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印度正在成为互联网艺术贸易中心
http://www.socang.com   2011-12-23 10:39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 肖恩·费罗
  印度有12亿人口,这其中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所占比例很低,但增长是很迅速的。如今,通过一个叫做India Art Collective的网络艺博会,一些有艺术头脑的投资客已经开始努力把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印度艺术市场上去。印度的新锐富豪们对高科技的接纳度很高,但对相对成形的艺术世界还心存芥蒂,因此透明、相对匿名的互联网模式就对正在成长中的印度艺术收藏人群格外有吸引力了。
  新的艺博会吸引了41家画廊,200名艺术家和800多件艺术品——其中包括一些老牌印度艺术家,如M. F. Husain和S.H. Raza,也有安尼施·卡普尔、阿妮塔·杜伯(Anita Dube)这样的印度当代艺术红人——所有交易将在11月19日到26日间通过IAC网站完成。现有的在线艺博会大都不算太成功,ARTINFO经过了解找到了IAC格外繁荣的一些原因。
  先例
  “整个模型是建立在简洁和印度互联网普及的基础上的,”IAC总监、创始人之一Sapna Kar说。
  这个想法虽然对其他一些地方来说显得新奇,但其实在10年前已经由藏家瓦奇拉尼夫妇(Minal and Dinesh Vazirani)的Saffronart进行了实践,如今它已经是全球最成功的纯在线拍卖行之一。2010年Arpita Singh的《愿梦》在这里拍出220万美元。Saffronart商业模式之成功已经让哈佛商学院(联合创始人的母校)将其用作案例研究。
  “我们创办Saffronart的初衷是将科技和艺术融合起来,创造一种让人们可以进行比较、有图片、价格和信息的在线经营,让整个购买流程更轻松,”Saffronart的Dinesh Vazirani在接受ARTINFO采访时说。在Kar看来,这也是IAC的目标。
  透明
  艺博会所使用的在线平台和其他网站,比如今年早些时候在纽约举办的VIP艺博会是截然不同的。Kar指出,许多之前的尝试没有对艺博会的面对面交易模式进行充分的改变,使之称为比实体博览会更具吸引力的平台。对于VIP,Kar说:“创办一个有138家画廊参与的世界级盛会还是相当引人注目的。”然而,她进一步说,“我觉得他们试图把面对面的艺博会模型移植到网上去。”
  而IAC则进行了改变。交易会更透明。价格都是直接暴露在网上的,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打电话给画廊询价——这是对典型的艺博会的一次关键性的革新,因为画廊通常是不会明码标价的。这对那些预算不多的买家来说是个激励。不必因为害怕买不起而不好意思开口,因为藏家们压根不需要开口。作品甚至还根据预算的高低在网站上分成三组。
  “根本上说,整个艺博会就像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里放着1.2万美元以下的作品。第二展厅放着1.2到4.5万美元之间的作品。第三展厅则是4.5万以上的作品。这样买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展厅去,”Kar说。
  在线艺博会有利于IAC拓展自己的地域影响力,让零散分布在印度国内外的藏家都可以看到。印度画廊基本上位于市中心,那里居住的印度人很少,而这个国家的重要艺博会也都在这些地方(主要是新德里和孟买两座城市)。虽然实体博览会还有充分的发展空间,Kar说:“我觉得这种模式是对我们的市场拓展有益的。我们需要激励更多的新藏家——藏家不一定要住在多数画廊所在的两个大城市里。”
  还有许多藏家不住在印度国内。Kar把艺博会放在网上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让海外的印度人能更方便的参与。“许多印度艺术的收藏者是印度裔人士,但他们不一定在印度生活——这也是我们这个艺博会的亮点之一,”她说。Dinesh Vazirani对这种看法表示认同。Saffronart的买家中只有60%来自印度国内,85%的客户是印度裔的,也就是说还有15%的印度人住在国外: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是比较常见的几处地方。
  “在这种艺博会里,你在孟买还是曼哈顿是无所谓的,你只需要点击你喜欢的艺术品——四十多家顶级画廊这次都把作品图片放在了网上——然后就可以把选中的买回去,”Kar说。
  科技
  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是经营在线艺术品博览会的完美所在。它的发展迅猛,有许多新生的中产阶级人士,能够接受高新科技。据Kar介绍,印度如今有1亿互联网用户,预计到2015年要翻三番(波士顿咨询集团的2010年金砖四国互联网使用状况报告中预测到2015年这个数字会达到2.4亿。)这些人都大量使用手持设备,非常热衷高科技事物。他们会把科技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为什么不能用来收藏艺术品呢?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印度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中國近現代書畫拍品綜述(图) 中國近現代書畫拍品綜述(图) 媒体评论: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媒体评论: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扬州剪纸龙登上澳门邮票(图) 扬州剪纸龙登上澳门邮票(图) 8位岳飞后裔抗议 8位岳飞后裔抗议 江宁博物馆秦桧坐像被永久封存(图) 中国投1.5亿用于收藏最大规模主题美术创作工程 中国投1.5亿用于收藏最大规模主题美术创作工程 《源?脉》国礼珍藏瓷北京万隆秋拍表现亮眼 《源?脉》国礼珍藏瓷北京万隆秋拍表现亮眼 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的山水画的历史线索研究(图) 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的山水画的历史线索研究(图) 三里屯画廊:商业潮流里精致的蜗居(图) 三里屯画廊:商业潮流里精致的蜗居(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