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10日启动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二度发掘工作,至昨天暂告一段落,春节后将继续发掘。记者获悉,前期近3个月考古发掘取得可喜成果。除发现生活区灰坑、大量兽骨、房屋遗迹外,考古队已清理出19个墓葬,丰富的随葬品中包括玉玦、石锛、骨锥、陶盉、陶匜,另外还首次发现了马家浜文化中的骨玦、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陶豆。“此次边发掘边引入多学科研究,已获取比较丰富的考古信息。”考古队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芮国耀教授表示。
令人惊喜的“豆王”、骨玦
昨天,在遗址附近的马家浜休闲农庄,芮教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件史前“宝贝”,一一介绍。
除了最早出土的半块白色玉玦外,后来又发现3块大小不一的精美玉玦。其中一块黄色玉玦打磨精致、色泽温润、最为通透,“像玉质这么好、打磨工艺这么精湛的玉玦,在马家浜文化遗址中非常少见。”芮教授说。在良渚时期发展到最高峰的玉文化,在马家浜文化里能找到源头,马家浜先民已经有审美追求,佩戴玉玦为耳饰。
一块比1元钱硬币稍大的骨玦,虽色泽不及玉玦美丽,它的出现,却令考古队颇为惊喜。“以前马家浜文化里,还没有发现过骨制的玦,这应该取材自大型动物。”
芮教授从一个大箱子里取出几件陶器,均为典型的外红内黑,已经被拼接完整。一个盉,类似于现在的茶壶,有流线型的“嘴”和镂空的把手;一个同为盛水器皿的匜,一段有流,两旁有耳,出土前盖在一具骸骨的头盖骨上。
“这个豆,是这次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芮教授说。只见其有着浅盘、宽沿、高圈足的典型特征,但口沿特别大,豆盘直径34厘米,高20多厘米,其大小堪称 “豆王”。豆是用来装菜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把主副食分开,这是生活品质的一大进步,是人类饮食史上的重大突破。据介绍,“豆王”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打碎后再散置于遗骸边,其他陶器都是整件随葬。
据芮教授介绍,考古学界有个共识,根据某时期、某地域内一组典型的有自身特色(区别于其他已知文化)的陶器,来界定一个考古学文化。“环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之所以被认定,正是因为其出土陶器具有独有的典型特色。”
生活区四周墓葬密密麻麻
“与我们之前的判断不同,这个先民聚落的墓葬,并非在生活区一侧,而是围绕在房子四周分布。”芮教授说,除了已清理的19处墓葬,四周已探明密密麻麻的墓葬,只能留待春节后,再进一步发掘、揭露,届时将会获取关于该聚落更完整丰富的资料。
19处墓葬中,之前引起大家广泛兴趣的“思想者”,即一具在墓中有着独特侧身曲臂姿势的骸骨,经人类学家鉴定,原来是1名年仅25岁的女子。
另外,这些墓葬多层次叠压,可能前后年代不一。“我们打算采集一系列有机质样本进行碳素测定,以确定具体年代构成。”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建江表示,不同于以往的抢救性发掘,这次坚持发掘与保护、研究、展陈相结合,引入多学科先进研究手段,将会研究得更细致、深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目前,考古队已对遗址进行排水处理,用薄膜覆盖,以保护现场。嘉兴经济开发区则对保护工作从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记者现场所见,遗址旁边新建100多平方米值班用房,4班共8名巡特警24小时轮流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