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贞观年间身份证:形状像鱼 用来证明官员身份(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11-02 14:13   来源:大连日报

图片资料

  中国古代的身份证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第一代身份证将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新身份证也将登记指纹信息。一时间,身份证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最早的身份证是在隋代开始出现的,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发给官员们的“鱼符”。它由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官居级别、俸禄几许以及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新唐书·车服志》记载:“附身鱼符者,以名贵贱,应召命。”鱼符的制作材料与官员的官衔大小有直接联系。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鱼符,均用黄金铸制,以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官员们仍佩戴鱼袋,它比起隋唐时的鱼符,要来得简约,而且便捷了许多。  
  到了明代,朝廷取消了唐、宋时期所使用的鱼符和鱼袋,官员的身份证改用“牙牌”。其用材和制作又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上面刻有持牌者的姓名、籍贯、入仕身份、官阶、年俸以及所属衙门的名称等,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塑料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据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途已不局限于官员,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
  清代,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顶子的材料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并以此区别使用者身份的高低与官衔的大小。如果是一品大员,可佩大红宝石顶子;如果是秀才,则可佩铜顶。当然,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一个帽结。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年间身份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粉彩瓷板《农村新貌》现身匡时秋拍(图) 粉彩瓷板《农村新貌》现身匡时秋拍(图) 看哪些国家纸币上也有中国人(图) 看哪些国家纸币上也有中国人(图) 独立书店之困:一个书店与一个时代(图) 独立书店之困:一个书店与一个时代(图) 香港佳士得精致名表秋拍呈献550件珍品(图) 香港佳士得精致名表秋拍呈献550件珍品(图) 历史上最大盗窃案 历史上最大盗窃案 利比亚宝藏战火中遭劫(图) 上海一旗袍沙龙已有400多人 上海一旗袍沙龙已有400多人 “旗袍美姨”秀风采(图)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17年三画《良宵》(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收藏家翡翠课程”——让您远离欺骗购好翠(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