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瓷器杂项拍卖创下了辉煌的行情,传统的瓷器、玉器这类重点品类高价迭出,而其他杂项也遍地开花,价格都有较大飙升。这其中究竟有何特别缘由?是什么造就了如此火热的瓷杂拍卖?今年瓷器杂项这一板块的拍卖又会有怎样的势头?怀着诸多问题,本刊特别采访了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
瓷杂拍卖天价迭出
2010年秋拍,国内超亿元成交的瓷杂拍品多达7件,第一位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3亿港元成交,该拍品出自香港藏家戴润斋,由香港收藏家张宗宪胞妹张永珍竞得。前七位中,除了第三高拍品来自北京保利(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松石间意琴),其他六件,包括第一位拍品,都分别来自香港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在国内拍卖行拍卖成果中,匡时宫廷艺术专场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以6,680万元成为最高价。这件拍品上一次出现是在2007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当时的成交价是1,140万人民币。2010年英国伦敦出现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被北京蓝色港湾商城负责人王耀辉以5.5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买走,刷新了中国艺术品全球交易的最高纪录。
再来看看2010年秋拍其他高价: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拍出1.29亿港元,由香港铜锣湾铺王刘銮雄竞得,一件清乾隆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拍出1.24亿港元,这两项拍卖均出自香港佳士得;一件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拍出1.06亿元人民币,来香港苏富比;一件白玉雕太平有象吉祥万年如意以1,680万元人民币成交,来自匡时;一件明黄花梨簇云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4,312万元人民币成交,来自中国嘉德。
此外,2010年秋拍中犀角雕共上拍1041件,成交613件,成交总额超过5亿元,犀角雕的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总额均达到了历史高峰。
稀缺拍品成就高价
以上拍卖资料能够透露出瓷杂板块去年的几大特点:1市场价值总体大幅攀升;2宫廷御制艺术品仍是创出拍卖高价的主要来源;3除经典品类玉器、瓷器外,杂项拍卖均有出色表现;4大部分高价纪录仍然在香港诞生,而国内藏家已经成为瓷杂市场最大的购买群体。
作为有着瓷杂拍卖优势的匡时的董事长,董国强是如何看待2010年瓷杂拍卖的辉煌呢?他说:“瓷杂最近三年都是只要有好东西就会拍出高价。大家都很清楚,瓷器好的太少,很多东西都是前几年刚拍过的,短短时间就涨很多,如果不断有新的出来,老的就不会涨那么快。由于拍卖公司的竞争激烈,藏家换手频率变高了,但买瓷器的人基本都是终极买家,买了都是想收藏的,即便换手率高,也还是有人接盘。从市场角度来说最稀缺的资源就是瓷器和古画,我相信价格会继续涨。就瓷器来说,海外公司的优势还是很强。原因有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一类拍品过去几十年的买家主要在海外,基本都是被欧美和港台买家买走,现在这些买家拿出来拍卖,还是比较相信海外的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对于我们国内拍卖行来说,不仅仅是拍品的高价问题,如何让海外藏家信任中国的公司,这是我们都面临的课题。”
提到今年的春拍,董国强说:“从春拍的征集情况看,到目前为止没有特别高价的拍品,几百万、上千万的有一些,但特别贵的没有。我们这次有一个宫廷的专场,有一件乾隆时期的宫廷书柜,保存完整,很少见,我估计会有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我们瓷杂的资源主要是海外,今年春拍我们是第一次到美国公开征集,效果还不错,征集到几件重要瓷器,都来自美国的华人。其中有一个康熙时期的珊瑚红的碗,民国时期把它当作珐琅彩,烧制难度大,而且它特殊之处在于碗内有图案,很罕见,是我们美国之行的最大收获。今年春拍高价主要会出现在书画板块,但从总的成交量来说,瓷杂也不低,比重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市场上,确实是彩瓷的天下,看得出来人们还是追捧漂亮的东西,明代青花目前涨幅没彩瓷大,但我觉得是认识的问题,它的价格应该受到重视,会随着买家审美的提高慢慢改变。一些小的种类,比如手表、珠宝、红酒这类拍品,首先从征集来说,国内没有形成收藏家群体,或者还处在买的阶段,红酒和手表牵涉关税问题,市场想要扩大有难度。像古琴这样的种类,征集很难,能产生一个好的专场完全是机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