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观众徜徉在“书风书峰”中。
冬日的西湖沉浸在墨海中,人心沉静在墨香里。
天朗气清,曲水流觞……1600年前兰亭雅集盛景今又重现。今天,代表当代浙江最高水准的“书风书峰——2011浙江书法名家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刮起了一股兰亭旋风。
“书风”,是指每一位参展书法家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书峰”,则指每一位参展书法家都在书坛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高度。
他们,无疑是浙江“书风”和“书峰”的杰出代表——刘江、沈定庵、萧耘春、马世晓、章祖安、林剑丹、卢乐群、金鉴才、骆恒光、朱关田、俞建华、王冬龄12位参展书法名家,德高望重的他们,年龄都在65周岁以上,他们专门为“书风书峰”进行的专题创作,虽取法各异,风格不同,但又以各自的作品群体亮相,体现出当代浙江书家的艺术创造力、文化特质和风格形态。
兰亭风范、兰亭精神,孕育了一代代浙江书家。面对那满壁或灵动,或雄秀,或苍老,或朴拙的150余件作品,一股清新的浙江书风扑面而来——在时代感召下,当代浙江书界对“兰亭”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多元——当此次展览中最耀眼的12位书家的12件《兰亭序》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令观者击掌,惊叹不已。
时至今日,为何书法流风余绪再度弥漫《兰亭序》?
以篆书享誉书坛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笑答:《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几千年来受到书者的顶礼膜拜。在那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王羲之可能没有刻意要创作一件被后世尊为神品的书法作品,他更在意的是完成一篇绝好的序文。这无疑就是“文”与“书”的绝妙组合,它开创了中国书法书文并重、相辅相成的典范。
新书风、新书峰、新高度—— 无疑,12位书家的12件《兰亭序》,是浙江书家的一次再创造 ,是浙江书坛的一次再飞跃。打开这幅展现当代浙江书坛的长卷, “风”因“峰”起,“峰”随“风”转,千峰竞秀,风姿纷呈。
展厅里,我们又遇见兰亭同乡人。朱关田以一颗大朴无华的学者心书写成的“学者兰亭”,章法灵动,结体稳重,运笔饱满,气韵洒脱,完全彰显了朱氏书法以章草为体,融大篆笔法及魏碑笔意的独特风格。隋唐是第一个受“二王”书风影响较大的时期,朱关田以唐代为核心的书法史研究,实证出新,成果丰盈,必然明晓兰亭深意在于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先生又多年执掌当代浙江书坛牛耳,以文史结合的广阔文化视野,赋予兰亭更多的时代风貌。而身为碑学大家的沈定庵,同样世居绍兴,同样深谙兰亭遗风,他的“碑意兰亭”行书中带有碑意,碑帖结合,别开生面。细看落款题时年“八十有六”,是12件《兰亭序》书写年龄最长者。
写兰亭,书兰亭,思兰亭,成为12位书家最为艰难的一次集体书写,其背后故事多多。
刘江的“刀笔兰亭”,运笔似刀,成为12家中最另类的杰作;
马世晓说,“自己很想写《兰亭序》,但一直不满意。”想必是写了很多遍才满意的。马世晓的“大草兰亭”潇洒飘逸,确有魏晋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