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水墨’扒村窑”系列之四 “大宋之花”在金、元铁蹄
http://www.socang.com   2008-07-30 09:10   来源:
“‘瓷上水墨’扒村窑”系列之四 “大宋之花”在金、元铁蹄下凋零
 

 

  在中国八大窑系中,扒村窑是磁州窑系的代表性窑口,神篨窑(白峪窑、刘家门窑)是钧窑系的代表性窑口。历史上,扒村窑也烧制钧瓷,神篨窑也烧制白地黑花;目前,扒村窑、神篨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上去,两者历史定位与当下尊荣不相上下;现实中,神篨还是陶瓷生产中心,扒村只是盗卖古瓷残片。

  “只说钧瓷,每年产值至少5个亿。”河南神篨荣昌钧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郭广新先生说。“钧瓷只是一张名片,在它的带动下,禹州市生活瓷等的年产值不下50个亿。咱这儿,可是河南省最大的制瓷中心!”禹州市委宣传部李涛先生说。

  在禹州钧瓷界,荣昌钧瓷市场做得风生水起,早已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星航钧瓷以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任星航先生的名字命名,施釉技艺,罕有匹敌;杨志钧瓷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先生的名字命名,杨先生拉坯造型妙似庖丁解牛,杨志钧瓷亦以此称霸一方;炉钧坊是“炉钧大匠”王金合先生的仿古之作,他一生痴迷古钧,仿烧作品几可乱真,市场做得不大,可圈内影响不小;美林钧瓷是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与诸家钧瓷名窑通力合作的结晶,美林钧瓷造型磅礴、厚重、新颖,或气势磅礴,或小巧妙趣,钧瓷造型由是输入新的生命力量;孔家钧窑似乎以泥制胜,其广而告之的是“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还有已故钧瓷大师晋佩章,“炉火不灭,笔耕不辍”,一生都活在钧瓷创新与钧瓷传承的交响之中……禹州烧制钧瓷的作坊,少说也有五六十家;家家都有自己的绝活,是百花齐放,更有百家争鸣。

  “神篨人总是怀抱梦想,神篨人总爱传说苦尽甘来的故事。”郭广新先生说,“譬如,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神篨人,怀抱一个小罐儿,总是蹲在广州的大街上。这样一蹲,就是一两年。睡在街上桥下,啃方便面喝口冷水,苦不堪言。过路人出价不合适,那就尽管搂着宝贝睡。等呀等,等到有人出三百万、四百万了,当然也就卖掉了。之后,就是衣锦还乡……”

  宝贝说不上真假,故事当然也谈不上有什么原型,但神篨人就爱听、爱传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当然是激起神篨人天天向上的一种力量。

  神篨此类故事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其实,每一位神篨钧瓷大师的背后,都有一大堆精彩绝伦、苦其心志铸造钧瓷的故事。

  只是有的经济上已经比较宽裕,有的还走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

  荣昌钧瓷把自己的钧瓷艺术作品展厅办在中南海,把自己的店堂开在郑州、北京、上海、广州等最为繁华的街道上、最为豪华的五星级宾馆里。那个在大街上搂着宝贝睡觉的传说,已然成为禹州钧瓷昨天的故事。

  钧瓷重拾传统,敢于创新,又好又快地行走在市场经济的大道上。与之相比,扒村还在吃先人抛弃在这片土地上的残瓷碎片,还陶醉在挖古瓷与残片的发财大梦中。他们盲目崇拜先人的创造,他们穷尽心智地切割、打磨古瓷残片,把它们拼接成一个有型有样的器物,想着以此鱼目混珠,一夜暴富。

  也有扒村“行户(中间商)”,从神篨镇倒来仿古瓷器,愣说是从自家地里扒出来的,以先祖留下的这片伟大的土地的名义,谋取蝇头小利,或攫取龙头大利。

  完整的器物扒光了,残器残片不多了,土地翻得底朝天了,开始以这片神圣的土地狐假虎威了……

  躺坐在伟大的扒村窑址上,如此没完没了,如斯得过且过,扒村似乎真的要扒光一切、输光一切了。

  这片诞生过一代代伟大瓷器工匠的土地,正在哭泣……

  是谁创造了“水墨写意”?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大凡爱好陶瓷的朋友,都知道这句话。只是有人说是柴荣的柴瓷创意,有人说是徽宗的汝瓷奢想。

  究竟谁的创意,似乎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瓷器自3600年前于商代首都郑州创烧原始瓷尊以来,一直都在釉色上探索前行;至公元1000年前后,施釉技术已经登峰造极,正在谋求“天人合一”,臻于仙境。

  周杰伦反复吟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无论怎么解读,都与“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不在一个档次。柴瓷汝瓷的天青,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仙境;青花瓷铁青黑青,俗了俗了。宋人崇尚“合于天造,厌于人意”,是故不尚“俗青”,向往“天青”。

  尽管柴瓷汝瓷开创了一个时代,但一窑烧出缤纷天下,把单釉推向复合釉色,把窑变推向巅峰的,却是钧瓷。

  钧瓷炉火不竭,有其位列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官方与社会广泛认可的因素;钧瓷以瑰丽奇异的复合釉色闻名天下,是八大窑系与五大名窑其他窑口难以比肩的。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瓷上水墨 扒村窑 大宋之花 金 元 铁蹄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