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阡遗址第三次发掘 6000年前古人也玩绿石(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4-07 10:28   来源:半岛网

骨匕

骨匕

绿石

绿石

  4月2日,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第三次发掘开始。4月6日,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目前在遗址上发现了多处6000年前的房屋建筑遗迹、水井和墓葬,并且发掘出土了石器、陶器以及骨匕等重要文物 ,此外 ,考古人员还意外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绿石。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表示,北阡考古是一项历史探源工程,前两次发掘有不少成果填补了山东大汶口文化考古的空白,而对北阡遗址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就是要解读青岛古文明的来龙去脉。

  房屋古井重见天日

  4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据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介绍,他们已经将遗址上的浮土清理完毕,现在正顺着土层逐步向下面的文化层深入。他们在这处遗址上已经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房屋建筑遗址,并且在遗址上发现了柱槽,柱槽主要是为了让房屋的结构更牢固。此外,房屋的地面上还铺了很多石头,这都表明当时的房屋建筑应该非常坚固。考古人员介绍说,因为北阡遗址地处沿海一线,房屋建造得不坚固很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先人们首先要确保住所安全。

  “这里是个水井,边上全是用石头堆砌起来的。”在另外一处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很多呈椭圆形堆砌的石头,用探铲探下去3米多深后,发现下面还有很多石头。工作人员说,这是个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水井,下面应该能找出一些很珍贵的文物和重要的文化信息。

  出土骨匕依然锋利

  “我们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现场的考古发掘人员介绍说,因为现在刚开始发掘不久,这些文化层距离地表太近,目前发现的石器和陶器都已经被损坏,无法看出原有的形状。陶器碎片呈红色,表面也并不粗糙,但是这些陶片的内层都没有烧透,经过长时间的风化,现在已经非常脆弱,不过仍可以看出当时的制陶工艺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考古人员在一个发掘点内还发现了一个骨质的物品,将其周围的浮土清理掉后,发现这竟然是个非常罕见的骨匕。这个骨匕长约10厘米,外侧表面光滑呈圆弧形,内侧的表面也非常光滑,而且还有凹槽,匕尖仍然很锋利。考古人员介绍说,骨匕主要用于防身或者捕鱼,通常在部落内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拥有。

  先民们也爱吃海蛎子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从浮土里清理出来了大量的兽骨和贝壳。考古人员介绍说,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懂得养殖猪、鹿、牛、羊等动物作为食物,因为地处沿海,他们也捕捞一些海产品如海蛎子等食用。

  考古人员在清理现场时,还意外发现了一块椭圆形的绿石。这块绿石的表面很光滑,上面还有花纹,看上去非常精美。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北阡遗址三次考古发掘过程中,这种精美的绿石还是首次发现。崂山绿石产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而北阡文化遗址距离仰口非常近,这块精美的小绿石可能就是先人们当时从那里捡回来的。因其品质非常好,而且个头小 ,这块绿石很可能被用于镶嵌、装饰或者是“收藏”。

  丧葬习俗反映部落团结

  4月6日下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是青岛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历史文化遗迹。从2007年3月至 2009年3月,已经对北阡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墓葬全都是二次葬,其中发现了一处有26个个体的墓葬,还有一处祭祀广场,这3个发现,填补了历年来山东省大汶口文化考古的空白。

  所谓的二次葬,就是人死入土安葬 3年或5年,甚至更久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二次葬?林玉海所长介绍说,在大汶口文化早期,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氏族,财产公有,没有阶级、贫富差别,后来氏族首领死了 ,就会把先前去世的同氏族人的主要遗骨如头骨、股骨等挖出来同首领葬在一起,这反映出部落成员之间关系紧密。而在一处二次葬的墓葬内出现了 26个个体,就更说明了这一点。

  解读青岛6000年前古文明

  为什么要对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进行第3次考古发掘?其实这是一项探源工程,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有大量的疑问难以解释。北阡遗址的出现,将青岛的历史推至 6000多年以前,这次探源就是要尽可能复原大汶口文化早期,青岛沿海一线先民们的社会生活习俗,以及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另外一点就是,根据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北阡遗址出现了非常多的二次墓葬以及祭祀广场,专家据此得出一些结论,而通过继续发掘可以使之前的推断得到更有力的证实。林玉海所长说,这次联合山东大学进行考古发掘,也是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有目的地推进青岛地区考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来了解青岛6000多年前古文明的来龙去脉。

  ■链接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存。1959年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于鲁西南、苏北和山东半岛一带,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4300~前2500年,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陶器以红色为主,还有少量灰、黑陶和彩陶,典型器物有觚、鼎、镂孔豆、背壶、高柄杯和大口尊等,晚期出现快轮制陶术,黑陶薄胎高柄杯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制陶业已有很高的水平。石器、玉器制作精良,还发现有骨雕、牙雕及镶嵌松绿石等高水平器物。墓葬已发现2000余座,多数为土坑墓,中、晚期开始出现大型木椁、木棺墓葬,随葬品数量多、规格高,反映出私有化的产生过程及贫富差别现象的逐步加大。另外,发现的多座夫妻合葬墓,有的明显带有妻妾殉葬性质。晚期的一些陶器上发现有少量刻划文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粟类旱地作物,畜养猪、狗、牛和鸡等。该文化的前身为青莲岗文化(或称北辛文化),其后为山东龙山文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北阡遗址 绿石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养墨堂 养墨堂 2170中国画提名展(组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