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楚辞》写道“临湘沅之玄渊”,玄色会给人以幽深、玄远之感,黑瓷也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相对薄弱的环节。日前,“玄色之美:中国历代黑釉瓷器珍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幕,来自深圳、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纷纷参展,展览也展出了上海、广州、深圳等民间私家收藏机构的珍贵藏品。
据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最具艺术美感和总体质量最高的黑釉瓷器展览。展览共展出东汉至清代的黑瓷珍品120余件(组),其中绝大多数文物属首次亮相。
中国在商代就已生产出有青色釉层的硬质窑器,今人称“原始瓷”。约在东汉时代,陶工们利用黄黑色的粘土(含铁量较高的原料)与草木灰等混合成功地烧出了微微泛黄或微微泛青的黑釉瓷器。汉魏六朝时期,浙江德清窑已是以生产黑釉瓷著名的窑场了。以后,中国南北诸窑几乎没有停烧过黑釉瓷,现场专家分析表示:“因为黑釉瓷给人以幽深浑厚的美感;同时黑釉瓷烧造过程中不受焰烧限制,又能遮盖坯体上因杂质而常常出现的瑕疵,所以广受人们喜爱。”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介绍,展品年代上迄鸿蒙之初的东汉黑瓷,下至清代的黑瓷一代名品乌金釉,时代跨度近两千年,体系完备;参展瓷器规模空前、品种丰富多样,既有东晋的黑瓷名品,也有充满盛唐气象的唐代花瓷;既有装饰、造型各异的唐代黄堡窑黑瓷,也有宋代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乃至禅僧释子喜爱的各色建窑兔毫盏;既有自然洒脱、行云流水般的宋代耀州窑酱斑装饰,也有金元时期河南、山西流行的金银油滴与剔花瓷器;既有宋金时期的白覆轮瓷器,也有金代独有的出筋装饰;还有吉州窑独创的漏花、洒彩装饰等。
相对于青花、白瓷等,黑釉瓷器的制作工艺、生产年代、用途、流行的社会背景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还远未被学界所认识。在展览现场,为了说明黑瓷藏品的功效,还特别仿效宋朝读书人的茶室进行了复原设置。“比如一个黑瓷的壶,我们会在古书和古画中寻找出处来证明其用途”,郭学雷说,在重视展品艺术性、代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将最具代表性和艺术美感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近年来,在深圳博物馆的办展思路中,整合民间收藏的力量已成常态。郭学雷介绍,深圳的民间收藏实力较好,尤其在瓷器方面是一个优势,深圳与广州、香港收藏界的交流较多。每一次展览,两地都会有很多专业藏家前来看展。“但是我们也非常强调学术性,这是我们与国内其他公私博物馆不一样的地方。”
据悉,此次展览也是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性策划。因此策划这次展览的同时,深圳博物馆还将于2012年2月24日—27日举办“中国黑釉瓷器暨吉州窑国际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一批海内外著名学者,共同探讨黑釉瓷器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及科技之关系,以深入推进古代黑釉瓷器的学术研究。
该展览的时间至2012年3月3日,市民可在周二至周日上午9:30至下午5:30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