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半个世纪
梁祝文物终出土
在沉睡了半个世纪后,终于真实地出现在了眼前,与往日相同,鄞州高桥九龙墟姚江段,水声幽幽,江风轻拂。研究梁祝文化数十年的专家周静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梁祝古遗址的发掘。数段石柱楹联渐渐现了全貌,这些以往只在梁山伯庙的书面材料上看到过的东西,现场的专家们无不欣喜万分。
现场
石柱楹联、柱础还你一个真实的梁山伯庙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实地看到梁山伯庙的文物。”周静书激动地说。经识别,在出土的大批梁山伯古庙建筑石材中,梁山伯古庙石柱就有20多段,其中 10余段镌刻着楹联,如褒扬梁山伯“义忠”的:“精忠不贰昭千古,大义无双冠五洲”;“慈悲忠恕心无异,正直聪明诚则灵”。也有反映梁山伯英灵驱寇乱传说的残联:“歼寇仗明威空里……”还有一些是梁山伯庙组成部分千佛殿的石柱楹联残段。“我认为前一幅楹联与梁山伯的精神最为吻合。这些楹联在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并没有出现过,是首次发现。”
此外,一些梁山伯庙的石柱础也同时被发现。这么大型的梁山伯古庙建筑材料,以前专家们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一代传一代的考察报告,而从未见过实物。“柱础大小不一,有些雕刻得十分精美,图案以兰、梅、花草为主,精致细腻,充分表现了当时的工艺,真令人惊叹。”
这次挖掘还发现一块残损石碑,按碑文记载,是“清同治十三年三月”,即1874年3月。碑上部分残缺,下部分主要记载梁山伯庙重修后庙田大增:旧有18.27亩,当年增至189.68亩。这块碑文在钱南扬先生1925年秋考察时有全部的记录,原立于庙西面内墙的北端。
解析
这些古庙石材相隔半个世纪
经过仔细的判断,专家认为这些文物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因建粮食仓库,拆毁了梁山伯庙而留下的,其中有一块石件上还明显刻着“粮建房”三字,见证了当年拆建的史实。
时任鄞县粮食局基建技术员,现已80岁的江鹤龄老人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江鹤龄说,庙拆毁后,部分石柱被裁成桩头,打在姚江边,建了一个粮食船运码头,另一部分作为粮库的基石,埋在墙脚下。而这次发掘的石柱就是分别从江边码头和屋基两处获得的。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介绍说,梁山伯庙始建于东晋公元397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史有记载的重修至少4次,分别是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曾重新修建,明州知事李茂诚撰《义忠王庙记》一文;明万历33年(1605年)再次大修,鄞县知县魏成忠作《重修东晋邑令义忠王庙碑记》;清同治13年3月(1874年3月)重修并扩大庙田10倍多;民国12年(1923年)又整修粉饰过一次。但令人痛心的是,至1962年全部拆毁殆尽。
“本次发现的梁山伯庙石柱、石柱础等,从楹联语言特点和柱础雕刻艺术特色来考察,大多是清同治13年梁山伯庙重修的遗物,有些可能晚一些。这批石柱上的楹联是首次发现,此前文献古籍从无记载过。”他说,这批文物对于证实千年梁山伯庙沿续轨迹和梁祝文化的发展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认识价值。
遗憾
梁祝墓、庙的重要碑石依然“音信全无”
本次发掘尚未发现梁祝墓、庙的一些重要碑石。对此,周静书认为,梁山伯墓和义妇冢第一块晋碑,在公元397年秋,被孙恩起义军丢弃于姚江中,遗失已1600多年。重修后梁山伯墓碑、北宋李茂诚碑、明魏成忠碑、明徐易“英台义妇冢”碑和清雍正10年、民国12年重修碑,在历代陆续佚失。其中梁祝双碑、清雍正10年和民国12年重修碑,在半个世纪前才遗失。这批石碑很大可能仍在梁祝古遗址周围,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和当地民众的用心关注,能早日发现。
此外,“这批珍贵的文物,需要经过整理后,陈列在新建的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内。”周静书说,不过要请宁波的市民耐心等待,因为可能要花一年的时间,便于这些文物一方面能完好地出现在市民的眼前,一方面又能得到很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