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振千古、印學話西泠。”百年西泠,匯近現代篆刻名家于此,湖光山色、旖旎絢麗,人傑地靈,印社同傳。今春西泠拍賣再集名印佳石四百余方,晚清至民國篆刻大家悉數在列,可謂名家薈萃。佳石映輝,僅田黃絕品即存二十余方,上品芙蓉更達四十余方之多,其餘印材皆名品疊出,豐富多彩,蔚為大觀。
綜觀專場拍品中,晚清、民國至當代篆刻名家有:趙次閑、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吳大澂、趙叔孺、齊白石、王禔、葉為銘、丁輔之、吳隱、童大年、陳巨來、徐新周、唐醉石、王冰鐵、趙古泥、王雲、鄧爾疋、壽石工、來楚生、錢瘦鐵、鄧散木、王个簃、吳朴堂、簡經倫、方介堪、王爾度、翁大年、高爽、朱其石、韓登安、丁佛言、吳仲坰、張志魚、張越丞、錢君匋、葉潞淵、方去疾、張寒月、馮康侯、王北岳、台靜農、張心白、羅叔重、龐士龍、鄒夢禪、謝庸、劉博琴、于碩、薛佛影、金禹民、徐植、袁熙、金鐵芝、汪大鐵、唐雲、白蕉、關良、陸儼少、徐孝穆、陳雷、周梅谷、潘德熙、陶壽伯、應野平、諸樂三、葉隱谷、濮康安、李伏雨、高式熊、韓天衡、郁重今、余正、蔡謹士、楊其光。
1840年後,上海地區形成海上畫派,創始人即為趙之謙,趙氏於篆刻藝術更融皖浙兩派之長,成為晚清印壇摯天之柱,後世篆刻藝術多受趙氏影響。
清·趙之謙刻青田石孫憙自用印
印文:孫憙 1.5×1.5×4.9cm
邊款:撝叔為歡伯作。
題跋:_孫憙字歡伯,陽湖人,書宗歐褚,著有《宋井齋詩文集》,己丑春三月,醉石唐源鄴記。
出版: 1.《中國篆刻叢刊·趙之謙》卷二P139,日本二玄社出版。
2.《趙之謙印譜》P90,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3. 《丁丑劫余印存》卷十七P34,1937年丁輔之、高絡園、俞序文、葛書徵編。
4. 《傳樸堂藏印菁華》P177,上海書店出版社。
趙之謙(1829-1884),字支自,後字益甫、撝叔,號冷君、無悶、悲盦等,室名二金蝶堂,浙江紹興人。精於書畫篆刻、金石考據學。繪畫兼人物、花卉、山水。人物古豔冷雋,格近羅兩峯、陳洪綬,花卉取八大、石濤、青藤、白陽諸家。為近代六十名之一。
今拍有趙之謙為孫憙作自用印,青田石質,印文“孫憙”,邊款:“撝叔為歡伯作。”題跋:“孫憙字歡伯,陽湖人,書宗歐褚,著有《宋井齋詩文集》,己丑春三月,醉石唐源鄴記。”此印取法漢白文,強調虛實對比,且傳承有序,趙氏印譜多有載入。
“息心靜氣,乃得渾厚,近人能此者,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趙之謙對皖派篆刻大家吳讓之有評如此,稍後吳昌碩、黃士陵等皆以吳氏印法為宗。
清·吳讓之刻青田石汪鋆自用閒章
1859年作 2.2×2.1×2.8cm
印文:丹青不知老將至
邊款:_硯山伐於丹青,冉冉將老,用工部語作印,慨可知矣,誰問老夫為同病。己未人日讓翁記。
出版: 1._《中國篆刻叢刊·吳讓之》卷二P59,日本二玄社出版。
2. _《中國歷代篆刻集粹·鄧石如、吳讓之》P122,浙江古籍出版社。
3. _《丁丑劫余印存》卷十六P9,1937年丁輔之、高絡園、俞序文、葛書徵編。
4. 《傳樸堂藏印菁華》P128,上海書店出版社。
清·吳讓之刻青田石閒章
1867年作 2.3×2.3×4.5cm
印文:夢裡不知身是客
邊款:丁卯初冬讓之為守翁作。
出版:1.《中國篆刻叢刊·吳讓之》卷三P139,日本二玄社出版。
2. _《中國歷代篆刻集粹·鄧石如、吳讓之》P183,浙江古籍出版社。
3. _《丁丑劫余印存》卷十六P9,1937年丁輔之、高絡園、俞序文、葛書徵編。
4. 《傳樸堂藏印菁華》P131,上海書店出版社。
吳讓之(1799-1870),初名廷颺,字熙載,五十歲後以字行,改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攘之、攘翁,江蘇儀征人。諸生,包世臣入室弟子。擅各體書,尤工篆隸,篆刻自成面目,餘事作寫意設色花卉,亦風韻絕俗。
吳讓之“丹青不知老將至”、“夢裡不知身是客”、“守吾此識”三印最具吳氏印風特色,二白一朱,經典規矩中極盡婀娜之姿。尤其“丹青不知老將至”壽山石印,其款曰:“硯山伐于丹青,冉冉將老,用工部語作印,慨可知矣,誰問老夫為同病。己未人日讓翁記。”然款書以刀代筆而出筆墨韻味,居然紙上漲墨現象隱含其中,吳氏用刀之高明可見一斑。“守吾此識”印讓翁未署款,由唐醉石補之,今知此印曾為平湖傳朴堂葛書徵珍藏。又吳氏眾多自用印均未署款,後世印人寶之而為其補刻,若“讓之手撫漢魏六朝”由高野侯補隸書款,“熙載之印、吳氏讓之”兩面印由王禔補款,“吳廷颺印、觀海者難為水…”五面印亦由王禔補款,吳氏傳世最大的“包誠私印”、“ 言事”兩印由吳昌碩補款等,這一過程透出篆刻藝術之傳承脈絡。
清·徐三庚刻廣東綠石章
印文:名同伯陽官同季父 3.8×3.8×5.3cm
出版: 1. 《中國篆刻叢刊·徐三庚》卷二P187,日本二玄社出版。
2. 《徐三庚印譜》P173,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
徐三庚(1829-1890),字辛谷,號井罍山民,又號袖海、金罍居士、金罍道士等,自署似魚室主。浙江上虞人。書法取法《天發神讖碑》,風格獨具。篆刻初學陳鴻壽、趙之琛,四十歲後參以漢篆、漢印結體,風格飄逸,疏密有致,自成一家。
徐氏本屆有印四方, “安分養福”、“古香”、“霽印”、“名同伯易官同季父”。徐氏印風多勁銳婀娜,飄逸雅宜,似“吳帶當風”,曾見之朱文印中,極細線條均上下二刀刻就,且筆意生動,如此用刀,能有幾人?“名同伯易官同季父”印材為廣東綠石,其質澀、粘,徐氏以切、沖刀法相結合,刻來悠然自得,印面刀意、筆意俱在,複顯蒼茫之感,徐氏此印可謂新刀法問世,今人借鑒之,于篆刻創新具重要意義!
西泠八家之一趙之琛(1781-1860),字次閑,號獻父、穆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人。工書畫篆刻,山水師黃子久、倪雲林,蕭疏幽淡,花卉竹石有明人氣息。喜寫佛像,為各地居士、叢林所寶,近代六十名家之一。“金守正”、“宰平”、 “臣言私印”印以經典浙派切刀而為,古樸質拙,儗法秦漢複出新意。
海派金石書畫泰斗、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以其雄強古樸、豪邁蒼茫之氣勢創中國文士書法、繪畫新天地,開現代書畫之帷幕。篆刻藝術承繼皖浙印風、再涉兩周古璽、秦漢經典,複汲三代吉金、陶文、磚瓦、碑碣、封泥等文字特點,鑄就晚清民國篆刻藝術雄渾陽剛風格之里程碑,流風波及东瀛。
吳昌碩刻螭龍鈕壽山石葛昌楹自用印
印文:鑿楹納書 2.7×2.6×5.5cm
邊款:老缶製為書徵,時丙秋杪。丙下脫辰字。
出版: 1. _《中國篆刻叢刊·吳昌碩》卷五P77,日本二玄社出版。
2. _《丁丑劫余印存》卷二十P11,1937年丁輔之、高絡園、俞序文、葛書徵編。
3.《吳昌碩作品集》P38,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
4.《吳昌碩印譜》P205,上海書店出版社,1985年。
吳昌碩刻獅鈕壽山石林際康自用對章
1899年作 3×3×7.5cm 3×2.9×7.2cm
印文:1.林際康印 2.豫卿
邊款:1. 豫卿太守老友先生索刻,安吉吳俊卿記,時己亥六月。 2.昌碩治石。
出版: 1. 《吳昌碩印譜》P177,“林際康印”,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
2. 《中國歷代印風系列·吳昌碩流派印譜》P76,“林際康印”,重慶出版社,1999年。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後改俊卿,字倉石、蒼石、倉碩、昌碩,號缶廬、缶道人、苦鐵等,齋名破荷亭、石人子室、禪甓軒等,浙江安吉人。詩、書、畫、印皆精,為一代藝術大師。
缶翁金石書畫作品向為藏家所重,片紙尺縑已為珍稀,金石印作更是至尊寶物。“林際康印”、“豫卿”、“李國松印”、“木公”、“古印山房鑒藏”、“鑿楹納書”、“王仁東印”、“撝卿大利”諸印多為其時名士所刻,曆載缶翁印譜。又考傳世金石古籍,凡鈐“李國松印”、“木公”者皆一等善本也。“鑿楹納書”印原屬平湖傳檏堂葛書徵,“王仁東印”即是內閣中書、後官南通知州、江安督糧道、蘇州糧道王仁東等。“撝卿大利”印缶翁書,徐星州刻,師徒合作,別有情趣。上述印品可謂出之名門。
趙叔孺(1874-1945),名時棡,字叔孺,以字行,浙江鄞縣人。1911年寓居上海專事書畫創作,名重當時。書工四體,花鳥山水,皆擅勝場。富收藏、精鑒賞。篆刻工穩典雅,取法趙之謙再上涉秦漢,陳巨來、張魯庵、方介堪、徐邦達等皆出門下。拍品“壽”、“鳥飛魚躍”、“光旭印信”三印,排列規矩平實,刀法犀利,整印古樸雋永,不愧名家之制。
繪畫大師齊白石擅刻印,受啟趙之謙“丁文蔚”印單刀直下法,創齊氏獨特豪放印風。
齊白石刻壽山石太獅少獅鈕章
印文:自強不息 2.5×2.5×5cm
邊款:白石。
出版:《齊白石全集·篆刻卷》P284,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齊白石(1863-1957),名璜,字萍生,號白石、白石翁、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曾為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其和平獎,年逾九十尚作畫不輟,為現代世界最著名畫家之一。
“適”“自強不息”“山神”“賀伯諾印”等印為本屆春拍亮目之品,令人賞之無不感受其印好、款好、白石老人藝趣更好!“自強不息”印,文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白石印風與此文句內涵精神合一,可謂天成之作也。
“元朱文近代第一”,張大千、吳湖帆、漙心畬等諸多用印均出其手制,陳巨來是也!
陳巨來刻張伯駒自用象牙章
印文:京兆 2.9×1.7×3.6cm
邊款:巨來作。
鈐印:_隋·展子虔《遊春圖》 晉·陸機《平復帖》 唐·李白《上陰台帖》 宋·黃庭堅《諸上座帖》
出版:1.《中國鑑藏家印鑑大全》P376,江西美術出版社。
2.《細圓朱文印精華》P10,上海書店出版社。
陳巨來(1905-1984),名斝,字巨來,以字行。號塙齋、安持,晚號瞢叟,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擅書說,尤精於篆刻,刻印功力深厚,工致典雅,一生治印不下三萬方,為當代金石大師。著有《安持精舍印話》。
今以三十方佳印登此春拍,盛舉可喻之!其間為洪潔求刻印十七方,組成自用系列,俱精製珍品,殊為難得。洪丕謨著《印人漫談》詳述其父洪潔求與海上書畫篆刻家如趙叔孺、吳湖帆、江寒汀、唐雲等交往之文人秩事。洪潔求與陳巨來同為趙叔孺弟子,極喜陳巨來印,一生求刻約五六十方, “文革”動亂,家境漸下,經濟拮据至所藏遂散出,“文革”劫後僅殘存18方。由此越發知其珍也!
陈巨来刻张伯驹自用象牙章“京兆”,为张伯驹的著名收藏印。張伯駒(1897~1982),字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室名叢碧山房、平復堂,寓名似園,河南項城人。文物收藏家、戲劇家、詩人,與張學良、袁寒雲、溥侗並稱“民國四公子”。後任華北文法學院教授、故宮博物院專員等。解放後,歷任燕京大學藝術系導師、北京書法研究社副主席、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吉林省博物館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等。所藏《平復帖》、《遊春圖》、《張好好詩》等十餘件文物珍寶,於捐獻予國家。这方葫芦形印章是陈巨来的经典作品。在张伯驹收藏的隋展子虔《游春图》、晋陆机《平复帖》、唐李白《上阳台帖》、宋黄庭经《诸上座帖》等藏品中都能找到这方印章。
西泠印社創社四傑王福厂、葉為銘、丁輔之、吳石潛佳刻亦列其中,令人羨之,翹首以待。
民國後期至七十年代印人中,俊傑輩出,流派紛呈,各領風騷,趙古泥、徐新周、韓登安、來楚生、鄧散木、錢瘦鐵、吳樸堂等已為現代印壇之中堅。
今拍出現諸多書畫名家客作篆刻票友之作,雖非印界職人,然其作多有意料之外之趣,別開生面,匠心之運絕非尋常印人所企及,他們是:唐雲、白蕉、陸儼少、關良、台靜農等。
印石之美,田黃為王。自明清開採壽山田黃以來,大多為宮庭御用,晚清民國間,田坑已成絕響,是以田黃之珍,難以值估。今拍二十方田黃佳石,僅美倫美奐可喻之。童大年為俞鳳韶刻田黃凍石自用印三方,重達八十八克,石質透徹細膩,集“細、潔、潤、膩、溫、凝”於一身,蘿蔔絲紋極為清淅,通體色澤亮麗純正,包漿流美,靈氣逼人,寶光四溢,更有西泠名家童大年手刻,俞鳳韶亦時商界名流,此三印謂之無價之寶亦不為過。歷來田黃之雕必借名工,有雕刻名家林文舉雕“田黃石東山報捷薄意擺件”重1054g,民國壽山石雕西門派傑出代表——“西門清”林清卿雕“田黃石荷塘宿鷺薄意章”重140g。二林另有數方雕石列拍品中。臺灣雕鈕第一人廖德良所雕壽山名石數方,廖氏師陳可駱及林天良先生,專攻壽山石流派鈕雕風格,因精于相石、切割,故印石界有“廖一刀”之譽。
名家篆刻、名石傳世,緣於西泠、緣于金石。
陸儼少刻青田石閒章
印文:試劍石 2.5×2.5×6cm
邊款: 試劍石。虎丘山下試劍石,相傳是吳王夫差試劍時所劈成。儼少刻。
清·田黃石螭鈕章
印文:看山如讀畫
3.5×2.3×2.9cm 32.4g
清·田黃石臥獅擺件
說明:田黃乃無脈可尋之物,採掘極為艱難,更因其不可再生的特性,現世漸少,留存下來的就顯得極為珍貴了。此件田黃擺件,作臥獅狀,形態逼真,又憨態可掬,少了份凌然之氣,多了股親切模樣,煞是可人。宜藏宜玩,可珍可寶。
4.8×2×2.1cm 27g
清·田黃石瑞獸鈕章
印文:壽石齋
4.2×1.8×2.5cm 26.5g
趙叔孺刻壽山石鸞鳥鈕章
1934年作
印文:壽 6.5×6.5×4.6cm
邊款:甲戌秋月鄞趙叔孺仿秦鈢文字。
童大年刻田黃凍石俞鳳韶自用印章三方
印文:1.俞鳳韶印 2.寰澄 3.寰澄過目
邊款:1.摹趙文法,省葊。 2.惺堪。 3.大年仿漢。
1.7×1.7×5.5cm 38.3g
1.7×1.7×4.5cm 31.5g
1.6×1.5×3.4cm 20g
林清卿雕田黃石荷塘宿鷺薄意章
出版:《福建工藝美术》P16,1980年第三期。
4.8×2.7×5.9cm 140g
林文舉雕田黃石東山報捷薄意擺件
款識:東山報捷圖。文舉作。 印文:林
10.3×7.2×11.7cm 105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