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华裔画家收藏家王己千的藏品“富可敌国”,但王己千自己却说过“上海有一位收藏家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民国名人郑孝胥的说法稍微保守一点,称他“收藏甲于东南”。
●虚斋之最
拍出近1.37亿
近几年来,全国几大著名拍卖公司的古代书画作品专场上,几乎场场都有庞氏的收藏品,且成交价呈成倍攀升中。今年6月5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上,一幅从美国回流的庞元济旧藏———湖州籍元代画家王蒙《秋山萧寺图》以1.3664亿元价格成交,创造了庞氏收藏拍卖之最。
●锁谏图(局部)
旧传为唐阎立本作,后证为元明摹本。表现的是十六国汉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用铁链将自己锁在树上的情景。此图气氛紧张,人物表情十分传神生动,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虚斋印章也是名家之作
庞元济的鉴赏印鉴众多,如“虚斋”、“虚斋鉴藏”、“虚斋珍赏”等,均由著名篆刻家赵叔孺、王大炘、胡钁、吴昌硕、汤临泽等所刻。“虚斋”的收藏鉴章已成为识别书画真伪的标志之一。
实业家玩收藏
庞元济出身富豪之家。庞氏以经营蚕丝发家,光绪年间便富甲一方。庞云鏳是当时南浔地区家产过百万的头等巨富之一,与“红顶商人”胡雪岩交情不浅,又曾为左宗棠代购过军火。庞元济子承父业,在上海、江苏吴县、吴江、浙江绍兴、萧山都拥有米行、酱园、酒坊、药店、当铺、钱庄、房地产等许多产业。
清末民国年间,庞元济先后投资或创办了杭州世经缫丝厂、杭州通益公纱厂、上海龙章造纸厂、浔震电灯公司、浙江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浙江铁路公司等一大批各类近代企业,是江浙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堪称一位颇具经营头脑的实业家。
正因为有实业的支撑,庞元济和其他画家文人藏家不同,收藏一开始就有了雄厚的资财。
据悉,庞元济从小喜欢研习字画和碑帖,未及成年,就喜欢购置清乾隆时人手迹刻意临摹。他自称是“嗜画入骨”、“嗜痂成癖”。
夺吴湖帆所爱
清末民初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是中国社会发展剧烈变革的时期。收藏世家因遭兵乱而不能自守,纷纷抛售所藏,而上海当时就是一个主要的书画市场。庞元济有财力支撑,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收集了大量名画,这也是一般收藏家难以复制的。
庞元济的收藏眼光和他交往的朋友有关。当时他和上海书画家交往频密,郑孝胥、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等都是他的座上客。有逸闻说他有一次与海上名画家在酒店饮宴时,眼尖的吴湖帆发现一落拓文人腋下挟画轴从檐下匆匆走过,遂急急追去,发现了久闻盛名的元人郑所南《兰花图》(号称“十七笔兰”),当场用500银圆买下。庞元济看到后,才发现自己所藏的《兰花图》为赝品,于是力求吴湖帆割让。吴湖帆执拗不过,只好转让给他(如今此画流散到美国)。
当然,这个故事也许有虚构的成分,但庞元济全力搜求古画精品,“不惜重值罗而致之”的情况应该是没错的。
收藏得业界公认
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庞元济的收藏蔚为大观,其中包括唐代阎立本《锁谏图卷》、韩幹《呈马图卷》、王维《春溪捕鱼图卷》、宋代徽宗赵佶《雪江归棹图卷》、《双鹌图轴》、元代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倪瓒《渔庄秋露图轴》等在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名画。他收藏的名画,主要记录在《虚斋名画录》和《虚斋名画续录》之中。
庞元济对收藏“宁慎毋滥”,十分挑剔,“披沙拣金,不过十之一二”。也因为反复筛选,虚斋藏品在质量都是有保证的,所以“虚斋”也成为了精品的代名词。《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资料翔实,到现在还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考证以及作品研究重要资料。
民国时期,虚斋鉴藏印记就是书画身价的标志。据悉当年就有日本文人慕名求盖印记,被庞元济婉言拒辞。眼下拍卖会上,凡经庞氏虚斋收藏过的书画,身价明显高出一筹。这与当年庞虚斋精益求精之收藏理念是分不开的。
收藏广泛重画轻书
对于自己收藏的名画,庞元济也很满意:“余自问生平无得意事,无胜人处,惟名迹之获,经余见虽属云烟过眼,而嗜痂成癖,所得在是,所胜似亦在是……因思古人所作,殚精竭虑,原冀流传后世,历久勿佚。”
庞元济酷爱画作,对待书法则热情稍逊。近代著名词人、书法家朱孝臧在为《续录》作序也感叹:“君早编名书录,合成两美,毋俾临池家,独形觖望,不更美哉!”其实庞元济收藏过沈周、文徵明、祝允明、金农、奚冈等大量法书名迹,只是未被著录在册。
此外,庞元济还收藏铜器、瓷器、玉器、古砂器、鼻烟壶、碑刻和文房器具等。据《南浔志》(周庆云编)记载,庞元济收藏名人书写碑刻有:苏轼手书的《赤壁赋碑》和元赵孟頫手书的《湖州妙严寺记》。他还收藏了清初著名紫砂制壶大师陈鸿寿的紫砂壶。据悉,他收藏的鼻烟壶,琳琅满目,件件精品,亦堪称收藏界之“一绝”。
郑振铎列清单“非要不可”
当然,这位名重一时的藏家最终也难逃藏品流散的命运。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上海于11月沦陷,进入“孤岛”时期。江南藏家难以维系,纷纷出售旧藏古物,庞元济也不例外。其所藏名画在生前就已经开始陆续流散,有一部分藏品被卖到美国,还有一部分由外甥张静江等人出售到海外。
庞元济在去世前,将所余书画归为三份,分给嗣子庞秉礼及两个孙子庞增和、庞增祥。上海解放后,庞家成为政府征集收藏的重要对象。1951年,谢稚柳受徐森玉之命,从庞秉礼处连续征购了两批书画。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在写给上海文管会负责人徐森玉信中有:“庞氏画,我局在第二批单中,又挑选了23件,兹将目录附上:‘非要不可’单中。”
随后,庞增和也两次向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捐赠了书画文物。如今,庞元济的藏品国内多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处,国外则主要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底特律美术馆、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各大公私收藏机构。
南京博物院对庞家后人的生活还非常关心。前些年在知道庞家住房上有困难的时候,专门向江苏省政府申请了30万元,为他们在苏州购置了新的住房。
“欧阳子曰: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余不敢有力自居。惟好之耽笃,积之既久,别凡历代有名大家,盖于是略备焉。”
———庞元济说起他的收藏时不谈“有力”,但称“所好”
庞元济
(1864—1949)
字莱臣,号虚斋,浙江湖州南浔人。庞元济以收藏书画闻名,藏品精湛、名作荟萃,而收藏界也有“北张南庞”的说法,将其与北京的收藏大家张伯驹并称。
藏品媲美博物馆
庞元济一生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有5000件之多,其中七百多幅精品记录在两部藏品目录(《虚斋名画录》和《虚斋名画续录》)之中。上迄唐代,下到清代,多为历代收藏大家旧物,又有《三希堂》、《石渠宝笈》乃至宣和、政和时代的宫中之物。怪不得有人观看了他的收藏后感叹可以媲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