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浜:江南文化之源(图)
http://www.socang.com   2009-12-14 14:05   来源: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器,造型简朴、纹饰稚拙,却升起了陶文化的最初一道霞光。经历泥与火熔炼的陶,是我们祖先走出“茹毛饮血”野人生活,开始耕作与定居的重要符号。

        12月14日,“马家浜文化出土文物联展”在嘉兴市博物馆拉开序幕。令人瞩目的是,除了市博物馆已有的馆藏宝贝,还有100多件刚从上海、杭州、湖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借”来的珍贵文物一同展出。

         这是马家浜文化出土文物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集合,它们曾在环太湖“○”形区域的土地下埋藏了六七千年,如星辰散落。如今,嘉兴发出“召集令”,各兄弟城市共襄盛举。

        7000年前马家浜文化赋予的同根同源意识,历经数千载考验锤炼,使环太湖区域的人们自古及今心手相连。

          这些珍贵的文物,将在马家浜文化节期间面对来自世界各地专家探索的炽热目光,也将面对嘉兴人寻根问祖、追问文化起源的深深情结。

         “马家浜文化分布于环太湖流域,把各个遗址的文物集中研究,既能从其共同点发现这一文化的共同性规律,又能从各遗址之间的差别探寻其联系、演变趋势。”市博物馆馆长葛金根说,今年是马家浜文化发现、确认50周年,进行一次集中、系统的梳理、研究,可以看看马家浜文化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先民究竟是怎样生产、生活的。

        文物是文明的刻度,这些都是祖先历尽艰辛创造出的心灵之作:每一处遗址都讲述了先人的求索,每一幢古建筑都叠架着精神的渴望,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隽永的智性。岁月的湍流可以将人世兴衰冲刷得无影无踪,然而,在不朽的器物上,时间却能永恒凝固,留待后人思接千载。现撷取二三,让我们搭载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回到那个人类文明的婴孩时期,惊喜地注视先民智慧的第一次闪耀,看东方文明的曙光在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

        品稻:禾城之“禾”,上承马家浜

        考古发现:马家浜文化有相当多的遗址出土稻谷遗存。1979年,桐乡罗家角遗址发现炭化谷粒,有籼稻、粳稻,距今7000多年,较河姆渡遗址发现稻谷的年代还略早一些。江苏吴县草鞋山等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还有以水井、水塘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在当时的陶釜内底,多次发现米饭烧结的锅巴。这些说明马家浜文化已发展出稻作农业,嘉兴乃至浙江,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数千年来稻文化传承、积淀最丰厚的地方。

        嘉兴别名“禾城”,来历是东吴孙权称帝后广开农桑,“驾八牛耕四耦喜野稻自生,乃名禾兴”,这是1700多年前的事了。马家浜文化的考古发现,将嘉兴与稻谷的深厚渊源又上溯了5000多年。

        当马家浜先民煮出第一釜香喷喷的白米饭,那一刻人类朝文明又迈进了一大步。古籍载,“太古之初,人食草木之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羽(衣)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人生活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不饿死。这些饭粒使马家浜人逐渐有了比较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进而有了定居生活的条件,还可以用多余的粮食饲养家畜,发展起畜牧业。

        这些饭粒更在接下来的7000年里,发展出遍及全世界博大精深的稻文化。环太湖地区的古文化,从马家浜文化开始,大约到距今5500年时发展为崧泽文化,在距今5000年左右又演进到良渚文化,连续不断,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稳定、强盛、繁荣的势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水稻栽培从长江流域逐渐传播到黄河流域,大运河浙米北运,解决了人类文明生存延续的首要问题——吃。以稻米为基础的文化逐步融入中原文化,加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共同孕育了博大的中华文化。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个“炎”指的就是炎帝,也即发明种稻工具耒耜的“神农氏”;“社稷”的“稷”本意为“谷神”,“精”和“粹”的实意就是精选的米,从这些都可见稻谷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

        水稻栽培还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播——印度、尼罗河平原等,有效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几大文明古国开始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这条稻谷传播之路,可以说是一条生命之路,其意义甚至高于传播高级物品的丝绸之路。时至今日,稻米这种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食物,变得人人唾手可得。稻米已成为全球30多个国家、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

         由此观之,马家浜文化的稻米“发祥”之功非同凡响。小范围而论,江南一地因此世世代代受惠,历来是富庶、优雅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禾城”之名,实为农业社会的最高赞誉。

        稻米文化,在嘉兴其源也远,其流也长,今天依旧影响深远:以稻米为原料的粽子誉满天下,以稻米产品为主打的“五芳斋”成为嘉兴的一张名片。“禾源”雕塑上的那一颗饱满的稻粒、矗立于城南街道那一支茁壮的稻穗雕塑,正是嘉兴文化根脉的最佳代言。复兴稻文化,打造“稻文化之乡”的名片,其来有自。加紧对传统稻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也是文化基因的延续。

        说陶:  泥与火的熔炼中升起文明霞光

        考古发现:农业产生了,人们就需要制作各种器皿,陶器就是最重要的能够保存下来的器具。马家浜文化的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大小不一的陶质罐、盆、壶、钵、鼎、纺轮之类,件件凝聚古人的智性和情思,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意识观念和精神追求。

        不知何时起,城市里兴起玩“陶吧”,人们在作坊式的店铺里,捏泥、转泥,看着拙朴的陶碗、陶罐在自己手下渐渐成形。那种难言的喜悦,是基因里继承的人类文明婴孩期的记忆吗?

        马家浜人已普遍制陶。陶釜是马家浜文化最主要的炊器,共同特点是都有宽大的腰沿。浅而小的陶豆只能盛放少量食物,豆盛放的是“副食”,主副食有所区别,高高的豆足又突出豆盘中菜的视觉效果,马家浜人的生活朝“精致”迈进了一步。从陶豆到后来的青铜豆,豆始终保持了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终是重要的礼器,“禮” 字的组成中“豆”成主角,充分说明它的重要意义。陶鬶,是马家浜文化的饮器。

        除了用陶烧制器具,马家浜人还在陶器上寄予了精神追求和艺术想象。那个小小的人面器耳,是一件罕见的史前陶塑珍品,与后期出现的某些兽面形象有着十分相似的痕迹,将兽面人格化崇拜的形象足足提前了一两千年。古人在陶罐耳朵这么细小的地方都会进行这么精美而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创作,说明他们对生活已经有了美的追求。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器,造型简朴、纹饰稚拙,却升起了陶文化的最初一道霞光。经历泥与火熔炼的陶,是我们祖先走出“茹毛饮血”野人生活,开始耕作与定居的重要符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长久以来被中国人视为农业社会精致、怡然生活的标志性画面。

        说到陶,可以顺带说说红烧土,马家浜人已开始建造土木结构的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建筑木构中,有些构件转角处加工得相当方正,顶端有中心凸榫,与柱侧的未透卯眼双双对应、互相穿透。以往的考古发掘证据表明,人类发展到了青铜时代,出现了金属工具,才会出现榫卯。而马家浜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比青铜时代早了两千多年,他们已经开始将石头加工成锋利的工具,用这些石制工具去加工木材。这样的造屋水平,即使在夏朝都很少见。当各地的史前祖先还住在山洞、树上或半地穴式草棚的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居民已经住进牢固美观、冬暖夏凉的木屋了!

        读玉:  涵养温润、优美、富足的江南文化

        考古发现:马家浜文化墓葬的随葬品中多见玉器、玉玦、玉璜等。造型虽不及后来的良渚文化玉器精致,工艺不及其精湛,材质不及其贵重,但是马家浜文化是我国最早普遍制作和使用玉器的文化,以此为发端,经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时,玉器文化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独一无二的巅峰时代。

        历尽艰险、跋山涉水寻找玉石原料,慢慢地打磨、认真地雕琢、细细地抛光,在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之后,马家浜先民有了闲暇时间琢美玉,去装点更精致的生活,追求更高的审美享受。

        学者余秋雨说,玉包含着一种温润、优雅、具有亲和力的美学主调。中华文明的代表除了狰狞、冷漠的青铜文明,还有一种温和的、玲珑剔透的、娇小的文明,就像马家浜、良渚的玉器。

        以玉为代表的江南文化,完全不同于彪悍、阳刚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也不同于南粤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玉,是一种温润的感觉,一定是小巧亲切的。面对这么优美栖居的生活方式,我们要用一种温和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作为我们的主调,它属于江南,属于长江流域,属于杭嘉湖平原、环太湖区域。

        专家考证,马家浜文化玉器多为“假玉”,实为闪石、蛇纹石、玛瑙等。但是,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们在马家浜先民那里,被当作一个个独具个性的生命形态来雕琢打磨,用时间转换成长,把平凡的石头历练得不平凡。马家浜文化也如璞玉,虽还在初级阶段,但它走过了人类从蒙昧到文明这最艰难也最重要的一步,历经崧泽、良渚文化,再经后面几千年的时光细细打磨抛光,形成璀璨夺目的江南文化。现代史就是古代史,古代史就是现代史。现在江南的风土人情、内心节奏,就是马家浜文化的自然延续、一脉相承。如金庸先生所题,说马家浜文化是“江南文化之源”实至名归。

        结语

        稻谷、陶器、玉器的独特性,足以成为马家浜文化的文明刻度和辨识标志。考古发现已证明,距今7000~6000年,环太湖区域的马家浜人开始栽培水稻,以大米为主食,掘水井、造房屋,穿上树皮、兽皮和野生植物纤维织成的衣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勤劳、积极进取,解决了生存的大问题,开创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他们还有自己的文化信仰,喜欢佩戴玉石饰件。马家浜文化是我国南方远古文化的摇篮,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套用学者的话作结:马家浜文化着实使嘉兴风光顿生。7000年历史的文化遗址,而人们平日提起华夏历史总说是5000年。马家浜文化雄辩地证明,长江流域并不长久是茹毛饮血的南蛮之地而愧对黄河文明,恰恰相反,这儿也是中华民族的温暖故乡。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马家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