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2010年中国拍卖业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对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2011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据蓝皮书显示,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总额达到历史新水平,年成交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6565.63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1927.24亿,增长41.55%,持续了2009年自金融危机后行业经营逐渐回升和增长的态势。
2010年,由于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拍卖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东部省份业务继续实现增长的同时,中西部省份的业绩也实现了齐头并进。继四川、辽宁两个中西部省份首先迈进200亿元成交额行列之后,湖北、安徽、福建、海南的年成交额也都超过了200亿元大关,进一步体现了中西部拍卖行业的快速崛起。
据蓝皮书显示,2010年拍卖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成交额快速增长下繁荣与缺憾并存。随着2010年宏观经济增长逐步步入稳健增长的轨道,拍卖行业也创造了新的拍卖历史。在这一年中,单季成交全面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年成交总额首次站上5000亿元的新台阶,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亿元拍品不断出现。因此,盘点2010年全国拍卖行业的态势,可以用“繁荣发展”四个字来形容。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行业在繁荣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行业增长质量有待提高的遗憾;二是资金和机构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影响日趋明显;三是新探索不断涌现。2010年,拍卖企业在调整经营结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在新业务探索方面,上海世博会题材资产拍卖是2010年拍卖行业拓展业务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四是各级政府机构助推有力。在快速发展的2010年拍卖业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蓝皮书对2011年拍卖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一是房地产拍卖板块将出现调整。从拍卖业的整体来看,随着国家控制通胀预期、抑制资产泡沫的一系列措施出台,房地产领域的收缩调整已不可避免。而作为房地产拍卖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拍卖业必将面临极大挑战,主要依靠房地产拍卖而急剧增长的模式在2011年已难以持续;
二是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的高价成交有望继续延续。2011年,随着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的转变,流动性将降低,民间盲目游资的涌入量减少,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作为投资渠道的效应会随之有所减弱,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市、股市政策继续收紧,溢出的部分资金仍将可能进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而就艺术品市场本身而言,由于2010年天价成交的传播效应,沉寂多年的一些珍品旧藏也会受到鼓舞而陆续流入市场,这将继续支持2011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延续珍精稀品高价成交趋势;
三是司法委托拍卖业务将持续下行。作为我国拍卖业的传统业务领域,2011年司法委托拍卖业务的走向充满变数。自2008年以来持续进行的最高院关于司法委托拍卖政策的调研和调整目前仍在继续进行中。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司法委托拍卖制度本身调整带来的委托机构的变化以及佣金水平的持续调低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将成为导致司法委托拍卖业务持续下行的主要推力;
四是网络技术将助力机动车拍卖业务。新兴的网络拍卖技术将有可能在2011年中,充分发挥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提高交易效率等优势推动某些业务领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