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古籍渐入国人视野
http://www.socang.com   2011-05-10 14:53   来源:中国商报
  西文古籍的拍卖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中国内地拍场的。一般来说,拍卖业内将外文古籍称为西文古籍。西文古籍拍卖在世界上有超过260年的历史,苏富比与佳士得最初的拍卖中,不少都是西文古籍拍卖。而在中国内地,经过近10年的市场培育,古籍善本价格不断攀升,而西文古籍则在近一两年开始以较大的升值空间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纵观国际拍场,西文古籍包罗万象,而涉足国内拍场的则主要以与中国政治、军事、风俗、经济等内容有关的图书为主,即早期的涉华著作。这类书籍当年曾在欧洲风靡一时,极大地满足了马可·波罗挑起的猎奇心理。

  在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之前,欧洲耶稣会早已透过独特的视角窥视着这个沉睡的庞大帝国。17世纪,西方人对东方的认知主要来自传教士的著作。从晚明到清代,西方传教士们带着坚定的信念、丰富的学识,远渡重洋而来,学习中文,著书立说,他们的回忆录、传记等传回欧洲,一经出版便被奉为经典。如利玛窦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曾德昭所著《中华帝国通史》、马国贤所著《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等等。传教士创作的书籍深得藏家青睐。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此前内地拍场上就曾出现过一部1639年在荷兰出版、书首印“平沙落雁”4个汉字的拉丁文版《利玛窦中国札记》袖珍本。众多藏家争相竞投,终以7.28万元的高价成交。

  与传教士身份同样受到重视的还有公使这一特殊的作者群体。18世纪,西方开始了与中国的正式外交,最为重要的事件便是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遣使中国,马嘎尔尼勋爵带领的豪华使团,历时10个月的海上航行从大沽登陆,到达北京,在热河谒见乾隆皇帝,并参加了在承德避暑山庄举办的乾隆帝80岁大寿庆典。回国后使团成员们陆续出版见闻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副使斯当东爵士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该书1797年在伦敦出版两卷英文版,卷一首为随团画师亚历山大精心绘制的乾隆皇帝像,卷二为马嘎尔尼伯爵像,出自希基手笔。书中详细记录了出使全程及途中见闻,收录了大量插图,主要为亚历山大绘画作品的雕版,以写实主义手法,真实复制了乾隆时代中国社会的景观。该纪实的英、法文版各一套在不久前举办的专拍中分别以2.464万元以及3.584万元的佳绩拍出。

  除了上述传教士、公使的正规严谨的著作外,170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台湾变形记》、1667年出版的拉丁文版《中国图说》、1586年罗马出版的意大利文版《中华大帝国史》等众多珍贵西文古籍,都成为国内西文古籍收藏者关注的重点。

  近几年,西文古籍的价格水涨船高,10年前在旧书市场上买一本品相完好的《韦氏大辞典》不过花费几十元的价钱,而如今几千元的价格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品相好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收藏市场上西文古籍的收藏渠道并不多。从近几年的拍卖市场来看,古籍善本的价格在2003年、2004年经过飞速飙升后,现在完全处于“卖方市场”,要想淘得一本好书实属不易。据业内人士介绍,2003年以前藏书者们主要在各地的旧货市场淘书,像北京报国寺、上海文庙市场、南京朝天宫等等,有时候一两块钱就能买到一本不错的旧书。此外,就是旧书店和废品收购站,但是书的品相很难保证。2003年以后,网络兴起,网上交流场所把分散的地区市场连接起来,藏家手里的货都被吸出来,懂行的人日渐增多,价格也就随之上涨。

  在关注西文古籍时,一定要了解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据了解,“西学东渐”时期有大量书籍出版,包括中国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文献,或是他们在中国所见所闻形成的书稿,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诸如此类的书籍不仅具有科研价值,也颇具收藏价值,是目前国内古书收藏被忽略的巨大空白。比如《香港植物志》,叶灵凤在《香港风物志》中介绍过,是香港被殖民统治后出版的第一本书,英国人用22年才修出这么一本书;还有马礼逊带来的第一部英汉辞典,都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古籍”,“拍卖”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养墨堂 养墨堂 2170中国画提名展(组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