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2011春拍元、明古琴觅知音(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5-26 15:14   来源:中国收藏网

  古琴自古为中国文人阶层所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2011年春拍,北京匡时为广大藏家提供了五床难得一见的元、明古琴,以享观者。

明崇祯 潞王制中和琴

“中和”隶书款,意为中庸和谐,是中国古典审美的理想境界。

题诗“月印长江水,分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音。敬一主人。

“潞国世传”篆书大印 

 琴腹龙池内刻潞王自署楷书款:“大明崇祯甲午岁潞国制壹百贰拾壹號”

潞王琴长124厘米,肩宽19。5厘米,尾宽14.5厘米,古桐木为材,梓木为底,琴面漫圆饱满,琴底平整光洁,木质红松朽旧,极为松透;岳山,冠角,焦尾,俱明代原装小叶紫檀制作,工艺严谨,通体髹朱褐色大漆,漆胎肥厚,其间夹杂黄金,松绿石,朱砂等各色粉末,古琴通身斑驳陆离,珠光宝气,华贵异常,俗称“八宝灰”;琴身因八宝灰胎坚硬厚实而显现大腹蛇断,淡淡的隐现于古琴之上,尽显岁月沧桑之美,大气流畅。琴背以隶书,楷书,篆书题刻,字口填金,保存完好。

明朝在颠覆了蒙元的统治,特别提倡恢复汉文化。琴,作为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受到了从帝王将相,王公贵胄乃至普通文人的无比热爱。明代王府制琴更是一大特点,著名的明代“四王琴”指的的是明代藩王中潞王,宁王,衡王,益王四大王府制琴的统称。

明朝好玩而有个性的皇帝很多,有喜欢都蟋蟀的,也有偏爱做木匠的,而藩王中的潞王朱常淓则嗜琴,所制之琴称为“潞王琴”,朱常淓为第二代潞王,是太宗朱元璋的十世孙。

潞王制琴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潞王不仅好琴,还善于琴曲的创作,甚至编选了琴谱《古音正宗》和《古今宗藩懿行考》,是流传至今著名的琴学名著;小潞王更有一手绝活,能够亲自设计和斫琴,此件明代潞王“中和”式样的古琴便是潞王亲自参与设计的古琴造型。崇祯皇帝也把潞王所制之琴视作珍品,常常作为礼物赏赐给褚王。

清代中期,潞王琴已被鉴赏家视为珍璧,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云:“(潞琴)虽形式不一,制作皆极精,漆灰厚而坚,涂朱砂宝玉屑,是以价颇昂。”清乾隆帝也视潞王琴为名品,曾在多件潞王琴上题识刻铭。

此张潞王制列子式中和琴保存极为完整,长年的精心呵护加上细腻坚硬的八宝灰胎和优良的熟大漆髹擦,使得琴面光可照人,是现代大漆原料和制琴工艺难以达到和超越的巅峰之作,精致严谨的琴身制作和紫檀配件制作同样体现了明代王府制琴不惜工本的原则,是一般明代古琴所望尘莫及的明代官造古琴精品,堪称古琴中的官窑佳器,极为珍贵难得。

来源:香港砚琴斋古琴收藏家沈兴顺先生旧藏

沈兴顺,香港人,现代琴家,师从泛川派蔡德允。他长期致力于古琴收藏和琴器研究,有《古代琴器概说》等琴著。《古琴荟珍》 CD 中收录了他的琴曲《慨古引》、《修禊吟》。

参阅:1.《中国古琴珍粹》——辽宁省博物馆藏  第八號“明 潞王中和琴”

2.《古琴荟珍》——砚琴斋宋元明清古琴展  第壹百玖拾贰號“明 潞王中和琴” 

 3.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藏   第六拾號“明 潞王中和琴”。

4.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第贰百叁拾肆號“明 潞王中和琴”

an extermely rare and fine lacquer qin music instrument Chongzhen Period, Ming Dynasty

L:124cm

RMB: 1,600,000-1,800,000

明 中和仲尼式琴

此琴规整雅致,制作精良。表髹黑漆,八宝灰胎,底漆朱红,微露于表面。额面长方形龙池凤沼,龙池上刻隶书“中和”二字。下刻楷书诗文。龙池内腹木质古旧。该琴外型朴实简洁,造型含蓄而大方,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内敛的风格。古琴中,仲尼式是最古老的式样之一,也是最能代表古琴内涵的款式。

有行书铭文,“甲戌夏日得自市中 归而抚之 其声铿然得天地中和之气 因以名之并劳 涵斋三弟刻之 金源佐贤”。

出版:1.《古琴纪事图录》P136  

2.《查阜西琴学文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P164

an extermely rare and fine lacquer qin music instrument Ming Dynasty

L:122cm

RMB: 1,600,000-1,800,000

RMB: 1,000,000-1,200,000

  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其清、和、淡、雅的琴音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所以古琴台也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元 “江雁”仲尼式琴

琴额题:“江雁”铭。琴身秀美,敦实,通体打磨,光亮华丽,琴材朽古,细腻光滑,古朴美观。张弦试弹其音,高音尖亮,低音拙透,三准音俱佳,然古漆保存极佳,其纳音边缘以湘妃竹贴边。手感舒适,且制作极精,殊为鸿宝,名音良斫。

琴腹款识,朱砂红字“休邑吴隐樵制”、隶书“□□□□远校正”;琴背款识,“峄桐传太古 但得其中意 弦音似雁鸣 秋声满天地”、“嘉靖壬子六月”、“徵明”,并“停云馆”篆书印文印。

展览: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百琴展

出版:《古琴纪事图录》P134

来源:台北市立民乐团团长王正平收藏     

an extermely rare and fine lacquer qin music instrument Ming Dynasty

120cm. high

RMB: 2,500,000-2,800,000

  元代制琴历时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是甚为稀少。此次匡时春拍中的元“江雁”仲尼式琴就显得更为珍贵难得。此床“江雁琴”,琴额题:“江雁”铭,琴背款式“徵明”。琴身秀美,通体光亮华丽,古朴美观。张弦试弹其音,高音尖亮,低音拙透,三准音俱佳,然古漆保存极佳,其纳音边缘以湘妃竹贴边。此琴原为台北市立民乐团团长王正平收藏,并于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百琴展展出,更可谓系出名门。

  明代王府制琴乃是一大特点,尤以藩王中潞王,宁王,衡王,益王四大王府所制之“四王琴”为最。其中潞王琴在当时备受崇祯皇帝所诊视,至清代中期,更已被藏家视为珍宝。此次春拍这床潞王制列子式中和琴保存极为完整,长年的精心呵护加上细腻坚硬的八宝灰胎和优良的熟大漆髹擦,使得琴面光可照人,是现代大漆原料和制琴工艺难以达到和超越的巅峰之作,精致严谨的琴身制作和紫檀配件制作同样体现了明代王府制琴不惜工本的原则,是一般明代古琴所望尘莫及的明代官造古琴精品,堪称古琴中的官窑佳器,极为珍贵难得。此把潞王琴为香港砚琴斋古琴收藏家沈兴顺先生旧藏,甚为难得。

明 “听梅”仲尼式琴

明代琴,南昌斫琴世家涂氏制,申奇彩藏,后为铁保用琴。仲尼式,厚5cm. 。老杉木,金徽,琴额嵌猴型金钮,灰胎黑漆,红木配件,通体发大蛇腹断纹。琴木苍古润黄,音色清亮,音质松滑。底板琴首面刻琴名“听梅”,龙池两侧草书“□□□兮□  □坡老兮□  嗅暗香绕指端而依稀 听疏影生腕下而仿佛”,落款“铁保”,下有“梅庵”印一方。

听梅古琴近代为上海收藏大家郑树南家藏,系宁波十七房珍贵文物。

南州涂氏,明代与吴门张氏同为斫琴世家,其祖孙由嘉靖至崇祯世代制琴。

申奇彩,字长文,奉天辽阳(今属辽宁)太学生。康熙间任河阴知县。重视文教,重修学宫,有政绩。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主持纂修《河阴县志》(又名《申志》)。 擅斫琴。

铁保(1752—1824),清代书法家、诗人。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与成亲王、刘墉、翁方纲,称为清四大书家。工画梅。文采与百龄、法式善并称三才子。

an extermely rare and fine lacquer qin music instrument Ming Dynasty

121cm. high

RMB: 1,200,000-1,500,000

  另一床南昌斫琴世家涂氏制明 “听梅”仲尼式琴,老杉木,金徽,琴额嵌猴型金钮,灰胎黑漆,红木配件,通体发大蛇腹断纹。琴木苍古润黄,音色清亮,音质松滑。此床古琴初为康熙朝太学生申奇彩所藏,后为清代礼部尚书铁保所用之琴,至近代为上海收藏大家郑树南藏,系宁波十七房珍贵文物。

明 “轰雷”仲尼式琴

琴额题:“轰雷”铭。琴为仲尼式, 形制秀巧。声音深沉苍古。到了明代,对古琴而言意味着一次突破,地位被再次提升。同时,古琴渐渐变成了为人崇尚的古董和身份的象征。此琴流传有序,断纹佳,声韵秀雅,悠远,是一把明代佳琴。多为演奏者曾喻:此琴木质好,流水断纹,又有小蛇腹断纹,属于琴中佳品。

an extermely rare and fine lacquer qin music instrument Ming Dynasty

122cm.high

  此外,明 “轰雷”仲尼式琴,琴额题:“轰雷”铭。琴为仲尼式, 形制秀巧。声音深沉苍古。此琴木质好,流水断纹,又有小蛇腹断纹,属于琴中佳品,值得收藏。明 “中和”仲尼式琴,此琴规整雅致,制作精良。表髹黑漆,八宝灰胎,底漆朱红,微露于表面。额面长方形龙池凤沼,龙池上刻隶书“中和”二字。下刻楷书诗文。龙池内腹木质古旧。该琴外型朴实简洁,造型含蓄而大方,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内敛的风格。

  近年来,古琴成为中国拍卖市场中最古老而又最新晋的宠儿。2010年春、秋两季拍卖,北京匡时两场古琴专场共16床古琴100%成交,连创“白手套”佳绩,其中王世襄收藏的“宋代朱晦翁藏仲尼式古琴”为血统纯正的宋代古琴,曾由南宋思想家朱熹所藏,以1120万元成交,颇为引人注目。

  古琴历来存世稀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更是分藏于世界各级博物馆。作为馆藏珍品,民间传世就更少,成为收藏者赏识和追求的奇珍异宝。随着古琴拍卖市场的日渐火热以及传统文化的回归,古琴将成为藏家门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匡时春拍 古琴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2011第四届杭州艺博会开幕(图) 2011第四届杭州艺博会开幕(图) 瓷器玉器工艺品成交1.4亿 瓷器玉器工艺品成交1.4亿 虎啸琴以6555万圆满收槌(图) 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刷新中国油画世界纪录(图) 陈逸飞《山地风》8165万刷新中国油画世界纪录(图) 琴剑楼藏玉:穿越历史长河的文化遗存(图) 琴剑楼藏玉:穿越历史长河的文化遗存(图) 流水有痕——金良吉书法作品展在杭州拉开序幕 流水有痕——金良吉书法作品展在杭州拉开序幕 大型邮藏《人民英雄珍邮大典》隆重发行(图) 大型邮藏《人民英雄珍邮大典》隆重发行(图) 伦敦Frieze艺博会将在纽约开分店(图) 伦敦Frieze艺博会将在纽约开分店(图) 盛世收藏 盛世收藏 三小时竞拍逾1500万(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