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风书峰”进行时 浙江书坛“第一方阵”将于12月28日联手“出征”
http://www.socang.com   2011-12-21 11:01   来源:浙江美术馆

 

     “书风”,指每一位参展书法家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书峰”,指每一位参展书法家都在书坛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高度。

     
      今年8月9日,就在开馆两周年的日子,浙江美术馆举行了“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以下简称“书风书峰”)作品创作启动仪式,正式对外公布,由浙江美术馆组织邀请刘江、沈定庵、萧耘春、马世晓、章祖安、林剑丹、卢乐群、金鉴才、骆恒光、朱关田、俞建华、王冬龄等12位年龄在65周岁以上,德高望重、艺术风格明显、有相当学术成就和代表性的浙江老一辈书法名家,以浙江历史上的文学名篇为创作内容,力求在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双重突破,精心打造一批能够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书法艺术精品之作。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书坛瞩目、媒体翘首,社会反响强烈。一方面大家十分佩服浙江美术馆的胆略和远见,这12位书法名家每一位都是德高望重、学养深厚,都在当代书坛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属于浙江书法大军中的“第一方阵”,能够把他们聚拢起来一起搞一个创作展览,无疑是一个创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浙江美术馆出题目、提要求,参展书法作品都要符合“浙江诗文名篇”这一范畴,还组织编辑了《浙江诗文名篇创作参考资料》供书法家参考、遴选。作品不仅包括《兰亭序》全文,还有形式、规格的要求,这对这批老书法家是一次“考验”,他们中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居住外地,这样的“规定动作”能否做到,仍是个不确定因素。
     “书风书峰”启动4个月来,进展情况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浙江美术馆的后续展览学术筹备将会如何跟进?每一位关心“书风书峰”的人都牵挂着这些问题。

 
“书风书峰”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展览?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书画艺术尤其繁昌,历来是书法创作和研究的重要镇地,逐步形成了以诗文书画为总体文化性格的内刚外柔、清新秀雅、儒雅敦厚的艺术风貌。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陆游《自书诗卷》,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等,不管在书法史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现代以来更是名家辈出,吴昌硕、沈曾植、李叔同、马一浮、沙孟海、陆维钊等,开一代书风,确立了各自在书法史上的高度。当代书坛依然名家蜂起,流派纷呈,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强省。
     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书风书峰’是浙江美术馆主办的主题创作系列展,它的策展思路就是通过‘文’与‘书’合璧的传统形式,继承和弘扬浙江的文脉和书风,体现和反映浙江当代书法的群体优势和卓越地位。同时,征集收藏一批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并强调:“浙江的文学名篇承载着浙江的文明基因,反映出浙江的先进文化,塑造着浙江的人文精神,而当代浙江书法家秉承优秀的传统,名家辈出,创作实力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组织浙江书法名家创作有关浙江的诗文名篇,形成书文并茂的优秀书法作品,对于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促进浙江美术馆藏品建设,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这项书法创作和展览活动非常重视,十分关心。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欣然为展览题写展名,并多次指示一定要注重展览的高度和档次,要把展览打造成为浙江乃至中国当代书法的一次巅峰之作。

 
 “书风书峰”作品创作情况怎么样?
 
      这些天,马锋辉每天都要到3号展厅巡视,因为这个展厅临时封闭,变成了一个装裱工场,美术馆聘请了专业装裱人员正加班加点地装裱“书风书峰”的书法作品。马锋辉说:“‘书风书峰’的展览作品已经全部到位,这些作品将是浙江美术馆的藏品,慎重起见,我们制定统一、规范的装裱方案,包括款式、用料、工艺、工序等等,并且决定都在馆内进行装裱,这样既能确保作品的安全,又能确保藏品装裱的质量。”
      展览策划之初,浙江美术馆就考虑到要征集这批书法作品,这批作品代表当代浙江书法的最高水平,对丰富藏品内容,提高藏品档次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馆经与12位书法名家协议确定,每人创作10至15件展览作品,作品内容不仅要符合“浙江文学名篇”这个范畴,而且还有形式规格的要求,其中包括手卷1件,规格长度不小于280厘米,高度不小于33厘米;《兰亭序》全文1件,规格尺寸自定;不小于四尺整纸作品5件;自由创作作品3—8件。“书风书峰”从一开始就已经考虑到了创作的多样性和展览的丰富性。浙江美术馆将在每位参展书法家的创作作品中遴选10件作品进行藏品征集,由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美术馆严格按照藏品征集程序,与每一位书法名家办理了移交手续。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创作,在11月中旬,全部的展览作品已经全部到位。马锋辉说:“这些书法作品无疑是浙江乃至全国当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他还说,装裱不但要充分考虑收藏的因素,还有要跟展览的展陈设计联系起来,要凸显展览的效果。为此,美术馆专门成立了装裱间,以后就是浙江美术馆的装裱修复工作间。虽然组建修复中心的想法由来已久,但也是“书风书峰”这次活动推动了修复中心建设的进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风书峰”一流的藏品推进了浙江美术馆的建设,完善了浙江美术馆的功能。

 
“书风书峰”展览的亮点在哪里
 
      马锋辉没有谈展览,而是谈了感受,他说,“书风书峰”进行到现在,他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一是感动。老书法家对艺术的认真和执着令人感动。“书风书峰”启动的时候,美术馆分别征求每位名家的意见,他们均慨然应允,都表示要大力支持,共襄盛举。刘江先生因身体原因,我们劝他要保重身体,他却一个劲地说,这是浙江书法的大事、好事,我一定要写出来的,只要有时间(身体允许)就会写。刘江先生是第一个与美术馆交接作品的。沈定庵先生年事已高,长居绍兴,虽然身体健朗,但平常深居简出,一般很少参加活动,“书风书峰”启动仪式前一天得知消息后,欣然参加启动仪式。创作中三番五次和美术馆沟通,精神让人敬佩。萧耘春、马世晓两位先生,为了“书风书峰”几乎闭关不出,集中创作,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和书法的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深度和高度。章祖安、王冬龄两位先生创作阶段适逢举办个展,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繁忙的展事筹备中仍然潜心创作。章祖安先生在创作完成后,还在精研不懈,当发现后来有两件作品写得更适合展览,主动提出与原来的作品调换,他说的最多的就是绝不能让美术馆“吃亏”,一定要让大家满意。王冬龄先生在深厚的书法功底上非常注重创新,前段时间他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书法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取得了圆满成功,“书风书峰”又将是他走向另一个成功的起点。林剑丹先生用古玺文写成《兰亭序》,每一个字都经过详细考据,有些字不确凿,他专门从温州跑了好几趟杭州请教相关专家,逐个逐个的确认。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就说,看了林剑丹先生的作品,不仅是大看眼界,更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艺术教育。卢乐群、骆恒光两位先生坚持了他们一贯的朴实无华的风格,多次来美术馆踏勘场地,与工作人员交流,踏踏实实地搞创作,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水平。金鉴才先生在创作启动仪式之后就投身创作,大部分作品都是八尺整幅,作品创作精益求精,直到他满意为止,力求尽善尽美。一幅吕祖谦《历代贤君论》,字数达6000多字,全部用一丝不苟的小楷写就,完成后还题写了550余字的长跋,观者莫不惊叹不已。朱关田、俞建华两位先生治学严谨、学养突出,让每一个都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做学问,什么叫搞创作,文学和书法在他们看来是融为一体的。在这样的创作态势下,相信每一个人都想尽早看到这些书法名家的作品,“书风书峰”着实令人期待。
      二是责任。浙江美术馆启动“书风书峰”项目就已深感责任重大,其中包括了创作、征集、展览、学术研究、宣传推广等内容,这是一次较大的书法展览系统工程。创作、征集过程中,得到了12位书法名家的鼎力支持,无私奉献,美术馆在欣喜之余更觉得有义务要把学术研究、展览筹备、展陈布置、媒体宣传、教育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做好,这是美术馆的责任,一定要把“书风书峰”办成与这个时代、这批作品、这批书法艺术家相匹配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展览。
      “书风书峰”建构了立体多元的学术研究体系,以12位当代浙江书法名家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梳理浙江书风,展现当代高度。并从文学名篇与书法创作融合共进的角度延伸开去,深刻阐述浙江书法的历史沿袭、风格成因、流派特征、艺术高度,全面呈现浙江当代书法的辉煌成就。展览学术主持、副馆长斯舜威笑称“书风书峰”学术研究是“五个一”工程:一篇学术文章,组织邀请国内书法理论家针对参展书法名家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一个学术访谈,梳理12位书法名家的艺术历程,彰显其书法艺术思想。一套学术出版物,编辑出版《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作品集》和《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学术文献集》,收编全部展览作品和有关文献资料。一部电视专题片,采集艺术家相关影像资料,制作电视专题片,多角度、多元化、立体丰富地介绍其人生经历、艺术发展脉络、艺术风格及艺术成就。一次学术论坛,展览开幕期间,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行“浙江书风”学术论坛。
      “书风书峰”是浙江美术馆2012年的迎春特展,今年12月28日开幕,明年2月7日结束,期间将跨越元旦、春节、元宵节,让观众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欣赏浙江当代书法名家群体的精品力作。浙江美术馆将在展览筹备和展陈布置上花力气,展览布置有6个展厅。通过合理的展览板块,丰富的展示内容,科学的展陈设计,先进的展览设施,全力为广大观众奉献一次传统艺术的视觉盛宴,力图打造成浙江乃至全国文化界、艺术界、书法界的一次盛会,为浙江美术馆新年继往开来、事业宏图开一个好头。
      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文化厅领导多次指示,浙江美术馆要加大对浙江老艺术家,特别是对浙江美术馆藏品征集有贡献的艺术家的宣传力度,要宣传他们的艺术成就,表彰他们的捐赠义举,感谢他们为浙江文化建设和美术藏品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书风书峰”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浙江美术馆将通过国内各大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传播书法艺术思想,彰显书法艺术价值,使中国书法艺术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兰亭》十二品
 
      《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几千年来受到书者的顶礼膜拜。在那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王羲之可能没有刻意要创作一件被后世尊为神品的书法作品,他更在意的是完成一篇绝好的序文。这无疑就是“文”与“书”的绝妙组合,开创了中国书法书文并重、相辅相成的典范。
      兰亭书风、兰亭风范、兰亭精神,孕育了一代代浙江书家。在时代感召下,当代浙江书界对“兰亭”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多元。这次“书风书峰”组织12位书法名家每人创作1件《兰亭序》全文,用意深刻,用心良苦。当这12件《兰亭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顿时令观者击掌,无不惊叹。在这里姑且作个“兰亭”十二品,先“睹”为快。
      刘 江“刀笔兰亭”。高33.5厘米,长102厘米。这件《兰亭序》是刘江先生1983年的对临作品,他异常珍惜,一直挂着自家书房里,陪伴他20多载书法春秋。刘江先生以篆刻闻名,用刀如笔,运笔似刀,这件作品同样体现了他的书风特征,结体有序,古拙浑厚,用力极深。
      沈定庵“碑意兰亭”。高245厘米,长35厘米。《兰亭序》历来是帖学范本,而沈定庵先生是碑学大家,世居绍兴,深谙兰亭遗风,他的《兰亭序》行书中带有碑意,碑帖结合,别开生面。落款题时年“八十有六”,是12件《兰亭序》书写年龄最长者。
      萧耘春“章草兰亭”。高26厘米,长203厘米。萧耘春先生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用章草写就的《兰亭序》清雅脱俗,满纸溢香,展现了一位学者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与钱锺书、杨绛二先生神交数十年,同样印证了其书风与人品。
      马世晓“大草兰亭”。高66厘米,长318厘米。看到作品前,听马世晓先生说:“自己很想写(《兰亭序》),但一直不满意。”想必是写了很多遍才满意的。作品潇洒飘逸,气度优雅,确有魏晋风韵,充分体现了马世晓先生淡墨大草的书风。
      章祖安“学院兰亭”。高48厘米,长179厘米。章祖安先生学养丰富,文理精辟,协助陆维钊先生参加中国首届书法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学,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书法博士生导师。作品讲求章法布局,行笔疾徐有度,遒劲雄强,在转折起伏中尤多精妙变化。章氏《兰亭序》题跋曰:“兰亭序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习书法者几无人不临。二十世纪书家临兰亭功夫之深,无过本师陆维钊先生,留世临不下百数十通。余今背拟兰亭,苦不能得笔法,益知吾师不可及也!右军有知亦当首肯。”学高心正,风骨清异,正是印证了其“书外功”理论。闻章先生自幼习武,功夫上乘,他不但是“文”“书”合璧,更是文武双全。
      林剑丹“古玺兰亭”。高350厘米,长290厘米。林剑丹先生的《兰亭序》是最难“认”的,因为它是用战国晋玺文书写成的。林先生最早有此想法的时候连自己都吓了一跳,除了要考虑形式和布局外,还要做到字字有出处,不能捏造出错。林剑丹先生凭着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毅然开始对自己的挑战和创造。遍阅文献,六易其稿,专程请教张如元、曹锦炎诸贤,底气十足,仅用六小时,此巨幅作品便一气呵成。总结题跋于后:“右王右军兰亭集叙,用战国晋玺文字书之,于其无可查阅者,不敢杜撰。乃凭己将平日治金石文字学之所学得,参以说文而成之。惟期识者是正。”
      卢乐群“对临兰亭”。高37厘米,长75厘米。终于见到最像《兰亭序》的《兰亭序》了。卢乐群先生对临《兰亭》,展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力。他初习南派帖学,熟悉“二王”书风;后拜于沙孟海、陆维钊等先生门下,苦学北派碑学。自此,融会贯通,精进不懈,书风自成一路。卢氏《兰亭序》充分体现了其以帖为体、以碑为用的创作思路,灵秀潇洒中兼具高古雄强。整篇除一方印外没有引首题跋,正是乐群先生平和谦恭的本性使然。
      金鉴才“大楷兰亭”。高700厘米,长230厘米。这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也是完成时间最“早”的《兰亭序》。当金鉴才先生决定创作一件生平尺幅特别大的作品时,特意驱车返回义乌老家,那里的地方才施展得开。整张纸铺开,整个人几乎是趴在纸上,从傍晚5、6点钟开始写。金先生一向治学严谨,勤于临帖,尤其注重摹古取法,光今年就只身前往台北故宫仔细观摩历代书画真迹。起初以行书创作,但脑海里总与原作对照,完成后旁观者一片叫好声,但他自己却左右不满意。后来突然“顿悟”,大叫:在王羲之面前写行书,岂不是不自量力、自讨没趣?于是,时近深夜,决意重写一幅大楷“兰亭”,运笔纯熟,力道遒劲,气象磅礴,浑然一体,至凌晨4、5点钟写就,故曰完成时间最“早”。
      骆恒光“长幅兰亭”。高138厘米,长970厘米。这是其中最长的《兰亭序》,长度近乎10米。骆恒光先生说这件作品很“难”写,是他迄今最大的创作作品。完成后铺满了整个房间,骆氏贤伉俪是站在自家桌子上方得以窥见全貌。作品墨色浓重,气息苍莽,书风以行草为主兼及楷隶,笔画浑厚而不失秀逸。
      朱关田“学者兰亭”。高101厘米,长940厘米。这又是一位兰亭同乡人以一颗大朴无华的学者心书写成的《兰亭序》,章法灵动,结体稳重,运笔饱满,气韵洒脱,完全彰显了朱氏书法以章草为体,大篆笔法及魏碑笔意并序的独特风格。隋唐是第一个受“二王”书风影响较大的时期,朱关田先生以唐代为核心的书法史研究,实证出新,成果丰盈,必然明晓《兰亭》深意在于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先生又多年执掌当代浙江书坛牛耳,以文史结合的广阔文化视野,赋予《兰亭》更多的时代风貌。
      俞建华“隶书兰亭”。高199厘米,长45厘米,八条屏。观俞建华先生的《兰亭序》,书如其人,“文”气逼人。一是文人气。俞氏隶书“兰亭”,笔势飞动,姿态优美,流转开合中别有一番风韵,充满了十足的文人气。二是文化气。俞建华先生采用八条屏这种传统形式,加上隶书规整的布局,把《兰亭序》放到文化观念的视野中重新解读,无形中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三是文学气。特别指俞建华先生学识涵养,以他深厚的诗文功底,让他的“隶书兰亭”别开生面,我们可以细细品读他的题画诗:“四郊多磊战云稠,江左名士聚越州。修竹茂林销俗虑,流觞曲水赋清讴。鼠须茧纸风规远,事异世疏今古愁。一序千秋悬日月,可怜东晋最风流。”
      王冬龄“小草兰亭”。高34厘米,长560厘米。如果说王冬龄先生写“兰亭序”,给人的印象必然是他标志性的草书,笔势绵延,笔力雄劲,起伏有致,气象万千。果不其然,观王氏草书《兰亭》,气贯一通,酣畅淋漓,与一个月前,“书法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上展出的行书《兰亭序》碑,成呼应之势,相映成辉。羲之于天朗气清、高朋满座,酒性之处作《兰亭》传世;冬龄袭前人古风,胸襟开阔、兴致酣然时再书《兰亭》传世。“二王”同为性情中人,行草连绵,书风承接,可谓是书坛佳话。

 
 “书风书峰”对浙江书法的推动作用
 
      上述《兰亭》“十二品尚”是笔者的“戏称”,是否合适,尚可商榷,但其无形中点出了浙江书风的特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一方面,《兰亭》是传统的代表。自“二王”以后,流觞曲水余韵不绝,书法大家代不乏人,可以说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浙江书家群体”,标志着那个时代的书法高度,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正是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浙江稳定有序的书法传承脉络,孕育了浙江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兰亭》是创新的代表。王羲之的字在当时来说是有点“超前意识”的,背离了“正统”书风,被视为“野鹜”。以《兰亭序》为代表的行草书,通过长时间与社会审美观的“磨合”,才得以为后世所重。由此以来,浙江书法非常注重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有机契合,兼容并包,会众合一,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从“兰亭序”看过去,“书风书峰”12位书法名家的作品,诸体兼备,精湛独到,书文并茂,蔚为大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各有创造,体现了浙江书法的文化精神。“书风书峰”的首旨就在于梳理浙江书风,传播书法思想,彰显艺术价值。其次,“书风书峰”反映了当代浙江书家群体优势,确立了当代浙江书法的高度。吴昌硕、潘天寿、沙孟海、诸乐三等前辈大师奠定了浙江书法在全国的主导地位,深受他们影响的下一代书法家,以刘江、沈定庵、萧耘春、马世晓、章祖安、林剑丹、卢乐群、金鉴才、骆恒光、朱关田、俞建华、王冬龄为代表,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书风之峰,书峰之风,交相辉映,极一时之盛。
      最后,通过“书风书峰”,能够对浙江书法的发展有一些启示和推动:一是坚持多元化格局。从书体上讲,篆、隶、楷、行、草等,都有一些代表性书家,都要形成独自的面貌。从学术上讲,广泛深入地与儒学、文字学、金石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相结合,书学合一,形成潮流,不断拓宽书法的内涵意义。甚至还可以从地域上讲,根据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书风特征,形成各自的书法流派,突出特点,相映成辉。二是坚持传统文化积淀。任何书风、任何流派、任何书体、任何书家,都不是凭空创造的。中国书法有其历史传承和固定元素,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肥沃的土壤中才能够茁壮成长,发枝散叶。每一个载入书法史册的书派和书家,无不印证了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任何脱离文化传统和书法规律的创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走向真正的辉煌。在“书风书峰”12位书法名家身上,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书法之外的学识涵养,文化精神,对中国书法正统的孜孜追求。三是坚持开拓创新意识。中国书法除了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技巧训练外,还要有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每一个时代的书风和书家,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才得以持续创造书法史上的新高度、新篇章。“春江水暖鸭先知”,要做一只先知的“鸭”,必须要能够灵敏地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甚至是细微的改变。这里也可以说是“书法的时代性”,当代书法的创新和发展要放在时代文化的格局下来考量,要符合当下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在“书风书峰”书法名家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对现代书法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在他们的引领和影响下,当代浙江书法必将在发扬传统,立足当代,注重创新,接轨国际上开创新风貌,攀登新高度。
责任编辑:邹萍
  • 推荐关键字:书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三里屯画廊:商业潮流里精致的蜗居(图) 三里屯画廊:商业潮流里精致的蜗居(图) 美艺术家为制独特“拼体雕塑”残害动物被审判(图) 美艺术家为制独特“拼体雕塑”残害动物被审判(图) 人文情懷抒百年——2011秋西泠拍賣秋季油畫雕塑專場綜述(图) 人文情懷抒百年——2011秋西泠拍賣秋季油畫雕塑專場綜述(图) 歡樂背後的憂傷——劉野《百老匯往事》賞讀(图) 歡樂背後的憂傷——劉野《百老匯往事》賞讀(图) 100多位画家入住南京宋庄 100多位画家入住南京宋庄 用墨水来提神-.2011-2012杭州跨年展·醒墨开幕(图) 用墨水来提神-.2011-2012杭州跨年展·醒墨开幕(图) 贝壳博物馆将揭开神秘“盖头”(图) 贝壳博物馆将揭开神秘“盖头”(图) “老北京动起来”数字画卷再现老北京风貌(图) “老北京动起来”数字画卷再现老北京风貌(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