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9月10号中翰清花“时空呢喃”金秋大拍中,有两只珐琅彩瓷碗极其耀眼,可说是民间难得一见的瓷器神品。它正式的名称叫“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清末因溥仪离宫,部分被偷带出来流落民间。另历代赏赐,也有一定数量传之于宫外。但经过数百年的时间,现在传世的珐琅彩瓷器极其稀少,一旦面市,动辄千万起价。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瓷器新品种。雍正、乾隆年间承康熙工艺,不断创新,研制釉料,引用技艺,从而达到极盛。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装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雍正一朝,开始书写诗文等,发展成为诗书画印一体的装饰风格,更为雅致、细腻。
本次中翰清花秋拍承蒙著名收藏大家支持,征集有两只珐琅彩碗。现简要介绍如下。
71号 清·康熙 蓝地珐琅“万寿长春”铭碗
规 格:高17.5cm 宽17cm
预估价:35,000,000-40,000,000
说明:此碗敞口,弧腹,圈足。器型规整、敦厚,体现了极高的成型功底。器内施白釉,外壁蓝地外用红、黄两色绘对称牡丹纹,花朵设色娇艳,绘工精细。黄花边沿微染桃红,红花则衬淡白,立体感强,栩栩如生。每朵花心红彩书有一字,分别为“万”、“寿”、“长”、“春”,寓意吉祥。花间生发出枝叶,用绿彩本色表现。整体表现出花大叶小之特征,具有明显的早期珐琅彩特征。外底见蓝彩“康熙御制”四字款,楷书写就,典雅凝重,与器型相得益彰。康熙珐琅彩存世极其稀少,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一书记载“瓶类甚少,均无大器。传世品较少,大部分保存在台湾省。故宫博物院藏品多为圆器,仅藏一件紫地采莲纹小瓶,釉面因烧制时火候过高而出现焦彩破泡。” 试想以故宫庋藏四十余万名瓷而无法寻出一件全品相的琢器,这充分说明珐琅彩的珍贵。而2010年香港苏富比估价高达1.8亿,最后以洽谈价2亿元成交则充分说明了其珍贵性。当然圆器珐琅动辄也是数千万,就连一个小小的西洋人物珐琅彩鼻烟壶都曾在数年前拍出近千万的天价。
本次拍卖还将呈现一件珐琅彩碗,为雍正时期的作品。构图、绘画、釉彩基本承续康熙特征,作简单的对称花卉纹,画面仍是花大叶小。
072 清·雍正 天蓝地珐琅缠枝牡丹纹碗
规 格:高8.6cm 宽16cm
预估价:30,000,000-35,000,000
说明:此碗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器内施白釉,均净莹润,淡雅宁静。外壁施天蓝地,腹部用红、黄、蓝、绿、紫诸色绘缠枝牡丹纹,花大叶小,时代特徵明显。工艺精细,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洋溢着浓郁的宫廷气息。外底写有“雍正御製”四字楷书蓝料款。雍正一朝四字刻款较为常见,似此类蓝料御制铭款极其稀少,尤显珍贵。
这种瓷器可以说经历了比景德镇官窑更加严格、讲究的工艺程序,集中了更优秀的工艺匠师,倾注了皇帝本人更多的心血,凝聚了中外手工艺术精华,存世量比普通官窑少之又少的官窑产品,可称之为“官窑中的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