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院长:台北故宫从未失窃过
http://www.socang.com 2011-05-18 15:09 来源:环球网
据《环球时报》报道 北京故宫的失窃事件,使博物馆的安保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作为拥有大量中华文化瑰宝的台北故宫,其安保措施是怎样的,历史上是否也曾发生失窃事件?此外6月1日,《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故宫实现历史性的合璧,《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
能看到观众的每一个动作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哪一类是最多的?
周功鑫:就文物来说,瓷器的数量非常大,珍玩的数量很多,玉也不少。故宫文物展出都有一个主题,由器物处、书画处和文献处安排,不同的材质按编年展出,此外还有专题展。文献和书画每三个月一定更换,是为了维护及保存起见。
去年我们办雍正展的时候,展出了非常细致的玛瑙杯,是雍正自己督导完成的。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为是新的,是跟大陆借的,结果不是,是台北故宫自己的收藏。因为把跟雍正相关的东西统统拿出来,所以才有机会看到它,这也显示我们馆藏之多。
环球时报:您怎样看待台北故宫镇馆之宝,是“翠玉白菜”还是《清明上河图》?
周功鑫:对我们来说,每个时期、每个材质都有其重要性。像翠玉白菜的做工非常了不起,里面的巧思一般民众都看得到。《清明上河图》也一样,它讲述汴京城里整个生活情况,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生活内涵。再如这次合璧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如果不去解说,一般人可能看不出门道或好的地方。现在因为被炒热了,很多人在谈论,大家就想了解黄公望的画好在哪里,笔墨特殊在哪里。我再举唐伯虎的《溪山渔隐》为例,也是非常好的一幅画,只是还没有人炒它。所以故宫的每件东西都是宝,我想今后《富春山居图》说不定会替代《清明上河图》呢(笑)。
环球时报:这么多宝物,台北故宫如何保存?
周功鑫:我们有登录保全处,专门做材质维护,展览厅的温度、湿度很讲究,像书画维持在50%的相对湿度,温度在21度(上下一度)。我们有二三十人专门做这项工作,随时观测展厅和储存室的恒温恒湿,每天都要去检查。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过去有没有发生过文物受损情况?安保情况如何?
周功鑫:早年在运输过程中文物难免会受损。当年为了躲日本人,从北京到上海、南京、重庆,后来又到台湾,受限于环境,加上人手不足,一直到1966年和1967年,文物迁至现在的台北外双溪,并成立科技室(即现在的登录保全处),才有了非常完善的保存环境。
至于安保,博物馆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防止万一发生。所以我们从保全(即保安)、外面的警卫到里面的安管人员,再到陈列室柜子设计,内内外外都在掌控中,观众的每一个动作,我们都会看到。故宫过去也从未发生失窃的情况,我们外勤有六十几人,内勤有五六十人,再加上监控与库房维护两三百人,我们自己开保全公司呢(笑)。
文物外借曾在台湾引发争议
环球时报:您能否详细讲一下这次两岸决定把《富春山居图》合璧的过程?
周功鑫:山水合璧能够办成,要归功于起步提议的比较早。2008年马英九先生征召我出任院长,当年七八月的时候,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提起台北故宫很多东西很有意思,也具传奇性,例如《富春山居图》本身是幅好画,有无可能到两边合璧展。当时我说,没什么不可能,因为大陆文物到台湾非常简单,我们跟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有合作,有司法免扣押,但如果是双向就有些问题。
我们2008年开始筹备,中间一度停摆,主要是大陆希望能够双向交流,但对我们来说是有困难的。直到去年温先生(温家宝总理)谈到“这幅画一半在杭州、一半在台湾,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刘长乐总裁才再开始斡旋,并突破困难,从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完成协议,促成合璧。
环球时报:大陆保存的“剩山图”部分已在杭州点交启运,何时会运抵台北故宫?
周功鑫:哈哈,这个不能告诉你。为了安全,我们对抵达的时间严格保密,我们办的所有展览,文物到达时间都不会让人知道,但确定会在6月1日正式公开展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将在一个柜子里展出,本身是裱好的。展览分两个区,一是二楼展厅,展览重心在那;此外一楼还有个3D的合璧动漫,复原黄公望做画的过程。我们会在人数管控上做好工作,每次进场人数控制在2500人。
环球时报:很多大陆民众关心,《富春山居图》何时能到大陆合璧展出?
周功鑫:还是要解决司法免扣押的问题,这也是保障艺术交流不被干扰的办法。我听郑院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大陆也准备去推这个。届时大英博物馆中被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抢去、偷去的文物,回到大陆展出就无问题。其实司法免扣押只是展出那段时间有效,例如这次浙江来了3幅、北京故宫来了4幅,上海博物馆来了2幅,再加上其他共12幅,我们都申请了司法免扣押。从6月1日到9月5日,这12件文物在台北故宫黄公望特展展出,不接受任何人司法扣押的主张,这时任何人来都没有用。这个时间一过,你要来追索,照样可以追索。可以说,有这个法令就能多一层保障,使文物不会在展览中被干扰、打断。但撇开文物不谈,我们制作的黄公望做画3D动漫,会在年底赴大陆展出,第一站应该就是借展的浙江省博物馆。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的文物是从何时开始外借的?台湾民众支持吗?
周功鑫:故宫文物来台后最早一次外借是1961年在美国5个城市巡回展,主要是一般性全貌介绍,不是主题展览。此外,1992年和1996年美国展、1998年法国展、2003年德国展和2008年奥地利展,都很受欢迎。台湾民众非常支持这些展览,但1996年文物外借美国还是出现一点曲折。很多人到故宫抗议,认为不应该将一些非常贵重的文物拿出去,包括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宋郭熙《早春图》及宋李唐《万壑松风图》这三样,担心它们太好、太久了,怕拿出去会有损伤。最后,我们尊重大家的意思,这几幅画都没有借出去。
捐赠文物一般没有报酬
环球时报:台北故宫里不少文物是社会名人捐赠的,捐赠文物是否给报酬?
周功鑫:一般捐赠没有报酬,因为我们算是给捐赠者的收藏找了一个很好的家,给了文物一个最好的典藏之所,将来可以做展览或出版等,等于将他的收藏活化了,所以他们都愿意捐给我们或寄存在这里。当然,我们每年也编列预算购买一些文物,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公开征求,例如征求某个时代的瓷器,有兴趣的古董商就会跟我们联系合作。
环球时报:您如何比较两岸故宫?
周功鑫:两岸故宫都非常重要。宫里的精华收藏都在台北故宫这边,当时为了躲日本人,1934年从北京运到上海1.95多万箱,最终来到台湾的有3824箱,虽然仅是一小部分,但精华都在台北,其他的有留在南京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的,一部分回到北京故宫。北京还有一些留在宫里没有运走的,大多是清朝的东西,老一辈的故宫人认为,清朝属于当代、近代。不过清前三朝最好的法蓝彩瓷,都在台北故宫。
环球时报:北京故宫会不会抱怨,好东西都来台北了?
周功鑫:不会。大家在博物馆做事都有个共同的认识,即各自有各自的收藏特色,而且三年前两边已经互通了。每年北京故宫都派重要人员、干部来台北停留半年或几个月,我们也派处长或研究人员到北京,此外还有实质的合作合展等。第一届是2009年的雍正展,去年是在北京的永乐和宣德特展。
环球时报:现在陆客比较多,台北故宫有没有一些针对陆客的服务?
周功鑫:我们有两个重要的服务工作,一是维护参观质量,希望大陆朋友有个愉悦的参观经验,所以我们去年7月延长参观时间,平日开放时间从早上9点提前到8点半,闭馆从傍晚5点半延长到6点,周六延长到晚上8点半,将来自由行后,我们还考虑把平常日也延长到晚上8点半。同时,参观人数限定每批最多2500人,未来执行会更严厉一些。第二个工作是大故宫计划,即十年扩建计划,正在进行可行性评估,顺利的话后年就可以动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馆长”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