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古陶瓷让你饱眼福
http://www.socang.com 2011-05-20 15:15 来源:中安在线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安徽省博物馆里,一场陶瓷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和以往展览不同,此次展出的107件陶瓷均来自普通收藏爱好者,藏品质量之高,让文物鉴定专家大吃一惊。
逾七成展品是珍品
“这批展品的质量让我们很意外,也很欣喜。”昨天上午,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李广宁指着展柜里的一件件陶瓷说道。
据介绍,此次“陶缘瓷韵——安徽民间古陶瓷藏品汇珍”展出的107件古陶瓷,均来自民间收藏。历经一年多的征集,鉴定专家从应征的近万件藏品中挑选出两百多件珍品。“由于展厅有限,只能忍痛割爱,选出其中107件宝贝展出。”
“从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民国时期,东西南北方的陶瓷器都有,这些展品都是省内的收藏爱好者送来的,除了越窑、洪州窑、长沙窑,还能看到我省的寿州窑和繁昌窑出土的陶瓷,还有中国古代八大民窑中的官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出产的古陶瓷。”李广宁说,普通的民间收藏展里文物价值较高的展品一般比较少,而此次展览中70%以上的展品能达到国家一级文物的水平。
收藏者赶来“取经”
在文物鉴定专家眼中,现在的民间收藏市场鱼龙混杂,因此这次古陶瓷的高质量更显珍贵。“现在民间收藏市场,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赝品。”李广宁表示,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民间收藏持续升温。
展览现场除了省内收藏爱好者外,还有几位从外地赶来的“藏友”。“我们也收藏过很多陶瓷器,其中不少也是赝品,因此想过来取取经。”
“每个收藏者都是从‘吃药’开始的。”正在现场观看的合肥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他玩收藏已有7年,走过的路也比较曲折。“圈里”把收到赝品称作“吃药”。
“在收藏初期,收到赝品是正常的,这是每个爱好者都要经历的过程。”朱先生说,自己收藏的物件比较杂,主要是一些日记本和手抄本,从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已经有两三千本。“这个算比较冷门,但还是会收到假的。”
藏品鉴定亟待规范
“要来鉴定的太多,我们实在忙不过来。”李广宁说,现在省文物鉴定站已经将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五设为免费鉴定日,但需求量太大,只能采取限额的方式,每次只挂30个号,每人限带三件收藏品。
“藏友”买到一件喜欢的物件,总希望能得到文物鉴定专家的肯定,但鉴定市场并非一池清水。“收藏热,鉴定也很热。”我省文物鉴定部门专家表示,这样的“虚火”令人担忧。
一位收藏界人士告诉记者,有的鉴定专家是“自学成才”,有的上过几天培训班,并不具备文物鉴定的技能和水平。有些鉴定机构只是为了赚钱,甚至虚高估价,或是哄抬售价,来赚取高额的手续费。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告诉记者,这些乱象背后其实是法律的真空。“民间文物鉴定业务和行为的不规范乃至混乱,诱导了暴富心理,给收藏者错误导向。”文 吴碧琦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陶瓷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