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超越——广佛现代陶艺作品大展”4月27日至6月13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展厅展出,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及6·13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向观众免费开放。
本次展览共展出刘传、庄稼、曾良、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黄松坚、刘炳等陶艺术大师的精品力作;同场还展出中青年陶艺家钟汝荣、霍家荣、庞文忠等的代表作,共计有103位作者的约300件作品同场亮相。
据介绍,此次展览除了有作品实物展出以外,还包括“火的印证”、“传承与超越”、“艺术与生活”为主题的图片展示,以“现代陶艺与生活”为主题的陶艺学术讲座以及陶艺演示、观众参与等多种互动形式。
“陶艺”与“装置技巧”相结合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很多都是中小尺寸的现代陶艺佳作,而摆在大厅比较“大部头”的作品,有几件格外引人注目。一件是陶艺家黄新本的《葬花》系列之《冷月葬花魂》,据广州市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这整件佳作的艺术欣赏点不但在于有着精美工雕的“陶艺”,还在于作品的“装置艺术”,这是一件用“陶艺”雕塑与当代艺术中的“装置技巧”相融合的作品,艺术上取了“陶”与“当代艺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其艺术成分较高。
摆在大厅的另一件“大部头”作品黄强华的《我们那时候3 》,这件作品同样用了“陶艺”与“装置技巧”相结合的特点,给人以气势和视觉震撼。另外,黄松坚的《春夏秋冬》,细腻刻画了四个各具姿态的仕女,堪称“一绝”。还有女陶艺家张微微的《参·禅》,用女性的视角来表现“禅”理,所刻的佛家陶艺人物有独到的细腻之处。
9个常设展更新
陈伟安院长告诉记者说,广州市艺术博物院装修之后4月重新开馆,推出了很多全新展览面向观众,馆藏作品仍然是重头戏。
本次开馆更新了9个藏品陈列常设展,包括《岭南画派世纪经典作品展览》、《欧初艺术博物馆藏品陈列》、《赵泰来收藏馆藏品展》、《廖冰兄画展》、《马思聪音乐艺术》、《杨之光速写专题画展》、《高剑父艺术专题陈列》、《黎雄才作品展》、《陈树人艺术专题陈列》。此外还特别推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展”、“传承与超越——广佛现代陶艺作品大展”等两个“重头展览”。“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展”,展览共展出了艺博院院藏的近现代26位文化名人的44件(套)作品。
陶艺家黄新本爱读《红楼梦》,他一直想用艺术来表达这一经典的内涵,其新作《冷月葬花魂》用现代陶艺演绎了传统经典,他把黛玉对宝玉的深情以及黛玉心灰意冷地葬花,用正方体陶石块和陶制桃花表现。形状不一的石块躺在随花飘零的流水间,代表衔石而生的宝玉。正方体从展厅的一头延伸到另一头,朵朵粉红的桃花散落在每个正方体的中心,一眼望去,恍若山石溪涧,朵朵桃花缓缓飘零,而黛玉手拿一把小铁锹,凄坐孤石轻声吟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