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个比上海双年展更为历史悠久的展览品牌,它就是“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它自1986年由上海美术家协会创立,每两年举办一届,始终坚持以中青年为主力,以探索性、学术性、当代性为主旨的特色,在其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海平线”相继推出了300多位艺术家,为上海的中青年美术创作探索留下了足迹,展示了上海中青年美术创作人才的阵容和活力,它是研究透析当代上海美术发展历史的一份重要财富。
据悉,第十三届“2010海平线抽象艺术绘画雕塑联展”将于12月28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新展厅举行,本届展览的策展人为著名抽象艺术家周长江。
以平时展览先办展再进行学术研讨会所不同的是,本次“2010海平线抽象艺术绘画雕塑联展”提出了“理论在先、展览在后”的思路,日前,王林、李超、朱其、李晓峰、芭芭拉、蒋正根,了了、杨卫、马琳、王南溟、马钦忠等评论家聚首上海,共同为“2010海平线抽象艺术绘画雕塑联展”出谋划策,探讨抽象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等学术问题。
策展人周长江表示,目前上海抽象艺术展非常多,海平线该怎么去做是一个课题。按周长江的想法,海平线联展除了要坚持推新原则,以传统文脉相关之外,也需要注重抽象艺术与生活相关的状态,开拓抽象艺术边界外的扩展。在这两个前提下,本届海平线联展既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也结合一些有资历的艺术家,使得这个展览陆续保持他的学术厚度。
据介绍,第十三届“2010海平线抽象艺术绘画雕塑联展”会将展览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对上海抽象艺术文献试着进行梳理;第二部份是艺术家作品的展示;第三部份则是将理论文章作为重头,增加展览的学术含量。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评论家王林在研讨会现场表示,海平线作为上海持续时间非常最长的一项展览品牌,从开始就跟纯粹的美协系统展览不一样。而抽象艺术在近二三年来有非常多的展览,基本构建在绘画领域,这次把展览的范围扩展到雕塑是一个突破。另外,如何将展览活动、梳理、研究成果的呈现和成果留存下来,这是做学术展览最该考虑的。
而抽象艺术在当前,王林认为面临着两个问题:抽象主义是现代主义的追求和归属,在当代艺术中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以及在重新研究抽象艺术后,如何用当代艺术理论进行相互改造和重建中国抽象当代艺术的范畴、理论?希望海平线的此次抽象艺术的展览能作为一个探索的开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李超认为,海平线作为品牌,应该思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留下来了什么?此外,展览也需要注意文献性,和更多地关注自身文化的定位。海平线作为美术界品牌,又有策展人制度,也应该从城市文化角度讨论抽象艺术如何与上海文化生活相互联系。
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朱其表示:中国抽象绘画更多的是照搬西方语境、概念,而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性转换。应该吸收西方的抽象艺术,用自己的语言去改造,而不是照搬西方抽象艺术的形式。
批评家兼独立策划人王南溟则认为,现今展览的作品被非赢利机构的收藏太少了,很多作品集中在私人收藏、画廊收藏里,所以没有可能在正常的条件下进行梳理和研究。
批评家杨卫表示:大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传脉文脉已经丧失,仅变成了一种符号、语境、表现方式,这个东西很可怕,应该要把传统的东西接洽起来。
99创意中心艺术总监马琳则以2010“惠特尼双年展”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展览策展的一些看法,她认为,现在许多展览流于了表面的喧哗,一个展览的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推出了代表性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有没有推出一个新的学术方向。而对于海平线而言,不管是新面孔或者是老人新作,和如何在美协制度下把策展人的机构更好的引入下去,都是这届海平线要解决的问题。
现今活跃于上海画坛的中坚艺术家们,他们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与“海平线”有些渊源,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中青年时代曾经参加过该展览。而作为一个持续发展进入第24年的上海展览老品牌,如何保持它的学术性和先进性,也是策展人需要首先面对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