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耆宿,九十五岁高龄的中国著名油画家丁天缺先生,将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假座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隆重举办名为《丁天缺油画展暨夫人徐祖瑛……》。届时,法兰西艺术院终身秘书长阿尔诺多德里夫(Arnaud d'Hauterives)将专程莅临杭州,参加此次画展的揭幕仪式。
丁天缺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油画系主任吴大羽,与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庄华岳等同学切磋艺术。1940年,曾有油画及速写作品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美展。解放后,不幸两次蒙冤,被污为反革命,遭到囚禁、管制、抄家、劳教、遣返原籍改造等不公正待遇,直到1979年才初步平反。1980年代以来,丁先生的艺术生命重见天日,重拾画笔,创作不断,陆续创作油画四十余幅,并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巴黎嘉德画廊(2002年)举办个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05年)和中国美术馆(2006年)举办联展。
丁先生的作品,以至真至美的内心情感观照世间万物,博大深沉,决不取媚时俗。他的每一件作品,虽在画布上完成,但总有一种雕塑的震撼,具备大刀阔斧、精微深刻的非凡功力。
其人物肖像,惜墨如金,入木三分。《女工程师》的活泼单纯,《女歌唱家》的简静优雅,《祖瑛小像》的从容淡定,《谷风小像》的刚毅镇定,《真真小像》的顾盼动静,姿态纷呈、回味无穷。
丁先生曾表示,风景画必须渗透我们的感情,才能具有生命,才能把普通随处可见的景物,画得出神入化。《风》(1990年)、《听蝉》(1990年)、《城隍山早读》(1990年)和《什刹海》(1992年)等风景作品具有强烈而成熟的印象派气息。《剑门怀古》(1979年)和《剑门夜月-向姜维致敬》(1992年),则是其内在精神的视觉阐发,暗含着哲学意义上的生命感悟。弥勒菩萨的形象也是先生的偏爱,《皆大欢喜》(1992年)看似一幅不经意的写生习作,实际折射了对世态人心的善意关怀。
丁先生善以拟人化的手段描绘山川。曾有人问:“赵无极先生画山水,含混模棱、难辨木石,丁先生何以化山林为怪兽?”丁老称:“赵先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画,追求的是‘似是而非’;而我正好与之相反,是‘似非而是’,把我看到的自然更自作主张罢了。”至于《虎跳峡》(1980年)和《人生》(1999年)构图相似,画中山头均以老虎和狮子的面貌出示,看似童趣天真,也许实质是警示世道的险恶艰难。
静物作品在丁先生的绘画里占据不小的比重,而且是他的擅长。如《草花》(1990年)、《瓶花-白紫薇》(1990年)、《夹竹桃与甜橙》(1990年)、《夹竹桃》(1991年)、《岁朝》(1991年)、《日本鸡冠花》(1991年)、《刺桐花》(1993年)和《羊脚蹄花》(1993年)等花卉静物,无不坚实精湛,寥寥数笔即能勾画出对象生机勃发的姿态。另外,从《窗前偶见-色的平衡与形的运动》和《盥洗室》,可以不难窥见其对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精审理解。
鉴于丁天缺先生在绘画艺术上的精湛造诣,法兰西艺术院经过审慎评议,特别同意法兰西艺术院作为此次展览的赞助单位,以表彰丁先生在美术创作和法国文学翻译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艺术院终身秘书长德里夫并专程前来参加有关开幕活动。此举本身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此次展览,将展出丁天缺的代表作品近40幅,以及丁天缺夫人徐祖瑛油画作品十多帧,藉以纪念俩人西湖相恋、西湖重逢,终成眷属的浪漫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