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出土的陶俑
西安北郊、五陵原的尽头,高高矗立着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的陵墓——阳陵。这座巍巍皇陵,隔渭河南望,正对着当年繁花似锦的汉都长安城。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此地出土无数珍贵文物。
昨天,出土于阳陵的120件珍贵文物,从中原大地来到江南。“微笑彩佣——汉景帝的地下王国”专题文物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
展览的规模并不大,但“穿越”来的展品却引发了大家的好奇——这些陶俑为什么都没有手臂?为什么它们的脸上都浮现微笑?
他们,为何个个面带喜色
展厅里,最多的是姿态各异、面目多样的陶俑。和我们熟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相比,它们要小很多,不过真人三分之一大小。
它们都来自阳陵的从葬坑,其中,有披坚执锐、英姿勃勃的武士佣;有褒衣博带、秀姿绰约的侍从佣;有身遭斧钺、神情诡秘的宦官佣;还有成群成组、栩栩如生的猪、马、牛、羊、狗、鸡等动物陶俑和部分生活器具、兵器等。
乍一看,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它们多数都是“裸体”。其实,最初,它们都穿着漂亮的丝麻衣服,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衣服也腐烂消失了。
随之逝去的,还有陶俑身上的色彩。陶俑原本的彩绘,也被时间洗刷。所以,如今的陶俑看上去,主要是陶土的色彩,略有些发青。
再仔细一看,观众的心情不自觉地疏朗起来。因为这些陶俑,个个面带喜色,似乎有什么开心事,与大众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神情肃穆大为不同。
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晏新志对记者说,这是因为汉景帝在位期间,采取比较开明宽松的政策,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所以,陶俑看起来也都比较喜气。
他们,又为何都没有手臂
解决第一个疑问,马上出现一个:这些陶俑为什么都没有手臂?
仔细看,手臂和肩膀的连接点,有个洞。它们也是断臂维纳斯吗?
晏新志说,这些陶俑都是陪葬品。当时的官府,已有专门机构负责制作陪葬品,制作工序严谨完备,可与今日“流水线”媲美。
陶俑完工后,必须穿上衣服。但手臂与躯干相连,穿衣服会比较麻烦。工匠们想了个办法,用木头制作陶俑的手臂,给陶俑穿上衣服后,再把木头手臂与躯干上的洞旋紧,就像后来的榫卯结构。
年代久远,陶俑留下来,木头却全部腐烂了。所以陶俑便成了“维纳斯”。
与木头一起腐败的,还有当年的丝麻衣物。如今看到的陶俑上的衣物,都是复制品。
汉景帝,为什么不“红”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汉王朝有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史称“文景之治”。“文”是指汉文帝刘恒,“景”就是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而刘启的儿子刘彻,便是汉武帝。
史称汉景帝非常节俭,主张薄葬。汉阳陵的考古发现证明,这里的陪葬品数量虽然众多而体量普遍较小,陶器众多而金银器和青铜器很少。但是,出土的陪葬品内容之丰富却远远超过秦俑坑。尤其是陪葬坑出土的猪、马、牛、羊等动物造像,成群成组地密集排列,俨然一个庞大的地下“动物世界”。这在中外考古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晏新志说,从陪葬品上看,汉景帝的物质要求蛮高。比如说,他吃得很丰富,不仅吃五谷杂粮、猪肉,也吃鹿肉,还吃贝类。因为考古发掘发现了梅花鹿的遗骨和海洋贝类的遗迹。
陪葬坑的数量与种类也相当多相当复杂,就连专门管理被打入冷宫的宫女的机构“永巷”,也有专门的陪葬坑。里头近百个陶俑,每人的脸部特征都不同,可谓千人千脸。
说起来,汉景帝是个不错的皇帝,但他似乎远没有他父亲和儿子走红。记者还想起,当年,陈宝国饰演汉武帝的《汉武大帝》一度热播,而如今正热播的、由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计》,说的是汉文帝刘恒的故事,也就是汉景帝的父亲。而林心如主演的窦太后,正是汉景帝的母亲。
父亲和儿子那么抢手,为什么汉景帝没有在影视作品中红起来?
晏新志也听说过《美人心计》,他说,里头的不少故事还是有依据的。至于汉景帝未能成为主角,也许是因为汉景帝主张“无为而治”的缘故,“他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汉景帝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