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啊,中间这条是千里线,那边占卜是问要不要祭祀母亲,这边是占卜的结果和祭祀的情况。”2003年4月,在山东省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重大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李学勤一边给记者讲解,一边很小心地捧着刻有文字的龟甲。这片甲骨文传递来的巨大信息,怎能不让这位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激动呢!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上大学时,甲骨文等富于神秘感的古文字吸引了他,于是,他开始专读关于古文字的书,钻研起殷墟甲骨文来。在这方面,李学勤受到甲骨学家的赏识,他参加了《殷墟文字缀合》的编著工作。学术思路上,他能入能出,研古而不泥古,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论证问题严谨周密,又有极强的预见性。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献学家于一身,是对考古发现利用最及时、探讨最全面、成果最显著的学者。他很早就提出研究古代文明最好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和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这与夏商周断代工程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思路契合,也许这就是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选择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原因吧。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也仅有三千年“有史可查”。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只追溯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再往上夏商周三代是有世无年。三代是中华古文明形成特色的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由此往上,可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往下可以知道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很多中外学者试图解开这一谜底,但是最终也没有多少突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探讨三代的年代学涉及的学术领域相当宽广,使得个人和单学科的力量难以取得突破。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它是我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工程目标就是研究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夏、商、西周三代的年代学,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为中华文明寻根。这个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就有200人。李学勤此时以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工程组组长的身份挑起重担。
李学勤介绍,当时任何一个参加研究的学者,可能从来没有与这么多不同学科的学者合作过,因此,开始没有共同语言,这就要经常开跨学科讨论会,互相之间进行磨合,逐渐找到共同点。以“武王伐纣”年代为例,海内外学者已有44种不同说法,年代的范围就有112年的跨度。“工程”的文献学家把有关资料和中外已有不同的学说加以收集、整理和研究;考古学者则对有关考古遗址的遗存进行分期研究,提出系列样品进行C14测定;天文学家用国际天文学界最先进计算软件,对古籍中有关天象记载进行全面考察和推算,再经过反复选择,多方讨论,将武王伐纣的年代缩小到30年范围内,最后选定了公元前1046年。
2000年5月,李学勤和工程组的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工程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