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http://www.socang.com   2011-12-13 13:29   来源:中国西泠网
     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上午10点,西泠印社八届六次理事会在杭州纳德大酒店举行,经西泠印社全体理事投票产生,饶宗颐先生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刘江先生当选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时隔六年,这一海内瞩目的百年文人艺术社团终于再次拥有了自己领袖群伦的首长。
 
 
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先生代表杭州市委,就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及执行社长建议人选相关事宜作情况说明
 
      本次理事会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社委会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魏皓奔先生主持。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先生代表杭州市委,就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及执行社长建议人选相关事宜作情况说明。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宣读《西泠印社社长(扩大)会议决议》。西泠印社社委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先生作关于修改《章程》的说明。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童衍方先生以及西泠印社全体理事出席了今天的理事会。在会议现场播放了西泠印社社长候选人饶宗颐的相关视频资料之后,与会理事对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人选、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人选以及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增补理事人选进行了表决。表决通过后,会议正式宣布饶宗颐先生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刘江先生当选西泠印社执行社长。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为新当选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颁发证书。
 
 
与会理事对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人选进行表决
 
      饶宗颐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家,七十余年来,在传统经史研究和历史、考古、宗教、哲学、文献、以及近东文明等多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著述宏富,被誉为“导夫先路的汉学大师”,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饶宗颐先生的学术、艺术人生和杰出成就,尽得中国文化之精髓,代表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在当代可能达到的最高点。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地位尊崇,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创立百余年来,西泠印社精英云集,名家辈出,海内大家吴昌硕先生、马衡先生、张宗祥先生、沙孟海先生、赵朴初先生、启功先生先后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自2005年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动先生逝世之后,社长一职空缺至今。饶宗颐先生本次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可谓众望所归,也进一步印证了西泠印社这一文人艺术社团对传统文化血脉的尊崇,彰显了西泠印社所倡导的艺术与学养并举的文化理念。在当代文化环境下,饶宗颐先生与西泠印社的这一结合,尤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附:饶宗颐先生简介
 
 
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目前定居香港。当代国际汉学界公认的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学贯中西,博涉古今,通晓多种语言,在传统文史研究和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近东文明以及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精深研究,出版学术专著逾八十种,发表论文五百多篇。除治学之外,又精通琴、诗、书、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曾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擅山水与人物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画取法白描,于李龙眠、仇英、陈洪绶诸家之外,开一新路。书法植根于金石文字,行草书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篆书兼采金农、邓石如之长,自成一格。
       饶宗颐先生在中国以及英、法、日、美等国家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历任香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曾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授“汉学儒莲奖”、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衔、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学衔、法国文化部颁授高等艺术文化勋章、国家文物局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终身成就奖”等多种奖项。2011年7月获国际天文联盟批准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饶宗颐先生十分关心、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在传统佳节致信、致电、题写贺年卡问候饶老,并曾在饶老九十五岁寿辰之际亲自看望;2011年8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又亲赴香港看望饶老。在2011年10月19日举行的“饶宗颐星”命名仪式和庆贺酒会上,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也亲自出席,向饶老表达祝贺。
        一、主要学术生平
        饶宗颐幼承家学,年仅十七岁即整理其父、潮州学者饶锷遗著《潮州艺文志》,于1937年刊登《岭南学报》,崭露头角,由此知名。1935年—1937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1939年至1941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1943年至1945年任无锡国专教授。1947年至1948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自1952年至1968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1962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1963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1965年至1966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1968年至1973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1970年至1971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1972年至1973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73年至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1974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1978年退休后,又于1978年至1979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79年至198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同年获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颁予建院125年来首个“人文科学博士”学衔。1997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首届“终身成就奖”。1998年获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当代国学大师”荣誉,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首位荣誉院务委员。200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2003年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落成。
        二、学术影响
        饶宗颐先生是当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熔铸古今的学术大师之一。由于他精通内外经典,接受过多方面的语言、哲学和治学方法的熏陶,又有严格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人类古代文明能持同情而又客观的研究态度,他的许多学术著作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权威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
        季羡林先生曾撰专文盛赞饶宗颐先生的学术研究,首要的一点就是“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饶宗颐先生治学范围极为广博,凡甲骨学、敦煌学、楚辞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中外关系史、音乐、词学、经学、宗教学、文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已出版著作八十余种,发表论文五百多篇。其治学路径,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近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求,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竹简、帛书出土文献数据库和甲骨文金文数据库的研究计划,取得重大成绩。
      饶宗颐先生治学,深植中华文化的沃土而能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从世界人类文化的高度审视本民族文化及其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他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路,采用的治学方法却有异于传统,因而才取得会通中外、超迈前人的成就。论者评价:“饶氏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他通晓六国语言文字,对古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也颇有研究,史识广博,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比照中互动认知、不断发明,提出和解答中国历史文化的新问题。
       在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以他在域外汉学传播方面的成就为例,他是开海外金石学研究先河的第一人;是公布伦敦所藏敦煌本早期天师道文献秘籍、引发欧洲学界对中国古代道教研究热潮的第一人;是在日本东京出版《敦煌法书丛刊》、在国际学界讲敦煌本《文选》和据伦敦敦煌卷子讲禅宗史上摩诃衍入藏问题的第一人;是在国际上讲巴黎所藏甲骨、日本抄本《文选》五臣注的第一人;是利用日本石刻证明中日书法交流并非始自唐朝的第一人;是讲有关越南历史《日南传》的第一人;是辨明新加坡古地名及翻译译名,并撰写新加坡前代史《新加坡古事纪》的第一人;是利用中国古代文献补缅甸史的第一人;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开阔的国际视野,既注重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的研究,又对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不懈求索。
      对于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影响,除季羡林先生外,李学勤、钱仲联等中国著名学者以及戴密微、池田温、吉川幸次郎等海外汉学家均曾撰文评价,收入香港三联书店《论饶宗颐》一书(1995年版)。曾有人将饶宗颐先生与钱钟书先生并称为“南饶北钱”,后又有人将饶宗颐先生与季羡林先生并列,称为“南饶北季”。饶宗颐先生身居南国而蜚声海外,演绎出一个将近一个世纪的文化传奇。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有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为中国当代学术文化史树立了一个无法超越的范式,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对于未来中国学术的发展路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艺术造诣
        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很高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名人。不少人把饶宗颐与王国维及陈寅恪相比,因为他们都是在治学上既博且深,在不少学术领域上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王国维及陈寅恪两位,都未有如饶宗颐先生之艺术成就。
饶宗颐先生在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张大千曾评价称,“饶氏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当世学者对他书法的评价是“无所不能”。
        饶宗颐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习书画。髫龄习书,从唐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入手,然后由汉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等植基,参以宋人苏、黄、米三家以广其趣;至于甲骨、金文、简帛及两京碑碣,皆摄取其意。故不论篆隶楷草,皆能于古人笔意之上发展。他对敦煌书法也有专攻,曾选取巴黎所藏敦煌经卷精粹,编为《敦煌书法丛刊》二十九巨册。又曾数度亲往考察甘肃敦煌、陕西榆林壁画及楼兰、吐鲁番等地木简,在故垒残壁间流连往返,著成《敦煌白画》一书及一批敦煌学著作。他对前人书画艺术的高度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使他的书法能够写出各种不同形象,但却又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面目。
        饶宗颐先生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尤其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曾得到张大千的高度评价。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的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斗方小品,风格多样,而金石气、书卷气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
        七十岁前后,饶宗颐先生画风转变,不论山水人物及花鸟,都突破古人的规范,纵笔自如,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至今年逾九十高龄,创作力依然惊人,在敦煌风格的绘画上,发展出一种使用其独特苍劲老辣的笔势绘写敦煌壁画的画意,不求其形似,而神韵直追北魏、隋、唐,为敦煌绘画开了一个新的路向。
饶宗颐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每次都引起轰动。就在2011年10月底,饶宗颐先生还亲赴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岭南风韵———饶宗颐教授书画艺术特展”开幕式暨电视纪录片《饶宗颐》首播仪式,并为展览揭幕。
        除了诗词和书画,饶宗颐先生在音乐领域也有很深的修养,曾著有《宋季金元琴史考述》,可谓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发表后为海内外学者和古琴家所传诵。饶宗颐先生不仅是一个音乐史学者,还是一个资深的古琴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从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先生研习指法。他藏有古琴数张,其中包括北宋郭之所藏“万壑松”琴。
责任编辑:邹萍
  • 推荐关键字:西泠印社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芷兰雅集微博上怒斥阿特姐姐下三滥(图) 芷兰雅集微博上怒斥阿特姐姐下三滥(图) 北京翰海74期季拍12月15-18日举行(图) 北京翰海74期季拍12月15-18日举行(图) 上海证券报又出《张晓刚市场分析报告》(图) 上海证券报又出《张晓刚市场分析报告》(图) 意外的芬芳 意外的芬芳 ---王亚彬个展在杭召开 张同禄、熊建军“珐琅双绝”北京荣会艺术展接受预约 张同禄、熊建军“珐琅双绝”北京荣会艺术展接受预约 自查银商转账业务 自查银商转账业务 银行介入交易所整顿风暴 少林古寺今犹在,佛光普照币生辉(图) 少林古寺今犹在,佛光普照币生辉(图) 古今书法不可数 古今书法不可数 仲诏运笔独有神——米万钟《寿景孟诗行草》(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