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鲁迅,更多人想到的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文学家形象,但是这位有着民族脊梁之称的文学巨匠,对于现代艺术也有着重要的贡献:80年前的1931年,8月17日到22日,鲁迅在上海北四川路的一幢三层楼房中主办了为期6天的“木刻讲习会”,由此,自欧洲传来的现代木刻知识和技法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普及,一场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运动拉开了序幕。
昨天,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发起80周年暨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浙江美术馆推出了《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佐喜真美术馆藏柯勒惠支原作展》《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三个专题展览。作为开馆两周年之际的重头展览,《鲁迅的面容》以艺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位醉心于艺术的鲁迅。
“私人收藏”直观多面手鲁迅
这个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三个展览的430余件展品中有53件国家1级文物。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一个艺术展览当中为什么会有文物出现?因为,鲁迅除了是一个艺术的倡导者之外,还是一个收藏家,这个展览当中展示了他收藏的砖石、碑刻拓片和笺谱等。此外,鲁迅还收藏了来自德、苏俄、美、日等国的精美版画,这些曾经的“私人收藏”向人们展示了鲁迅的世界性文化视野和胸怀。
“这个展览部分叫做‘直观鲁迅”,在强调历史性的同时,提出鲁迅精神的意义。”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就是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本土化和大众化结合的艺术思想和策略。”
同时,这次展览也有一些鲁迅早期的临摹作品,可以说,“直观鲁迅”部分展示的是一个人们意想之外的多面手鲁迅。
展现由鲁迅开启的版画艺术史
如果说“直观鲁迅”展示的是鲁迅的私人艺术世界的话,那么展览的另外两个部分“从普罗到波普”“鲁迅的面容”展示的则是鲁迅和版画艺术在形式上和精神上的亲缘关系。
“从普罗到波普”部分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现当代版画的微缩艺术史,它展示了中国版画艺术八十年的演变,从1932年胡一川表现抗战题材的《前线去》,到最近叱咤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张晓刚、岳敏君的作品,都可以在这个展览部分中看到。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对现实的批判、对当代意识和现实进行关注的特征,都和鲁迅当初的精神一脉相承。
而“鲁迅的面容”则更加直接地体现了鲁迅对于艺术家们的影响——通过历史上鲁迅肖像名作的收集、当代艺术家提名、年青学生作品的征集等方式,以不同艺术类别和形式,以最大的跨度反映不同时期鲁迅在艺术家心目中的鲜活存在状态。
艺术爱好者可以亲手体验版画魅力
“在展览进行期间,美术馆进行的各种活动将会让艺术爱好者们进一步体验和了解鲁迅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和推动。”马锋辉介绍说,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美术馆将通过两场讲座,两场体验活动以及三场话剧来配合展览主题,进行推广:“《鲁迅的艺术收藏》《珂勒惠支与中国》两次讲座是针对展览进行的进一步梳理;《小社会》《呐喊》《夏朋》是以鲁迅的文学作品和版画运动为灵感的实验话剧;黑白木刻写生、套色版画两场体验活动则可以让艺术爱好者通过实际的操作来体验版画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