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新境——中国当代水墨展(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8-06 15:37   来源:
  前 言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其精神层面的普遍价值,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水墨画亦然。当今,我们正置身于一个艺术语言不断创新的时代,一个艺术观念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的时代,水墨画也正处于这样的时代转型或转换的过程之中。而要实现转型或转换,关键之处则在于艺术家通过各自的艺术实践,对传统水墨进行建构和重组。这就使当今水墨画的创作语境,处在一个有着多种选择可能性的形态,呈现出一个任随艺术家想像力自由驰骋的多元景观。参加本次展览的仇德树、杨劲松、邓国源、陈心懋、张浩、雷虹、张诠等七位艺术家,在水墨画的现代进程中,不仅在形式语言和个性风格上独树一帜,在形式构架上追求创新,而且更在作品中以当代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精神支点,实现对传统水墨的精神置换,用当代精神来营构属于自己的语言和图式。

  语言和图式是精神的载体,在语言和图式的形式意味中,最能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精神和创作观念;围绕艺术家视觉经验所建立的语言和图式的述说,都可视作他们隐匿于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在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即可强烈感受到这种同步并进的形式转换和精神重建。他们或是在材料和媒介上进行“做写结合”的“颠覆性革命”,建构具有当代审美精神的个性化符号;或是从传统水墨中脱颖而出,又挪用借鉴西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语言,在“中西调合”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在本体论上的重建。他们的作品或有形变异,或遁形写意,或在有形无形之间穿插行进;有的笔墨并举,对笔墨的固有特性加以开拓和延展,有的舍笔求墨或舍墨求笔,有的甚至以非传统材料和媒介的工具性特征转化为自主性表达,来追求一种“非笔墨”的全新意趣,但都无不在圆融无碍的图像中,溶入了艺术家对水墨画本质属性的深刻感悟,并将这种感悟置换到既定的当代文化语境中,毕现出艺术家人格精神的力量,产生水墨画作为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水墨画一直以来都视为中国文化艺术的象征,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神指向和审美价值,随着原初文化语境的变化,经过解构和重组的当代水墨画,承载起将这种象征和价值赋予新的意义而得以传承发展的使命。水墨画有着它自身的文化定位和内在的规范体系,在时代转型和转换的过程中,并不会失去自我形态的认定性,而是在对它的解构和重组中,体现出内在的承续性和向当代转型和转换的可能性,演化出水墨画逻辑发展的必然轨迹,以一种新的水墨价值观来取代传统水墨画的价值取向,从而最终确立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的地位。本次展览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参展艺术家以自身的方式,即对传统水墨画的价值重新判断和特立独行的原创精神,用各具特色的创作实践,证明了当代水墨画已然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的力量。

  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策展人: 吴文星

  学术主持: 龚云表

  开幕时间: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三点

  展期: 2010年8月14日至2010年9月14日

  地点: M艺术空间 上海莫干山路66号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仇德树 陈心懋 邓国源 雷虹 杨劲松 张诠 张浩

  邮箱:wuwenxing2003@hotmail.com

陈心懋史書冊頁  宣纸、水墨、综合材料 60×1000cm2010 

仇德树裂变-氤氲  宣纸、丙烯、画布 122×240cm·2010

邓国源在花园 No.64纸本水墨 68×68cm2008

雷虹过滤纸系列 过滤纸、墨 100×100cm2008

杨劲松无形 纸本水墨 240×160cm 2008 

张浩在故乡一个村庄精神活动的三个时空之-曾经

纸本水墨192×176cm2009

张诠太湖石 No.1纸本水墨  194×97cm2010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国当代水墨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