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2009年末,国家测绘局、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组织专家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明长城测量成果分省区验收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测绘局)承担的宁夏境内297幅1∶10000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数字正射影像数据(DOM)、专题矢量数据(DLG)、专题影像数据(TMAP)及相关的元数据等成果,经专家组验收通过。专家组在省区级生产验收和项目组数据检查的基础上,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宁夏第二测绘院的工作和技术汇报,审阅了相关质量检验报告、文档资料和图件,一致认为明长城测量采用的技术方法符合设计要求,所完成的各种数据符合要求,资料完整。此举表明,宁夏境内历代长城中规模最大的明长城已经完全被探明了家底。
引子
“它像一条找不到头尾的灰色长蛇,伸展在大漠中,它已经完成了保卫中原帝国抵御北方蛮夷入侵的历史使命,我们看到路边矗立起的无数烽火台,它们是已逝去的辉煌时代的黯然无声,却又是雄辩有力的见证。烽火台一座接一座,似心跳一般有规律地隐现在道路的尘土和冬天的寒雾之中,似乎铁了心要和事物的消亡法则抗拒下去,不管经历了多少世纪的沧桑,却依然挺立在那里。”这是1930年,斯文·赫定用诗一般的文字所赞叹的汉长城。
宁夏不仅有他所赞叹的汉长城,而且有更早的战国长城、秦长城,以及其后的宋、明等朝修筑的长城。宁夏境内的长城的可见墙体为506公里,其上有城台706座,长城内外有疏密不等的营堡和墩台,营堡282座、墩台1065座。宁夏境内20个市县均有长城墙体、营堡和墩台分布,是名副其实的长城之乡,有着“中国古长城博物馆”之称。
宁夏境内的长城历经10余个朝代的持续建设,跨越了近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明代长城保存程度最好,分布范围最广,同时也是学术界争议最少的长城。
宁夏明长城——“河东墙”赫赫有名
明朝初期,朱元璋采纳了大臣朱升“高筑墙”的建议,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将中国北方从东到西6300多公里的陆疆,划分为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头、固原、延绥、宁夏、甘肃九个防区,并在北部边境大修长城、建置长城九镇。宁夏境内明长城以北的瓦剌和鞑靼两大蒙古残余势力,直接威胁着西安甚至关中平原的安全,因此,明朝对这里的重视程度是历代所没有的。
公元1474年,巡抚都御史徐廷章、都督范瑾向朝廷奏请,修筑了以今盐池县花马池为起点、向西延伸到黄河边、193.5公里长的长城。因为这些长城位于黄河之东,所以被称为“河东墙”,是宁夏境内最早的明长城。每隔30里修筑一个军堡,每隔60里筑一个城。那些边防军人就驻守在这些城和堡中。
公元1507年,杨一清总督陕西三边时,调集宁夏、西安的军屯兵力4万人及5万多名民工,开始修缮“河东墙”。1531年,陕西三边总制尚书王琼向朝廷再次奏请,在“河东墙”的南边,挖深沟、垒墙地,修筑了一条180公里长的长城。这种“深沟高垒”的做法,被朝廷作为样板,向宁夏长城的东边地区推广。至今,从银川到盐池的路上,仍然可以看见这两条被当地人称为头道边和二道边的长城。除了黄河东边的“河东墙”外,宁夏北部贺兰山和黄河之间的北长城,中卫到中宁、银川的西长城,以及当时固原镇管辖的明长城,宁夏明长城在明代万里长城的总长度中占居近1/3。
现代测量,给宁夏明长城测测“身长”
这项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组织的对宁夏明长城进行测量和调查的工作,走进宁夏时,已经是2007年的春天了。
2007年4月3日下午,时任宁夏第二测绘院总工程师的屈颜和来自宁夏文物局、宁夏国土资源厅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前往宁夏盐池县,参加在那里召开的一个野外调查培训。
“那天就标志着对明长城调查的开始,接着是另一些工作人员负责的称之为外业的田野调查。他们主要负责找寻宁夏境内横贯东西的明长城,测量其长度。外业的调查数据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就开始了影像图、分布图等内业工作。”屈颜说。
和以往文物工作者考察长城时用钢尺等进行实地测量不同的是,这一次测量工作采用的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也就是通过摄影测量、立体量测、外业GPS实测、钢尺量测、 1:50000地图图上量测等技术试验,再结合现有的影像资料、工程周期等因素,来确定长城的长度。
相比较其他方法,在确保合理精度的情况下,该方法是目前最科学、最有效的量测方法。屈颜告诉记者:“这种方法除了可以科学地测量明长城的长度外,还可以生成长城沿线左右一公里范围内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长城资源要素数据,实现摸清长城家底的目的,并为今后开展长城保护、利用、管理和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宁夏第二测绘院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测量方法的创新性有三点:一是首次基于影像立体测量全国范围内的长城,解决了大范围狭长带状区域的立体测量技术问题,确保了长城长度测量的准确性。二是科学评价了长城测量的精度,解决了利用摄影测量观测点精度评价折线精度的技术关键。三是首次大规模运用测绘技术辅助文物调查,推动了地理信息数据和测绘技术在全国文物普查与保护中的应用。
2007年到2008年,对于参加长城外业调查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宁夏考古所的王仁芳也参加了测量工作。整个调查组分为4个小队,王仁芳和其他9人在第四小队。从盐池县到海原县,他们徒步穿越了这一路的长城。王仁芳在考古所的同事周云分在第二小队,第二小队的5个人从青铜峡到中宁、中卫测量“西长城”,一路经历了车陷沙漠、露宿野外、遭遇狂风等困难。最严重的一次车陷沙漠时,大家只好步行走出沙漠寻求帮助,直到遇到一个采石场的铲车,才得以将保障后勤的车从沙漠中拉出。
2007年10月,他们又到宁夏北部地区勘测“北长城”,整个外业下来,王仁芳和队员们徒步500多公里,他们的后勤车辆跑了5万公里。
宁夏境内的4个小队32名调查队员,分布在长城沿线,完成了外业控制、空三加密、长度立体测量、长度统计、质量检查与管理等工作。2008年11月5日,他们完成了所有野外调查,累计经过72个乡镇、213个行政村,行程达113143公里。
2008年11月,屈颜和她的同事拿到了王仁芳等人的“外业资料”。这份“外业资料”明显带有现代科技成分,它包括航空影像、明长城田野调查资料与成果、长城调绘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形图、文献资料等。这是第一次对明长城采用统一的精度进行高精度量测。
这些数据将会告诉人们宁夏明长城的确切长度(因涉及国家机密,长城长度不易透露)。
测量明长城,意义何在?
在人文学者的眼里,宁夏明长城是怎样的呢?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薛正昌在他的《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中写道:“在明代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宁夏修筑的长城,其规模是空前绝后的。明代以后,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长城修筑,基本画上了一个凝聚着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句号。明长城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历史留给宁夏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在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长城学会理事的许成就考察过宁夏明长城,结合考察,那时,长城在他眼里就是“中华民族意志和力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宁夏境内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宁夏图书馆副馆长张欣毅也是一位长期研究宁夏本土文化的学者,他指出:“明长城是长城宁夏段的极盛期,中长城和东、西长城形成了一个‘长城金三角’。修筑长城的同时,明朝在长城沿线的军事防卫体系上做了调整,实行军民合一式的‘镇卫所制度’。明朝沿长城设置的9个重镇,在现在宁夏境内就有2个重镇、7个卫38个所、90多个屯堡。”
对于这个明长城带来的文化遗产,著名作家张贤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明代,宁夏成为蒙元残余势力和明王朝抗峙之地,明长城就是这种抗峙的产物,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堡寨就是长城的衍生物。留在宁夏境内的20多个堡寨不仅是军事产物,在今天更是文化遗产。坐落在长城上的镇北堡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就是文化遗产的一个体现。”同样坐落在灵武境内长城上的横山堡,其独特的藏兵洞就是见证当时军事防御的产物,如今则成为见证明长城的景区。这也恰好印证了张贤亮的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