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的圆木桶
浙南地区首个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灵山遗址又有新发现
记者昨日从省考古所获悉,我省浙南地区首个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台州灵山遗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后,再次有重大发现。
去年8月,灵山遗址在试发掘阶段曾出土了一批与河姆渡文化类型特征相近的陶器残片,因此当时考古专家推断灵山遗址是一处河姆渡文化遗址(详见本报2010年9月3日B16版报道《台州灵山遗址的发现,串起了河姆渡文化南下的路线——这个小山丘是走出浙江的“停靠站”》)。不过,经过今年几个月来大面积的考古发掘,考古专家发现灵山遗址出土的器物类型跟河姆渡文化并非完全一致,在目前无法将其归类的情况下,考古专家认为,作为浙南地区首个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灵山遗址为寻找浙南地区是否存在独立的史前文化形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独一无二的“木桶窖”
目前,灵山遗址的一项重大发现是出土了一个由整段树木掏空制作而成的“木桶窖”。撩开用于遮阴保护的泡沫布,一个约90公分直径、1米深的窖洞呈现眼前,洞壁的周围一眼就能看出是整段树木的形状。路桥区博物馆馆长叶祥青指着洞壁说:“这里细看有凿痕,而且厚薄比较均匀,所以确定是人工所为。”
灵山遗址的考古领队蒋乐平对记者说:“在浙江的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里,还没有这样由整段树木制作而成的圆桶窖。”
据蒋乐平推测,由于木桶贯通无底,阴凉的地气有利于食物等物品的储存,极有可能是古人用于贮藏物品的器物,“也可以说是史前时代的冰箱”。
与“木桶窖”相邻,现场还发现了几个近似于环环相扣的“灰坑”。目前,共发现了这样的“灰坑”13个,其中最大的直径1.7米,深1.3米。对于“灰坑”,蒋乐平解释说,这些坑在史前大抵也是古人用于贮藏东西的,后来荒废不再使用,现在可以根据里面所积存的灰土确定其当初的大致形状。
文化类型尚难确定
蒋乐平认为,通过目前的发掘可以推断,灵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文化晚期,距今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灵山遗址出土最多的是陶器,但目前出土的陶器多为不完整的碎片,因此,要从陶器特征判断灵山遗址的文化属性为时尚早,但灵山遗址为浙南地区是否存在独立的史前文化形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蒋乐平说,在同一时期,釜多见于福建等地,浙江杭嘉湖地区使用鼎,宁绍地区也演变为鼎的分布区,但灵山遗址却少见鼎,从中可以推绎出浙闽之间的文化谱系,对于研究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蒋乐平说,由于受地下水位等原因的影响,现有的发掘出的陶片完整性相对较差,接下来即将发掘的30厘米黑土层的保存情况估计会相对好些,也许会透露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