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图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贫 翁同龢与《长江万里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6-23 11:04   来源:东方收藏

  2008年12月10日,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翁同龢六代家藏书画精品首度归国展”。其中有一件清初大画家王翚的《长江万里图》长卷,颇为引人注目。它是中国画界梦寐想见而难得一见的传世瑰宝!自1875年被翁同龢购藏至今,至这次展出已历133年之久。这次由他的五世孙翁万戈从美国专程护送回国公展,不仅为大家展示了一段家族文脉传奇,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次大饱眼福的绝好机会。

  《长江万里图》的收藏者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一字声甫(一作笙甫),号笙龤,又号韵斋,自署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沧波钓叟,江苏常熟人。他咸丰六年(1856)26岁中一甲头名进士(即状元),历任刑、工、户三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人称“状元宰相”,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戊戌政变,他罢职归里。75岁卒,追谥文恭。他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西江,书法遒劲,天骨开张,为同、光间“书家第一”。另外,他还是一位颇有眼力的鉴藏家,平生收藏书画、碑帖、文玩甚富。琉璃厂是其经常涉足光顾之地,许多前人书画精品,都被他高价收入囊中,《长江万里图》即其珍收之物。

  《长江万里图》的作者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臞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雪笠道人、天放闲人等,江苏常熟人。自幼嗜画,似有夙慧,曾奉诏作《南巡图》称旨,康熙赐书“山水清晖”,因以为荣。晚岁辞官家居,侍母之暇,未尚辍笔。能以南宗笔墨写北宗丘壑,为虞山派之祖,有“画圣”之誉。

  王翚的这幅长达17米的《长江万里图》卷,构图宏大,极尽想象力,逶迤绵延,描绘长江入海口至源头沿途两岸景色,历时七个月始成。

  翁同龢当年是怎样获得这幅《长江万里图》卷的呢?这还要从他的日记中去寻觅端倪。为了得到这件名贵宝画,他费尽心思和周折,辗转反侧,赞赏感叹,欲罢不能。我们沿着他那段生活足迹,可以深情地看到一个收藏家的执著精神及传奇般的雅趣。

  那是光绪元年(1875)农历三月二十六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居京任职的翁同龢因闲暇“排闷”到琉璃厂书肆游览,偶在博古斋幸见王翚这幅《长江万里图》画卷,赏读之下,一见钟情,并赞称乃“天下奇观也!”问售价,书商竟索千金!无奈只得摇头释手而归。

  博古斋主人以为此画奇货可居,认定翁同龢是个大买家,于是,四月十九日主动送画卷登门求售。翁同龢细细再观画卷,且目测了它的尺寸,复赞道:“其妙迹也。”商得卖家同意,暂留数日深入鉴赏考订。之后,他认真手录了王翚图中的自跋:“曩客金陵,过周司农读画楼,见燕文贵《长江卷》,皴染精细,结构缜密,为海内第一墨宝,摩挲把玩,神游于空明万里间。戊寅秋自长安南返,蓬窗多暇,追拟其意,而树石峰峦,参以巨然、叔明两家法,江村景象,逐旋填劄,几于摹写尽致。及抵家,凡七月而成,颇觉指腕间风规犹在,但年迈学荒,不足当赏音者卧游之一助也。”

 

  由这则韵味十足的小跋可知,王翚的《长江万里图》始作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秋,是在从长安南返途中,“蓬窗多闲”,画兴大发,展纸挥毫,初成草稿;追拟宋代画家燕文贵之画意,参以巨然、王蒙两家法,抵家后历时七个多月,方构画成卷。时年67岁。它不仅是王石谷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作,也是至今诸多传世《长江图》中最具经典的一幅佳制。

  《长江万里图》问世以后,曾经过多家名人鉴藏,其中有书法家徐昂发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题识,赞其“得江山绵络之致,笔墨纵逸之趣,恐未免有古今人不相及之叹耳。”

  一年后,王澍得赏此图,亦喜而书跋于卷后,称《长江万里图》为王翚“平生第一杰作”。

  继后一个鉴藏者,乃六湖罗天池(翁同龢称其为鉴藏“大富家”),他在道光十九年(1839),也写下一则考证识文,谓“此卷用罗纹纸十二幅,长几五六十尺,宇宙尤物无以逾此。”

  经过几番传承,最终始归翁同龢如愿庋藏,亦有恭赏题跋于后。可见《长江万里图》历三百余年,世人宝之,流传有序。

  那么,翁同龢最后是怎样购得《长江万里图》,又是如何爱护保藏的?原来,从他手录王跋之后,又反复赏读考证,“晴窗展玩,舒不能释手矣”。但终因售价太高,不免感叹“惜乎无力购致耳”。可是,《长江万里图》的诱惑,始终使他难以舍弃。第二天他专意出城再到博古斋与店主商议画卷的售价;化到三百金,“犹未首肯”。败兴怏怏而归,慨叹画商“亦太甚矣!”

  来来往往又过了两天,贾人登门持石谷卷去,并扬言“非四百金不售”。无奈之下翁同龢只得放手归还,一时颇生难舍之意,心“为之悒怏”。

 

  《长江万里图》的面世,简直使翁同龢梦牵魂绕,不得到手,誓不罢休。转天他匆匆又到博古斋,展卷“再赏石谷图”,更增加了一份爱心与激情,不觉“心为之一乐!”几经一番资金的多方筹措,半个月后,终于决心购藏该图。是日(五月初五),兴勃勃,竟冒着弥漫大风赶到厂肆,以白银四百两,买下王翚的这幅稀世长卷。如愿以偿,亦释重负。

  翁同龢由初见《长江万里图》,到高价收藏,辗转去留四十余天。宝卷归藏,喜不自禁,即淋浴焚香,展而恭读,神心“为之一快!”从此视《长江万里图》为家藏之宝,倍加珍惜爱护,特在藏匣上题诗铭志:“长江之图疑有神,翁子得之忘其贫。典屋买画今几人,约不出门客莫嗔。”暇时开卷卧游,足以忘忧解愁。兴致好时,往往邀请同志挚友共欣同赏,弄骄显奇,堪称雅兴。幸观者有当代名流李兰孙、徐颂阁、曾劼刚、松寿泉等见诸记载达20余人。

  古人把欣赏名贵书画戏称为“特健药”,翁同龢嗜石谷画成癖,确有如此心绪。光绪五年(1879)正月初四这天,他的耳疾复发,恰逢有客拜访,于是乘兴邀客同观《长江万里图》,客甚乐,“余病亦遂霍然,盖心气于是一舒,两年来无此乐矣!”而后,继有坐卧卷下,“病去七八,转觉清适”之记。

  王翚《长江万里图》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翁老夫子;后来竟成为他官场盛衰坎坷经历的一种精神慰藉。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是戊戌变法多事之年,他受到政治牵连,四月二十七日有旨“著即开缺回籍”。十月二十一日,又严旨“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严加管束,不准滋生事端”。突然遭此沉重打击,呼天不应,五内俱焚。还乡前,他变卖了许多书画及古玩藏品,唯独《长江万里图》不肯舍去,且亲手精心包封,相伴为友,随身携带回常熟。并在十月二十六日静心为该图写下了自己的识文。

  回到故里,把玩斯图,乐此不疲;时常邀请藏友欢聚共赏。最为开心的一次群览,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六月初十日。为避夏暑,这天,天未明即起,洒扫庭院,烹茶洗盏,约文友吴儒钦、赵次公、姚湘渔及药龛和尚来山居,展看《长江万里图》,“欢笑移时”,共称奇观。诸人大饱眼福后方依依离去。事后,翁夫子得意地在日记中写道:“五人综计三百六十四岁矣。”(平均72.8岁)可谓五叟聚一堂,喜赏胜迹图!

  同年八月十七日,炎暑将去,老人精神甚好,心情愉悦,再次邀请乡里同好陈云孙、赵次公、宗舜年、赵宽四人来寓,共赏“宝图”,观者无不击节叹妙!“申初始散去”。这一天是他七十岁日记中最后一次聚众同赏《长江万里图》的记录了。

  正是:一卷长江万里图,招引夫子倾心慕,藏之赏之人常乐,稀世墨宝传千古!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翁同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图) 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图) 全球最大的戏剧与表演设计盛会——布拉格四年展(图) 全球最大的戏剧与表演设计盛会——布拉格四年展(图) 顿子斌: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书法幻线(图) 顿子斌: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书法幻线(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创作座谈会(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创作座谈会(图) 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 孟庆增书画艺术欣赏(图) 4件圆明园兽首将在武汉展出(图) 4件圆明园兽首将在武汉展出(图) 天工艺苑2011春拍精品巡展首“战”义乌(图) 天工艺苑2011春拍精品巡展首“战”义乌(图) 渐江《山水梅花图》册等赏析(图) 渐江《山水梅花图》册等赏析(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