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但对博物馆安全的投入尚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安全防范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科技并不能布下天罗地网
科技一直是保障博物馆安全的有力武器。1960年1月25日,我国第一台声控防盗报警器就安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内。1992年9月18日开封博物馆发生了一起特大文物盗窃案,69件文物被盗。罪犯撬开窗户进入展厅后踩在展柜顶上,用预先试验过的反技防手段将多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盖住,使其失去报警功能。从此博物馆周界防范的重要性得到重视,许多博物馆采取了在防护区和禁区内采用3种以上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构筑安全防线。
除了防火防盗,博物馆还得防震、防潮、防虫、防污染,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必然是高科技武装的智能化建筑。
但科技毕竟不是万能的。比如现在博物馆的安防系统主要以视频监控为主,通过管理人员查看显示大屏上的图像来发现紧急事件。一方面工作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大屏幕,另一方面,现在博物馆越建越大,监控点数越来越多,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控点同时显示在大屏幕上。而且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安防系统还不能和公安系统、消防系统有效联动。东西丢了再报案,建筑失火了再通知消防,对于博物馆这样的单位,延迟一分钟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会把安全工作交给专业的安防公司来经营。但责任心的缺失依然是最大的隐患。一些地方表面上将文物安全“天天挂在嘴边”,实际工作中却是“天天放到一边”,有值班制度不到岗,有应急预案不演练,安全防范工作漏洞百出,导致先进的技防设备形同虚设。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设有专门的安全委员会,在去年召开的博协大会上,专家认为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经历了从狭义犯罪预防向广义犯罪预防,现在正在向损失预防迈进。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污染、微生物、植物(苔藓)、动物(虫子),都可以对博物馆的文物造成损坏。比如防火,包括故意放火和自燃起火。预防放火是犯罪预防,而预防自燃起火则是损失预防。
1911年8月21日,从卢浮宫传出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蒙娜丽莎》失窃了。两年之后当它幸运地失而复得时,偷盗者佩鲁贾让大家大跌眼镜,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油漆匠,将画作简单地藏在衣服里就逃过了所有的安防。现在《蒙娜丽莎》放在一个有特殊装置的容器里,上面覆盖着两块彼此相隔了25厘米的防弹玻璃,但谁敢说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