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木刻以民族化和大众化为特征,在艺术表现风格上明显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尤其是从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大量民间艺术元素,形成其具有鲜明时代性、强烈战斗力、浓郁民族性和广泛民众性的特殊语言,为中国版画史谱写了光辉的新篇章。
抗战初期,延安文艺工作者开展了“民族形式”的讨论。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报告,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倡把国际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相结合,创作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延安文艺工作者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革命的需要,积极探寻木刻艺术发挥社会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在继承和发扬由鲁迅先生培育起来的新兴木刻的传统的同时,适应艺术大众化命题在抗战时期的发展要求,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形象表达。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吸收民间艺术的样式和风格来体现的,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解放区各个艺术创作领域掀起了广泛向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潮,为了更好地吸收民间美术的营养,延安木刻艺术家将西方木刻“拿来”时,“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鲁迅语),他们深入陕北农村,收集各类民间艺术品,为延安的木刻创作不断注入民族艺术的养分,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木刻版画创作新路。
民间美术是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表达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是富有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剪纸和年画是大众百姓熟悉亲切的艺术形式,因此借鉴民间艺术的语言,用木刻形式来表现延安解放区的生活场面,是最贴切群众、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创作实践途径。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辉煌的历史文明,当地的民间艺术灿烂如花。延安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做工精美、特色突出,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延安剪纸题材丰富,接近生活,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等应有尽有。剪纸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窗花、转花、角花、窗云子、窑顶花、炕围花、吊帘、枕花、鞋花和碗柜花云等。因此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美术工作者学习群众的剪纸,创作了一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战斗、生活的新窗花,发挥了宣传动员作用,推动了群众性新窗花创作的发展,同时从中吸取养分,将剪纸的元素和艺术手法运用到版画的创作中。
延安木刻借鉴民间艺术主要体现在题材表现的现实性与民俗性,形象塑造的朴实性与概括性,善用黑白对比、构图简洁明了、用刀斩钉截铁等独特的艺术手法诸方面。延安木刻的发展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版画传统、丰富的民间美术以及西方美术的影响都是分不开的,它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立足革命时代的要求,充分地借鉴了民间剪纸、窗花、木版年画的形式和语言,创造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形成其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