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发展的出路与困局
http://www.socang.com 2011-06-09 14:11 来源:新浪收藏
西沐
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以下称文交所)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艺术品交易形式创新的热情及对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渴望,文交所由被观望到野蛮生长的迅猛转变,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表现出了其发展的局限性的一面。
一、文交所为什么会野蛮生长
文交所的模式一经建立,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风潮,几乎每个省都在成立或积极准备成立文交所,甚至不少副省级城市或是地市级城市也正在独立于每个省(市)成立或是正在成立文交所。面对这种发展的势头与冲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可供注释的背景:一是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艺术品资本市场急需破局,而在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格局中,文交所是继拍卖市场唯一的一个可称之为公共平台的交易创新形式,更是极为重要的是低交易成本的变现退出平台。当然,也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投资平台。文交所当下所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从一个方面显现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之困。二是大量的游资在投资市场发展不完善或者是受阻碍的情况下,急需新的投资形式与出口,所以也可以说,当下文交所的野蛮生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资本推动的力量。正是资本的这种迅速而又大量的聚集,才使得人们看到了文交所这种交易创新形式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由其带来的商机。三是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需要不断创新交易形式,并由此来不断满足交易效率的提高与交易成本的降低。当下,由于以画廊为主体地一级市场发育一直迟缓,交易效率低下,始终未能有效地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形成强而有力地支撑;而拍卖市场虽然火爆,天价不断呈现,但高昂的交易成本也使其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寻找既有效率,交易成本又能大幅下降的交易形式,就成为不断成长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当务之急。这时文交所的出现就可谓是“春风吹又生”。四是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发展项目,而文交所这一既有概念又能落地见效的项目,无疑就成为大家相复制上马的、既有形象又有效应的项目。当然,交易所的发展也进一步顺应了利用市场及资本的力量来不断整合、社会及国内、外资源,来不断达成国家文化战略、实现国家文化利益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标,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野蛮生长带来的问题
关于文交所存在的问题,如确权、鉴定、评估、托管、保险及风险与监管等问题,目前大家议论的已经不少,但总的来看都是文交所、交易平台、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流程中各环节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比较重要,严重地阻碍了文交所发展的进程,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但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为关键、更为直接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家忽视了,或者说是重视不够。我们知道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有两个资本的属性,一是资本属性,二是文化艺术资产的基本属性。在当下交易所的运营过程中,其实我们过多或是更关注的是交易所的运营过程中,交易过程的合理及合法性,更多地是想通过交易过程的科学化、合理化来控制风险,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交易标的物应有的交易的文化艺术品的资产特征。从当下被诟病的交易过程来看,无不与此有关。像天津文交所白庚延被爆炒到郑州文交所涉嫌文物交易等等。因此,我们在分析与探索文交所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关注资本与文化艺术两个向度,并且,要最终把落脚点放在交易标的物的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上来。因为交易创新是“表”,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发现与实现是“本”。
当前,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在解决艺术品评估鉴定等环节的时候,太过于强调人的作用,而轻视流程与规程。如过分重视重要艺术家的作用,以为有重要的权威的艺术家出场,那么相应的鉴定与评估就越发权威,而忽视了相关流程与规程的基础建设,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现象。且不说艺术家有没有相应的资格与能力参与鉴定与评估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市场行为,更为让人不安地是用艺术家在创作领域内获得的认知让渡到他们并不擅长的领域,不仅有误导之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在看似靠谱的运作中抑制与阻碍了相关的制度与体系的发育与建立,可以说是有害的。原来的评估更多地是拍脑袋,现在这种状况也未能改变,只不过是由一个人拍脑袋变成了一帮人拍脑袋,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只有建立在科学化的流程之下,相应的鉴定与评估才会找到突破口。
三、文交所发展的出路
事实上,在地方政府看来,不少文交所的发展立足点是一个文化项目,没有将文交所的发展与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战略与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育相融合,不少地方已将文交所作为一个形象工程项目来对待,是一种与其它地方攀比的一种冲动,并未能有效地认识与定位文交所的发展。其实,这才是文交所野蛮生长的最大风险与最难以把控的不确定性,极易在定位不准、战略不清的发展过程中,游离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目标,变成由利益集团控制的牟利工具。因此,在文交所的发展过程中,一定需将其置于一定的战略框架之内,并将其与文化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发展相链接,并将其作为发展不同区域文化艺术品资本市场的龙头或者是有利的抓手,在文化艺术与金融的不断对接中发展壮大。同时,有效地利用这一公共平台,整合艺术与资本资源,不断培育与发展区域的文化艺术品资本市场及其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将文交所的发展放在构筑不同区域文化艺术品资本市场这个高度上,文交所的发展才会找到战略支撑与市场基础。当然,发展区域文化艺术品资本市场是一项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源,更重要的还应在战略、政策、人才及市场与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而又有效地努力。
四、文交所发展的突破口
文交所发展到今天,我们面对重重困难与诘难,更多地似乎应该是找准突破点,由点到面,滚动式发展。谈到文交所发展的突破口,无非有三个层面的状况可以考虑:
一是宏观层面。在国家层面一定要认识到文化艺术资源与资本对接的重要性,文交所是一项非常适合而又有效的一种交易制度的创新,是文化艺术资源金融化的一项重要创新形式,应从国家文化战略方面予以重视。当下,应该尽快开展相关系统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则,在战略层面上不断完善布局。同时,要尽快地完成相应的监管组织,出台统一的监管办法,规范并推动文交所的发展沿着国家的文化战略的方向前行。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并对重点标示性的文交所从战略、政策、人才及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二是中观层面。不同区域或是政府,需在分析资源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相应的资源与条件可以建立文交所的。如果一旦选择建立,就应有相应的规划与配置,并在当地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力量先行先试,把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资本优势,从而为区域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局、鼓劲。
三是微观层面。即就是文交所在搞好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与风险控制的同时,不断从资本与文化艺术两个向度上认识与探索文交所的发展思路与定位,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此,文交所在搭建优质交易平台的同时,要努力树立品牌,并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优化交易环境,在资产包的组织与选择上下功夫,在集合投资商的环节上做功课。只有提高了投资客户的价值、降低了成本及提高了交易效率,文交所才能真正立得住,做得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化交易”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