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纵横:紫砂藏家许四海的收藏传奇
http://www.socang.com   2011-04-19 14:44   来源:收藏界
  本刊  阎 正

  许四海这名字不知是谁起的,但对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来说,那真是贴切准确、实至名归。书画界常讲“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许四海就是名如其人并壶如其人了。

  许四海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就是为壶而生、为壶而来的。

  他玩壶较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部队时就已经喜欢了。他爱壶、买壶、藏壶进而亲手制壶,四十多年奋斗以壶而闻名于世。他纵横四海,四海纵横,过手的紫砂壶超过两万,收藏老壶一千多把。在那个年代,他做着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应做而没有做的事,非常了不起。一个记者问他:“你有‘供春壶’吗?”他说:“我没有。‘供春壶’只是个传说,目前还没见过。”他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实在得令人可爱!

  正是这个实在人创立了“四海壶具博物馆”,也正像那响亮宏大、内涵深刻的名字一样,他将四海之内各色紫砂壶等,尽其所能地收入馆中,成就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真正的第一家民间博物馆,立地沪上,光照四海。

  几年以前,我曾数度走进“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也多次与许四海聚在一起。在他的“百佛园”博物馆内,始终是作为参观者,细细地浏览,慢慢地听讲,静静地观看,整个“百佛园”有塔有湖,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有上千尊石佛伫立在大院之内,那规模不是常人可以简单想象的,那里的一切告诉来访者,“百佛园”的主人是一个重干而轻言、言必行、行必果的人。

  几次接触,我发现许四海内敛大于外向,不属于见面熟一上来就热情洋溢的人。他是慢热型性格,我也恰恰不善沟通,于是我与他的正式交谈便一次也没有。今年春节过后,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在《收藏界》杂志社会议室里,为他举办“许四海藏品北京鉴赏会”。会议间隙记者采访,我也只是陪坐在一旁,听他们一问一答而已。其实我们有过两次相约面对面促膝长谈的机会,偏偏又因时间偏差,擦肩而过,于是,我与他之间交往的亲密度便从来没有出现过。也许正因为这样,我才更能够在不远不近处观察他、体味他,并通过表象与内在的举止言谈去剖析他,研究他。对他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我不想按照惯例浓墨重彩、锦上添花地大肆渲染,而是以一种“君子之交,淡淡如水”的心态去解读他、描述他,这样的文字往往会更客观、更理智、更可信、更少有导向偏移的个人色彩。

  谁抓住时代  谁就拥有财富

  这是一句极为经典的话,从许四海嘴里讲出来更显得意味深长。

  什么是时代?时代就是某一个历史阶段,譬如改革开放,有人抓住机遇扬帆起步、兴旺发达了,有人逆向而动、败落颓废甚至丢失了自己。比如“文化革命”有些人随波逐流,万念俱灰,不再思进取,许四海选择了紫砂壶,而且一旦上路,便矢志不移,数十年从没改变,焉有不成气候之理?

  许四海于1964年当兵参加越战,1969年回来,许多战友牺牲了,这种悲痛迷茫的情绪,没有在他脑海里停留太久,很快把沮丧的心情转化为一种动力、一种爱好,他选择了藏壶。当时他所驻守的地域受潮汕影响,都爱喝茶,当地人讲,用玻璃杯是喝,用紫砂壶是品,有人告诉他:美国在广岛投原子弹时,喝茶的人跟不喝茶的人受辐射伤害是大不一样的!于是他开始学着品茶,那时一把壶块儿八角,一般人还买得起。1969年他在地摊上看到一把老壶,要价几十块,可是他没那么多钱,就摘下手表想换,人家不干。他实在没有更值钱的东西,干脆一甩头把身上的毛衣脱下,摊主被他感动了,老壶便换给了他。他非常高兴,拿回去左看右看看不够。这把手表加毛衣换回的壶,便是他生平收藏的第一把老壶,晚上干脆就搂着老壶睡觉。待1980年转业时,他手上已有四十多把壶了。嗣后到地方,在上海当了三年半科长,大画家唐云的外甥女恰好在他的科里,通过这层关系,他很快结识了唐先生。这位有上海唐伯虎之称的大画家,不但书画超群,同时也酷爱紫砂壶。一次唐云拿出八把“曼生壶”,一把一把地给他讲,许四海一把一把反复把玩,真真切切地爱不释手,从脑门到手心都沁出了汗,兴奋到了极点。唐云说:“中国不缺科长,缺的是制壶大师”。这突如其来的醍醐灌顶,让许四海茅塞顿开,他毅然辞去公职,去宜兴紫砂二厂当副厂长,一干就是两年。1986年返回上海,他再一次抓住时机,决定自己干了。

  这一次大转移,他把好多东西,包括不少名家书画全都丢掉了,唯有不惜重金收购的紫砂壶,一把都不少。他知道历史上留下来的壶,一把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打碎了,他听说一位如他一样搂着壶睡觉的老者,老婆叠被子用力一抖,被子上的壶掉在床下,摔了个粉碎。每一把老壶能存留下来都太不容易了,这是他再次创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一把老壶可以给收藏家提供鉴赏标本,一把老壶可以为制壶人提供制作的样本,不断制作出新壶,便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他开始亲手制壶。做紫砂壶看着容易,制起来却很难,一壶一传奇,一壶一世界。很多紫砂壶可能看不到,但不等于没有,人的阅历和收藏达不到一定程度,便不可能接触到一定数量的大师作品,更不可能做出上等的好壶来!紫砂鉴定为什么难?因为制壶者大都是从贫困中过来,以前的不了解而造成认识上的误差,更多的收藏家与市场脱节,真正入门的不多!不摸到两三千把壶便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事紫砂行当的人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许四海充分认识这一点,在制壶过程中利用一切可能如饥似渴地吸纳各类营养,抓紧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他有幸拜在书画大师唐云门下。唐云从“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讲起,讲他精篆刻、善书法、工绘画,为官一方,闲云野鹤,一位浓郁文化气质的县令,他设计的壶被后人称为“曼生壶”,从历朝历代的万千县令中脱颖而出,留名史册。唐云还讲到:一壶在手,喝茶可以清心明目,把玩可以窥视壶里乾坤。中国人的紫砂壶在世界上堪称一绝,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不施釉彩,以素面素心立身,令人把玩时遐思无限,只可惜老祖宗传下来的紫砂壶历经劫难,能够留存在世的已寥寥无几了。

  一片冰心在玉壶。大师的谆谆教导,点点滴滴,潜移默化,融进许四海的血液里,歌曲里唱的“千年等一回”,他等到了。他感受着一种责任,一种抱负,谁抓住时代,谁就抓住财富。许四海不失时机地振翮展翅,他要起飞了!

  不交学费当不了收藏家

  许四海挂到嘴边的几句话是:“要敢交学费,过手的多了,就炼出了火眼金睛!不交学费就当不了收藏家!”四十多年来,许四海看过紫砂无数。上海是紫砂壶的桥头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峰时,宜兴及海外的大量紫砂壶流进上海。国民党的原高官黄振雄搞了一个“百人百壶展”,其中也有许四海的一把,让无数观者大开了眼界。当时经营紫砂壶的人不少,但大都是从经济着眼,著名的有“四小龙”、“八大块”等等,不少人赚钱,也有不少人赔钱甚至血本无归,这中间的界线就是买真买假了!

  许四海也交了不少学费,真金白银换回了任何书本上不可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积数十年之功,他总结出了“五力”,即:一要有智力,善动脑筋;二要有眼力,久经锻炼;三要有体力,往返奔波,艰苦的差事;四要有财力,经济支撑,不做空想;五要有魄力,关键时刻,敢于拍板。比如碰到“大亨壶”要有倾家荡产的气魄,不惜一切,势在必得!

  有了这五“力”,才有了后来的“大亨壶”传奇。当时顾景舟一把壶才不过几百元,邵大亨的要两三万,许四海放弃顾景舟而直取邵大亨,没有大胆的魄力,果断的决定,便不会有后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世间的事,其实是非常自然而公平的,不管交了多少学费,许四海在得到“大亨壶”的一刹那间,他所有的付出和损失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加倍地补偿回来。

  大亨壶

  说起“大亨壶”的获得经过,传说中有几个版本,但邵大亨的故事从许四海嘴里讲出来,就比书刊上描写的要生动得多。

  邵大亨是清代一朝制壶高手,闻名天下。有一年中秋他邀几个挚友乘船赏月,行之中途,忽闻泊在岸边的花船上传来阵阵惨叫。他忙叫船夫去打探究竟,一会船夫回来告诉他,苏州来的巡抚大人正在船上游宴宾客。这巡抚有爱壶癖好,刚弄到一把好壶向客人炫耀,却被小丫鬟泡茶时不慎打碎,一怒之下将小丫鬟吊起来毒打,还要把她扔到河里。邵大亨闻听怒火中烧:“什么狗官?一条人命还不如一把茶壶?”船夫说:“这把茶壶可不一般,是鼎鼎大名的邵大亨做的。”邵大亨听了提着随身所带箱子去会巡抚。见过面,当众打开箱子,满船人傻了眼,一箱子茶壶,把把都是邵大亨所做。邵大亨对巡抚说:“你随便挑一把,条件是把丫鬟放了!”巡抚喜出望外,假意推让后挑了把壶,随即放人,并请教邵大亨尊姓大名。邵大亨冷冷一笑:“大人爱壶胜过百姓性命,你失而复得大亨壶,不必再问在下姓名!”说完拂袖而去,回到自己船上,越想越不是滋味,突然打开箱子,将所有茶壶抓出来一个个摔得粉碎,统统扔进河里,船上的人惊愕不已,邵大亨感叹地说:“想不到我做的茶壶差点害人性命,这壶看来不能再做!”随即“金盆洗手”了。所以邵大亨的传世作品极为稀少,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丁蜀镇潘家正藏有一把“大亨壶”。工艺师李昌鸿告诉许四海,他亲眼看过《宜兴县志》记载着这把“掇只壶”。当时就有“一壶千金”之说。清末民初,潘家是丁蜀镇上显赫的人家,这把壶原是邵大亨为潘家先人特制的传家之宝。传到第三代,也就是如今持有者的父亲,解放后到东北哈工大读书,1957年被划为右派,生活苦不堪言,把随身带去的十几把精美紫砂壶都换成吃食,唯独剩下“大亨壶”舍不得卖。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疯了,被遣返原籍,这个疯子将最后一把壶用破棉絮包了回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此壶历经劫难竟然没有半点损伤。嗣后,这把神奇的壶躲过“文革”。他的主人黯然辞世,破败的家需要支撑,第四代的年青人就想到了“大亨壶”。说起来顾景舟的母亲属邵大亨一支,于是最早是顾景舟拿到家里,看了三个月,准备拿自己的多把壶交换,潘家不愿意。随之徐汉棠又拿去十八天,提出用他的几把洋筒壶换,潘家也不答应。这时,吕尧臣得到消息带着许四海去拜访潘家了。那是一个夜晚,在潘宅大院的天井里,许四海看到天上是星星月亮,下边是这把令人神往的“大亨壶”,通体圆润,大气磅礴,无论从造型、比例、平衡等各个方面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表面包浆如玉一般晶莹,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许四海情不自禁地想上前摸一摸,被潘家的小青年拦住了:“只许看、不许碰!”许四海只好问:“有毛病吗?”“没毛病!”许四海问他:“多少钱可以出手?”小青年说:“这壶是没有价的!”许四海说:“潘师傅既要转手,心里总得有个底吧!”小青年想了一想说:“那就三万吧!”话一出口,许四海吓了一跳,半天说不出话。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才几十块钱,三万元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许四海越谈价,那小青年就越看透了他的心思,于是死咬一口价,一分钱不让。最后许四海横下心说:“好!三万就三万!”正巧这天上海有朋友在宜兴活动,当天返回,许四海就让捎信给太太金萍珍赶紧凑三万元星夜送来。金萍珍以为老许出了什么事,急着四处借钱,当夜租了个破得不能再破的车,抱着三万块钱心急火燎地赶到宜兴。但第二天把钱送到潘家,小青年反悔了。许四海生气地问他原因,他又说不上来。后来才知道,潘家听说香港、台湾人能出高价,是想把壶拿去上拍卖会。而金萍珍得知这么回事后,也大发脾气:“你买壶买疯了?一把壶怎么也不值这么多钱哪?再说钱都是借的。买了壶日子还过不过?你拿什么还债呀?”然而钱到了许四海手里,太太再发火也没有用了。六月份开拍,许四海和“大亨壶”一块进到了拍卖场。潘家的算盘打错了,原以为港台客能出高价钱,不料香港客只出到一万六,许四海出到两万三,没人再举牌了,于是落槌。小青年无奈之下亲自把壶送到许家。第二天报纸大标题登出“大亨壶易主”,他三万不卖,而许四海两万三却拍到了手,即使这样两万三在当年也不是小数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顾景舟一把壶几百元,两万三能买多少把顾景舟制的壶啊?许四海少拿了七千元,却又给了潘家不少名人书画,也算做了补偿,皆大欢喜。

  半年后,有人愿出八万要许四海转让这把壶。一年后又有一个台湾养狗发家的“狗司令”,干脆把二十万现金拍在他桌子上。到了1992年,一个台湾古董商出价一百八十万,都被许四海一一谢绝。他说:“别说一百八十万,一千八百万也不卖!这是民族遗产,国家的宝贝,到我手里就不会再流失了!”到2010年,北京还真有人出价两千万,已超过当年许四海随口说的一千八百万,但他也只是淡淡一笑,不屑一顾,金钱的多少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按许四海自己的话说:“自从有了大亨壶,我的事业早已蒸蒸日上了。”

  壶与茶

  壶的发明改变了人类饮食的方法和习惯,使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

  自从有了壶,茶的作用便日臻显现。一把紫砂壶,有四百多种元素,这许多对人类身体有益的元素通过泡茶的过程融进水中,茶的功能便不可小觑。俗话说:“壶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人在草木中,构成了“茶”字,用时髦话讲:“标准的绿色食品。”茶为人生,先苦后甜,做人的认知、包容、体验都融汇在紫砂壶里。壶小乾坤大,小中有大,大中含小。醇香的茶水从壶中倒出,顷刻间滋润了人们的心田。有人戏言:“喝茶永是人,喝酒多是鬼。”细品不无道理。许四海有句口头禅:“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中华民族是茶的故乡,全球的饮料,任何一种都无法与茶对人的有益相比,茶当之无愧应成为全世界的第一饮料。

  许四海曾说:“无事喝茶,喝茶无事。”猛一听,很平淡的八个字,细细品味,越琢磨越意味隽永。我当时就把这八个字写出来装裱上墙,成为我的人生“座右铭”。

  许四海希望人们多喝茶,并主张喝茶吃肉,他说什么是挑战极限,就是不能不要命,要以茶代酒,减少酒对人们的危害!非常六加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妈六人加一个孩子)时代到了,一切都不重要,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多的钱有什么用?人们只知钱重要,而忽略健康。健康就是加减法。要减少烟酒,增加饮茶,阴阳协调,挺简单的事,现在复杂化了。

  从壶文化到茶文化,一脉相承,突出茶在人们心中的必要性,壶的地位便更能引起国人重视。“上博”已故馆长汪庆正先生曾言:“博物馆偏重大器,忽略了紫砂壶的收藏。”北京故宫亦如此。偌大的皇宫藏品中,紫砂壶也只有几件而已。许四海胸中的计划是,一要继续发掘老壶,国内少了,转向国外,如荷兰,就有不少紫砂精品,力争尽量收回!二是自制新壶,不断创造。有生之年能多做一把就决不少做,不要辜负了朋友们的厚望。

  许多年前,许四海制壶就已经享誉海内,从一壶千金到一壶万金十数万金已屡见不鲜,常常因为爱壶人的追逐,不等一批壶出窑,定购人已人满为患。许四海出身卑微,不了解他当年的生存环境,就很难体会和感受到他经历的苦难与艰辛。也许正因为这样,刻有表明他出身及自谦两方闲章“拾荒人”和“门外汉”的紫砂壶便倍受青睐,特别是港台一带客商,预付定金,指名一定要印有“门外汉”和“拾荒人”的壶!许氏紫砂受推崇的程度可见一斑。

  每个优秀的人只有在属于他的世界里才显得优秀。许四海潜心紫砂领域,纵横驰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誉。自唐云先生在他壶上作画之后,更多的作家、书画家,如巴金、朱屺、程十发、韩天衡、钱行健等都与他有过亲密合作。许四海的壶艺如日中天,大放异彩,正应了一句老话:“壶随画贵,画随壶传。”一时间,许氏紫砂壶蜚声沪上,风靡海外,我国文化艺术界泰斗人物夏衍、巴金、冰心、方召尘等人的桌前都用上了许氏紫砂壶。

  有人问我:“做紫砂壶的人数以千计、万计,为什么许四海做的比其他人好?”我不知怎样回答才更为准确,但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只花豹追赶一只黄羊,追来追去竟没有追上。有同伴问它:“你奔跑的速度比它快,怎么会追不上呢?”花豹看了看同伴说:“它奔跑是为了一条命,而我奔跑只是为了一顿饭而已!”于是结论有了。许四海就是那只黄羊,他为紫砂矢志不渝,终其一生,以命相搏,做出的东西焉能不好?而绝大多数人是花豹,做紫砂浅尝而止,只是为眼前生计,一条命和一顿饭的意念,就是其他人与许四海的差距。

  三十年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地覆天翻,以前饭都没得吃,谁还喝什么茶?再后来,有钱的不懂壶,懂壶的没有钱,到如今,喝茶者日众,玩壶人渐多,抱钱买壶者比比皆是,凡大师精品已到了一壶难求的地步,在上海许四海无疑首当其冲!

  也正是这个制壶的许四海默默地将自己那“四海壶具博物馆”营造得日臻完美,光彩夺目,数十年追求赢来繁花似锦,许四海事业的春天终于降临了。

  真正的新中国首家民间博物馆

  早几年前,报刊杂志上沸沸扬扬地宣传着北京一家博物馆,号称中国第一,许四海无意与他争抢那荣耀的位置,但后来却被媒体打破了许氏的沉默。

  先容我抄录2010年1月31日在北京CCTV梅地亚中心“2009年度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宣读十大人物之一许四海颁奖词中的一段话:“他比马未都早三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真正的私人博物馆——‘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并用十五年创建了占地46亩的‘百佛园’,收藏历代石佛上千尊,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要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准确无误,我仔细查看了颇具权威且资料详实的“百度百科”。据载,马未都1996年10月30日获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面积400平方米,2004年扩大到2800平方米。

  同样是百度百科说:“四海壶具博物馆由紫砂陶艺家许四海创立,1987年创立于幽静的愚园路,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1991年许四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上海长宁区兴国路,兴建了在上海名列前茅的四海壶具博物馆,展出了从新石器到现代的各类壶具三百余件……1992年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经上海市政府文管会批准。同时,在嘉定曹安路1978号开始建设百佛园。

  如此看来,号称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马未都观复博物馆便名不符实了。

  我们不妨做一个比较:

  许四海“四海壶具博物馆”,1992经政府批准成立并对外开放,内容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各类茶具为主,拥有流传有序并公认的紫砂壶王“大亨掇只壶”,占地规模46亩。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时间为1996年10月30日。如按开放时间1997年,它比“四海壶具博物馆”晚了五年。陈列内容以明清以来的家具为主,规模以最初的400平方米到后来的2800平方米。

  明眼人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出,无论从时间、内容到规模、建制,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与许四海的百佛园“四海壶具博物馆”,都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试想46亩地乘以666,三万多平方米的规模,有高塔池塘,亭台楼阁,与两千多平方米的展馆相比,谁居其首呢?尤其从批准开放时间上,许四海的博物馆比马未都的博物馆最少要早四年。那么可以准确无误地说: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非许四海的“四海壶具博物馆”莫属了。

  不是结尾

  几个世纪之前,成吉思汗像2003年美军攻占伊拉克巴格达一样,风卷残云般迅速攻占了巴格达这座古老城池,巴格达王拱手投降,并将成箱成车的珠宝玉器献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了看数不尽的耀眼车马,感慨地对他说:“如果你把这些珠宝分赠给你的属下,这城还是你的!如今你都献给了我,城却没有了!”

  这一番深刻的话,道理是浅显的,如果巴格达王不贪婪,在敌人打来之际,将珍宝财富分给守城军民,必定会举国一心,将士用命,城池便很难攻破,国家和珍宝都能得以保全。

  许四海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常常对人说:“所有收藏品不属于个人所有,我只是暂时代国家保管而已。”多少年来,他节衣缩食,不惜一切,将散落民间的奇珍异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位独具建树的大收藏家,然家中生活一直过得非常清苦,说句笑话:“富可敌国,常常身无分文。”这就是许四海的真实写照。难怪穆罕默德说:“收藏家是富有的穷光蛋”!入木三分,形象至极。其实,所有的收藏家都是一样的。藏之于民,还之于民,到头来一切仍然是归于国家,许四海乐于终生做一个“富有的穷光蛋”!他珍藏并展示的是物质财富,他留下的将是永恒的四海精神。

  禅茶一生,佛心一体,情倾一刻,钟爱百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天工艺苑 天工艺苑 清宫遗珍 茄楠佩饰展(图) 本土拍卖会异军突起 本土拍卖会异军突起 极品沉香结缘天工艺苑(图)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