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细心准备,2011春季“天津文物”竞买专场隆重推出了近千余文物艺术品,分为中国书画、玉器、瓷器、杂项等专场。杂项又包括金铜佛像、铜炉、文房清供等。
中国书画专场为广大藏家汇集了一系列精品。近现代书画方面既有齐白石、溥儒、陈少梅、吴昌硕等绘画大家,又有袁克文、于右任、吴稚晖等民国贵胄;既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志士文人,又有柳诒徵等学术名流,可谓精彩纷呈。古代绘画则有郑板桥《竹石图》、改琦《硃竹》、高简《草堂闲话》、翟继昌《集锦册》,书法方面亦有董其昌《行书》手卷、徐良《行书》手卷,话雨楼藏陈邦彦《临各家书帖》、翁同龢《书画杂册》等等精品。
齐白石的《红蓼珍禽》立轴为这次的非常有分量的作品,描绘了初夏的清晨,一只五彩珍禽在茂盛的红蓼丛中捕食的情形。一丛红蓼,含珠带露,静静伫立,枝头有只红蜻蜓在盘旋,似要落脚驻停。花枝下,五彩珍禽伺机而立,目光如炬,直盯一只鸣蝉,仿佛就要扑了过去;蝉似乎也觉察到了潜在的危机,双翅轻振,似要逃离。一场生死大战迫在眉睫。一动一静之间,夏日清趣跃然纸上,也将作者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心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全图洋溢着古朴、稚厚、率真、自然的画风。珍禽造型肥硕饱满,神态锐利警觉;叶子氤氲饱满,淋漓朴厚;梗脉则以中锋之笔,篆隶之法写出,含蓄古茂。赋色则呈现出清新明快而不平薄,浓重静穆而不甜俗的视觉美感。可谓作者倾心之佳作。
陈少梅《学士看蕉》是中国书画的又一亮点,不仅构图严谨,刻画精微,格调清逸,而且是经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工艺出版社等多家机构6次出版;已成为研究陈少梅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
瓷器专场经过精挑细选、仔细斟酌为广大收藏家准备了130余件精品,其中包括明代官窑、清代官窑、民国精品瓷器,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明代官窑中一件嘉靖时期青花花卉纹盘最为珍贵,嘉靖青花多使用回青料,发色浓重艳丽,蓝中泛紫。此盘撇口,浅腹,圈足。胎质细腻,釉色白中泛青。外底心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双圈款。
清代瓷器我们为您甄选了清三代的官窑,如清康熙青花老子出关图棒槌瓶、清雍正霁红釉盘、清雍正青花蔬果纹盘、清雍正龙纹瓶" 青花龙纹瓶、清乾隆青花八卦纹洗、清光绪青花龙纹钵缸等。其中清道光年间陈国治款雕瓷四乐图瓷板殊为珍贵,且存世量稀少。陈国治,安徽祁门人,道光、咸丰年间著名雕瓷艺人。瓷板呈长方形,整体描绘渔樵耕读的场景,远山处饰一樵夫挑柴从山上归来,山道之间有一楼台亭阁,从小窗望去,正有文人诵读。楼台之下流淌着河水,有渔夫正在撒网打渔,小桥之上农民扛着锄头往田地走去。此番景象,充满着生活气息。此瓷板工艺复杂、精细,是道光官窑中的稀有品种,非常值得收藏家关注。
玉器专场共推出200件作品,品种丰富,不乏上乘之作,为海内外藏家带来了众多珍贵拍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清代白玉雕海棠形盏,14.8厘米。玉质洁白,光润无暇,用同一块玉料琢制。由盏杯、盏托两部分组成。杯为圆形,光素无纹饰,侈口,深腹,两侧各饰一如意形耳为柄,细圈足,置于盏托凹槽内。盏托为海棠形,浅腹,中央凸起圆圈形凹槽,用来安放盏杯,底部饰四个如意形足。盏托也称杯盘或杯托,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清代作品注重托盘的样式变化,美观精巧而实用。此器造型优美,气质典雅,令人爱不释手。
明代白玉雕瑞兽纹砚壶,15厘米。选材和田白玉,色白质润. 主体圆雕一龙首独角瑞兽, 四足正立,身披龙鳞,与传说中角端的形象相符。在造型上本器可谓独树一帜, 作者将兽首和兽身大部分中空分别掏成壶盖和壶身,自然弯曲的兽尾巧作把手,而对壶流的设计则更显精妙,作者借料巧琢一盘旋的螭龙蜿蜒站立于角端的胸前,螭身被中空与壶内腹相通成流,螭首与螭身可分可合而用作流盖, 这一安排相当出人意料,也就是说鉴赏者非上手摆弄方可知此物器型是砚壶而非薰炉.整器用料上乘,造型独特,工艺流畅,气韵生动,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明代宫廷风格的玉雕文房珍品。
清代青玉雕福寿纹摆件,9厘米。青玉,玉质温润,局部留皮。采用透雕浮雕等技法,由整块玉料雕琢成两个寿桃状,做摆件之用。其果实饱满丰硕,枝叶舒展,翻转有致,上爬蝙蝠两只,蝠蝠生动,寓意福寿双全。其构思巧妙,用料精巧,工艺繁复,具有很高之观赏价值。其形制硕大,绝类瑶池蟠桃,不可多得。
杂项专场共推出艺术品近200件,门类多样、品种丰富,从传统的金铜佛像到热门的明清铜炉、墨砚图章兼及其它文玩摆件、杂件等,为广大藏家和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如15世纪西藏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28厘米。佛像全跏跌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头饰螺发,顶现高肉髻,髻饰宝珠,面相方圆,大耳垂肩,双目俯视,神态宁静;肩宽细腰,袒露右胸,左肩斜披袈裟,衣角呈放射形状悬于左肩,袈裟轻薄,紧贴全身,以细致的花纹饰于袈裟边;右臂弯曲下垂结触地印,左手放在膝上结禅定印,喻佛陀所说之教法于众生之中回转,可破碎众生之迷惑。以此尊佛像袈裟穿着造型甚为少见,此种袈裟穿着方式源于中原,传至西藏,只有如丝缕班轻薄的布料才能被如此繁复地折迭。
明代中期汉地风格的观音菩萨座像,高28厘米。观音菩萨结跏趺座姿,左右手持如意。头戴花冠,面相端庄大方,双目俯视,神态慈祥柔和。上身着双领式通肩袈裟,胸部佩饰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高束腰长裙,这是明代汉地造像常见装束。衣纹处理采用了汉地传统雕刻技法,自然流畅,生动写实,衣缘上錾刻花纹,做工精细,具有鲜明的明代内地造像风格。整体形态端庄,通体鎏金,雕刻细致入微,时代风格明显,为明代中期汉地观音造像精品之作。
文房部分的力作当属清雍正青鸾献寿松花石砚。石色青碧,有细横刷丝纹,间有淡绿色条纹。砚呈长方形,周缘起棱,砚面平坦,砚堂与墨池相接处,浮雕青鸾瑞鸟纹。青鸾回首展翅,口衔灵芝,翅羽翎毛,栩栩如生。砚背刻覆手,有楷书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有篆书印:“雍正年制”款。砚盒紫、绿相间,当砚纳入盒身时,盒盖与盒身可以扣合。盒盖以紫、绿两色浮雕博古夔龙纹,双龙缠绕盘结,顾盼有神,须髯鳞爪,琢刻精细,造型高古,对角处各有一条小螭盘旋,又增一番意趣,实是雍容华贵。此砚,石质温润细洁,纹理自然清晰,石色青绿淡雅,形制规整严谨,纹样雕工流畅细致,铭文落款工整大方,为雍正铭砚的标准字体,线条自然挺拔,打磨一丝不苟,是典型的雍正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的御砚。
“天津文物”一贯秉承严谨务实的风格,已经成为文物流通领域的知名品牌,享有极高声誉。本次筹备的艺术盛宴琳琅满目,相信会为广大藏家朋友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