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扑朔迷离的西夏王朝(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11-02 15:57   来源:收藏·拍卖

西夏岩画

  宁夏——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西夏之都。当飞机徐徐降落于沙漠中的河东机场之时,你会发现,它与人们想象中的苍茫是不一样的。在瀚漠金沙中,黄河如同新月一般,静静地流淌,孕育着令人神往的西夏古国文明。
  扑朔迷离的西夏
  西夏国的存在仅仅只有190年,与辽、金、宋曾经相鼎立,其版图方2万余里,强盛时期的领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成吉思汗在逐鹿中原的时候军队所向披靡,唯独在攻打西夏时遇到强烈的抵抗,至死都没能战胜。传言成吉思汗留下遗言定要彻底消灭夏国,他的继承者在西夏国王投降之后便下令屠城,皇族无一幸免,国人皆隐姓埋名与其它民族通婚,夏国在13世纪的时候突然销声匿迹。元朝统一中国之后,统治者命人纂修了辽、金、宋三《史》,唯独没有为西夏编修纪传体的专史,尽管其他正史中穿插一些相关记载,但是大量的史料却未能被保存下来,湮灭亡佚,使得西夏历史变得扑朔迷离。
  西夏古国及其文明与古印加文化、马雅文化一样,给后人留下无数解不开的谜团。而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留给世人的最大的遗迹,也是我们最接近西夏文明的地方。王陵区位于银川市西约30公里处,背靠着贺兰山,面向黄河,这里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以及200多座陪葬墓。夕阳之下,我也像当地人那样包着头巾,披着坎肩,静静地漫步在陵区中。而今的泰陵,地面建筑全部毁于元人之手,只剩下一座硕大黄土堆,寸草不生,金黄色的阳光斜照在泰陵上,不由得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句,帝国昔日的辉煌与灿烂,终究抵不过金戈铁马。
  佛塔檐式造型的博物馆
  陵区里有一座西夏博物馆,它造型别致,为模仿西夏佛塔檐式造型,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对王陵以及在凉州等地发掘整理出来的西夏遗物的安身之所,在这里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里面一共有9个展厅,展出大量的珍稀文物以及相关图片,如今游人与日俱增,其内部空间显得有点狭小。博物馆中的基本陈列厅是以部分文物及模型、图片的方式展示西夏王国的简史,另外的珍藏展中,曾展出了举世闻名的西夏碑以及西夏王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构件,我去到的时候,很遗憾的只是见到了西夏碑的复制品。
  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首呈半圆形,龟趺,碑通高26米,宽1米,碑阳刻西夏文2行8字,碑文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碑阴为汉文翻译,碑文汉字楷书,竖行26行,行70字。碑文主要内容是记载了前凉张天锡始建护国寺塔以及后来修复因地震而倾斜的塔身诸事。清代嘉庆年间,此碑被武威学者张澍发现,从此为研究西夏文字以及历史立下了汗马功劳。西夏文字是其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模仿汉字所创制的,但是又避免与汉字雷同。西夏字整体字形方正,多撇少捺,随着其整个民族的灭亡也成了死文字,而西夏碑使得学界在解析西夏文字时得到重大突破。在博物馆中,还展出了一些刻有西夏文字的残片、西夏文书诏令等等,我们可以发现西夏文献中已出现篆、楷、行、草四种书体,而未见西夏文隶书。
  离开了王陵,我继续找寻着西夏王国遗留下来的点滴。车子行驶在贺兰山脚下,七月的烈日使天空格外的纯净,道路的两旁,时而是青翠的白杨,时而是荒凉的戈壁滩。很多人所知道的贺兰山都是缘于岳飞将军的豪言壮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而如今的贺兰山闻名于世,则更多是因为这里拥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法独特的岩画,以及这里有着世界第一座岩画博物馆。
  岩画博物馆坐落在贺兰口,馆内一共有三层楼,一楼按照地理区域的划分展示着世界各地的岩画照片以及部分小型原始雕塑,二楼则是展示中国各省市的岩画遗存照片,在这里可以对世界岩画的状况进行粗略的了解。而三楼,则是通往贺兰山贺兰口岩画遗址的入口。
  在延绵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脉中,发现岩画共有20多处,其中贺兰口岩画数量最多,内容涉及范围最广泛,有人物、舞蹈、日月星辰等题材,而且技法多样,凿刻线刻磨制等。你可以看到这成千上万年前的原始艺术作品与你仅有一米之遥,这些岩画经年累月地暴露在风沙之中,不少已经开始剥落风化,而且国人旅游就地题词的恶习也昭然显著。经过贺兰山的小瀑布,踏着碎石迂回前进,在一处距离路面约十米高的悬崖上,出现“人面纹”聚集的岩画遗存,其中最大的一张人面纹图绘也被称之为“太阳神纹”,圆形的脸蛋,夸张的五官确显得分外可爱。在“太阳神”的不远处,终于找到了一处西夏王朝时人们留下的岩画。其中一幅刻画的是两个人头,他们蓄着长发,扎着两个辫子,外轮廓线依然非常清晰。旁边有一幅是人马交媾图,此外,还有关于放牧、狩猎等生活场景的纪实岩画,风格简洁明了。
  佛教寺院与迦陵频伽装饰雕像
  西夏国人笃信佛教,除了在王陵的建筑中我们看到佛教建筑式样以及迦陵频伽的装饰雕像,在其城市内,西夏人也兴建了不少的佛教寺院。其中承天寺位于现在银川繁华的市区内,院内建筑有承天寺塔、五佛殿、佛塔、韦驮殿、卧佛殿等,承天寺始建于西夏,但后来寺塔皆毁于地震,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物大部分是在清代重建,其中承天寺塔其塔形为八角楼阁式砖塔,共11层,保留旧时模样,同时它也是宁夏博物馆旧馆所在。
  西夏国版图辽阔,如前面所言,鼎盛时期,它的疆土曾北抵内蒙,西至玉门关。由于时间的限制与安排,我放弃了前往内蒙古,而决定往西继续探寻西夏文化的旅途。
  穿过腾格里沙漠,我从中卫转往张掖。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这里有着当时西夏王朝最大的皇家寺院——大佛寺。大佛寺也称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距今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在保存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建筑,其中在大雄宝殿内供奉着全国最大的卧佛。这尊释迦牟尼涅磐像,长达约35米,木胎泥塑,卧佛表情安详,旁边有两尊菩萨塑像,衣着华丽,花纹刻画得精细至极。殿内的罗汉像亦为西夏时的雕塑精品,它们的面部特征与汉人有所出入,估计是根据党项族人的面貌雕刻的,在卧佛背后的一面墙壁上绘有《西游记》以及《山海经》的壁画。值得一提的是卧佛寺内的藏经阁,这里可以说是一座佛教经文博物馆,在这里展出了1966年所发现的在卧佛腹内发现石碑、铜佛、铜壶、佛经等,同时也收藏了明英宗敕书颁赐给大佛寺的一部佛经,是明正统五年官版印制的,经籍名目繁杂,多达数千卷,展厅内只是展出了部分佛经以及经书刻板原版,其中有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西夏洞窟的龙凤图案藻井
  此行的终点站是玉门关,因为这里是西夏国最西边的疆土。西夏神秘的艺术文化在敦煌这个小镇里依然有迹可寻。在莫高窟千佛洞里,被专家们认定为西夏时期开凿的洞窟不少于60个,西夏洞窟中最有特色的则是龙凤图案藻井,这些使得他们的洞窟具有皇家贵族气息,从目前的遗存看来,莫高窟内的西夏窟其风格大方利落,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多呈现少数民族的面貌特征,体格高大,窟内壁画的颜色以土红色、浅绿色为主色。而位于瓜州的榆林窟是西夏洞窟集中的一个窟群,大约有10个洞窟,其中2号特窟中,有西夏特色的团龙藻井,整体的描绘流畅富有立体感。在该窟西壁南北两侧各有一幅《水月观音图》,据说是当年两位画师斗画所留下来的作品。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完整最大两幅西夏《水月观音图》,南侧的作品构图严谨,技法细腻高超;北侧的作品则意境洒脱,人物表情飘逸自在。这两幅作品真是各有千秋,可谓代表了西夏绘画的最高水平。
  榆林窟之行是此番探寻西夏艺术文化的最后一站,却是行程之中的最高潮,因为在这里我见到了西夏人最令人惊叹却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技艺与才华,如苍鹰一般掠过神州大地的大白高国,不由得让人心之神往。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西夏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粉彩瓷板《农村新貌》现身匡时秋拍(图) 粉彩瓷板《农村新貌》现身匡时秋拍(图) 看哪些国家纸币上也有中国人(图) 看哪些国家纸币上也有中国人(图) 独立书店之困:一个书店与一个时代(图) 独立书店之困:一个书店与一个时代(图) 香港佳士得精致名表秋拍呈献550件珍品(图) 香港佳士得精致名表秋拍呈献550件珍品(图) 历史上最大盗窃案 历史上最大盗窃案 利比亚宝藏战火中遭劫(图) 上海一旗袍沙龙已有400多人 上海一旗袍沙龙已有400多人 “旗袍美姨”秀风采(图)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