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圆明园存修之争再次升温 完全重建不可能做到(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12-05 11:12   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片

  近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热议。
  震撼人心的废墟遗址要保留
  在某网发起的投票中,77%的网民选择反对,“历史不容抹杀,应保留圆明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重建恐有劳民伤财之嫌”。近21%的网民则表达了赞成,“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抚平这段历史创伤”。
  学者吴祚来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他表示:“北京根本不缺这种园林式建筑,雕梁画栋都看腻了,我们应该意识到圆明园的独特价值,不要让它落入重复性的窠臼。”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一直都是“废墟派”的中坚力量。叶廷芳认为,留住圆明园废墟也就意味着保存了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
  大水法永远不会重建
  对于重建圆明园等于抹杀那段屈辱历史的观点,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并不认同。
  刘阳说,很多人对圆明园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仅占圆明三园总面积2%的西洋楼、大水法,对圆明园并无全面了解。“那种认为重建圆明园就是要把那几块大石头重新修复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刘阳说,常常出现在历史课本上、被认为是圆明园遗址公园标志性建筑的大水法当年其实只是乾隆皇帝的主题公园,“连附属园子都称不上”,真正的万园之园是占总面积98%的中式园林。
  “我可以保证,大水法不仅现在不会重建,而且永远不会重建。”刘阳说,永久保留西洋楼遗址,即可起到铭记历史警示后人的目的。据刘阳介绍,如果不及时进行修缮保护,未来10年内,圆明园至少有5处景观将倒塌或彻底消失。此外,圆明园还有至少8处景点被一所中学占据。在圆明园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中式园林遗迹几乎荡然无存。
  圆明园应如何保护
  无论重建与否,加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都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重建派”代表人物、已故建筑学家汪之力曾表示,如果不加整修,圆明园遗址日渐毁坏,“根本没有躺在那里的机会”。
  在某网站针对“重建圆明园”的网络调查中,超过八成网民表示应当保持原状、悉心保护,让圆明园远离商业化,尽量让历史文物免遭破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同样倾向于保持圆明园的原貌,圆明园刚被英法联军烧毁的样子是一种原貌,这是最初被破坏后的原貌,此后圆明园又经历了多次哄抢破坏,这就造成了不同破坏程度的废墟原貌。
  据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宝章介绍,早在1983年,中央批准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时,就已经明确提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概念。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获批,提出要恢复历史上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本着“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把恢复建筑面积控制在古建筑遗址面积的10%以内。
  张宝章认为,恢复重建10%的古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完全重建圆明园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在原址重建一部分破坏严重、史料充足的中式园林建筑,复建园内山形水系。”
  链接
  圆明园重建与否的公开争论始于1980年。当年8月,北京召开圆明园罹劫120周年学术讨论会,要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建。“我们有志气、有能力,在帝国主义破坏的废墟上整修、重建圆明园这一优秀的历史园林。”由1583位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的倡议书中写道。
  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出炉。5年后发生的“防渗膜事件”使得圆明园内所有工程停了下来。2008年,浙江横店拟投资200亿元,按原比例大小异地重建圆明园,此举遭圆明园管理单位的强烈反对,后因违规用地被紧急叫停。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圆明园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白云映富春”—— “白云映富春”—— 黄君璧书画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杭州岳王第十届收藏节召开(图) 杭州岳王第十届收藏节召开(图) 王原祁《题画稿墨迹册》手稿的发现(图) 王原祁《题画稿墨迹册》手稿的发现(图) 艾滋病毒玻璃雕塑艺术赏析(图) 艾滋病毒玻璃雕塑艺术赏析(图) 以“文”会友,品味艺术生活——2011西泠秋拍精品预览(图) 以“文”会友,品味艺术生活——2011西泠秋拍精品预览(图) 保利待拍徐悲鸿作品被指是学生作品(图) 保利待拍徐悲鸿作品被指是学生作品(图) “花·境——刘伽郡作品展”开幕 “花·境——刘伽郡作品展”开幕 中拍国际2011秋拍即将举槌(图) 中拍国际2011秋拍即将举槌(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