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艺术创意
http://www.socang.com 2011-11-08 16:24 来源:新浪收藏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在没完没了的猜疑、争议、声讨中,在有关部门、策展人及参展艺术家的艰辛劳作中,即将揭开谜面。今天是5月31日,本届双年展的主题馆、一些国家馆、中国国家馆,现场作品布置都已基本到位,只等6月2日下午3点正式开幕。
威尼斯双年展的正式展区分作主题馆展区和国家馆展区两大区域。主题馆占据十分庞大深长的展示空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这个区域里,另有意大利、中国以及南美阿根廷、智利等少数几个国家,得以在堪称黄金地段建馆。说实话,中国国家馆除了面积偏小、空间结构偏怪之外,位置的优越性,多少能够弥补一些缺陷。
本届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彭锋,开出的主题是“弥漫”,取义东方传统文化的“5味5行”,而5位艺术家分别以香、酒、药、茶、荷之5味构思设计作品,希望“弥漫”而出的中国味,成为威尼斯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们挥之不去的东方情结。作品分别是潘公凯《融》、原弓《空香》、杨茂源《器》、梁远伟《我请求:雨》、蔡志松《浮云》。策展人及5位参展艺术家,将在本届双年展上迎来一场大考。
但是,中国国家馆的空间问题,却是困扰历届策展人的现实难题。这是一个废弃的油库,从门口到内空间,排列着几十个或方或圆的硕大油桶。虽说是“废弃”,但不知何种原因,油桶占据大量空间不能移动,艺术作品呈现也只能与油桶“共存”。加之场外花园空间与意大利馆毗邻,几件并无新意的意方户外大型作品,对中方空间形成极大的视觉干扰,可谓内外交困。
原弓的作品“空香”,很好地化解了上述难题。在他最初提交给中国馆学术委员会的方案,是通过大型雾化工具,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消失”一秒钟,方案虽在国内深得好评,却被威尼斯官方否定。目前的方案只能退而求次:集中力量解决中国馆内外空间的诸多视觉矛盾,通过掺和香料的高压雾气在内外场域的徐徐释放,矛盾与问题渐次化解,生动、诡异、出彩。
作品“空香”携有副标题:“6000M3大于6000M3”,取意中国馆地平面积乘以高度,约6000立方米,加之户外空间数千立方米之“体积”,雾化的香气弥漫其间,恍若仙境,扑朔迷离。作者以隐藏、充满、消失、安全四个要素,将作品的内质与外延达至临界气和,张弛有度,富有弹性,同时也强化和丰富了四位同仁的作品效果。如是,这两日中国馆尚未开幕便门庭若市,便也有了合理的解释。有理由期待,开幕式将给大家带来的惊喜。
2011年5月31日于威尼斯丽都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