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徐悲鸿(1895-1953) 双马长驱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尺寸:188×99 约16.75平尺
款识:卅七年中秋悲鸿
钤印:悲鸿、腐朽神奇、尊德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
鉴藏印:上海鉴古斋文物商店鉴藏印
预估价:500,000-800,000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位融中西绘画精髓而成独家风貌,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书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全国解放后,徐悲鸿是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在艺术教育方面,徐悲鸿爱才如命,不拘一格,在挖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新中国美术发展提供了中坚力量。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等无一不与徐悲鸿有关。
他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以革新中国绘画、寻找中国艺术发展途径的使命感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他的画中寄托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取材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总结说:“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及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经常对马写生,速写稿不下千幅。所以他下笔时能做到全马在胸、笔墨酣畅。1940年访问印度之后,他的马更加注意了结构表现。本次中翰清花“时空呢喃”金秋拍卖倾情推出0057号拍品《双马长驱》,此图画一黑一白两骏马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没有马鞍缰绳束缚,无羁群尚桀傲。画面简淡、高逸,用笔肯定泼辣、刚柔相济。马鬃马尾用硬笔扫出,既体现了鬃尾的质感和劲力,又有蓬松之感。他对细节的描绘也耐人寻味,扩张的鼻孔和嘴从侧面表现出马的健壮体魄,马腿马蹄张弛之间骨骼肌肉力量精妙的收缩变化,全部兼用西法以水墨渲染明暗,浓淡相间,精准的交代出来,笔笔见结构。这两匹骏马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特征。汇聚着中华民族为真、善、美而奋勇抗争的时代感情,是画家与时代的交融。《双马长驱》作于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作者的爱国热情与与之融为一体,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徐悲鸿有一方圆形“腐朽神奇”印得来于一次偶然经历,徐悲鸿对绘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精益求精,最忌讳新纸和宿墨,一次在马来西亚旅途中,不得已而作一幅《牧童和牛》,结果墨色因隔夜而变得滞涩,反而显出粗糙的分离笔痕,恰恰表现了牛身上杂乱的毛。徐悲鸿喜出望外,专门请人为该画刻了一方圆形“腐朽神奇”印,用在自己得意之作上。《双马长驱》画面钤印“腐朽神奇”、“悲鸿”、 “尊徳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三方,可见画家本人对作品非常满意。此画还有“上海鉴古斋文物商店鉴藏印”,乃流传有序、收藏价值极高之珍品。此作将于2011.09.08——2011.09.09在深圳五洲宾馆三楼国际会议厅展出,欢迎诸位藏家莅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