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卷宗上的“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复印图
一张“清末双头纸币”致朋友反目
收藏古董,本来是一件雅事,可近年来,随着收藏升温,由收藏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有买了假古董要求退一赔一的,有鉴定异议要求赔偿的,也有因为收藏牵扯到名誉侵权的。徐汇区法院日前就审结了数起与收藏有关的官司。徐汇区法院法官指出,玩收藏,除了需要学识、修养和心态外,还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1
清末古钱好借不好还
在中国的钱币收藏界,“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绝对是享有盛誉的珍罕品。这款官银票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湖北官钱局刊发,正面印有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巡抚端方双人头像,两侧为双龙戏珠图,背面印有督抚告谕。钱币收藏界普遍认同:“此票有三个第一,它是我国最早的人物肖像票;又是中国历代钞币中唯一的双人像票;而且在数以万计的纸币中,满族、汉族官员合印在一张钞票上的也仅此一种。”由于“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存世仅数枚,因此在拍卖交易中行情日益看涨,是最具市场潜力的拍品之一。
就是这样一枚“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官司。提起这场诉讼的是马传德老先生,中国钱币收藏家响当当的人物,而被推上法庭的则是另一位钱币收藏家,生活在英国的华人黄中行先生。
作为已故钱币收藏泰斗马定祥的儿子,马传德子承父业,先后担任《珍藏》和《爱华金讥》钱币杂志主编,编辑出版了《历代古钱图说》、《太平天国钱币》、《老上海货币》等著作和图册,还被美国钱币学会聘为东亚部特别委员。
上世纪90年代起,马传德和黄中行就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了朋友。1996年9月,黄中行得知马传德有一枚“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遂与马传德商量借用这枚纸币参与相关展览。同年9月16日,两人在徐汇区的好望角大酒店谈妥具体商借事宜,黄中行承诺以马传德的名义参加展览,一旦物主要求返还,借者应及时奉还。
黄中行当即立下借条,写明HUANGZHONGHANG向马传德先生借了一张湖北官钱局10两纸币,并郑重地签署了姓名和日期。
没想到这以后,老朋友携宝钞一去不返,马传德再也没能与黄中行联系上,直到2010年初,马传德听说黄中行已将“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卖了。吃惊之余,通过各方面朋友辗转联系上黄中行,告知以要么求返还纸币,要么返还纸币卖出所得价款。黄中行传言纸币早已经由英国的一家拍卖公司拍卖,虽一度同意支付价款,但迟迟未见行动。马传德再三催促无果,遂于2010年11月5日向徐汇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或返还“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或给付等价款人民币200万元。
2
朋友反目法院判还
法院多次组织双方进行协商调解,期间被告方曾声称,讼争纸币已无从追回,提议不再返还讼争纸币,愿意补偿原告人民币130万元。原告表示可以接受这一调解方案。
可到了双方正式签署调解协议时,被告方突然又变卦,讼争纸币已找到,愿意返还原物,不同意此前的调解方案。被告方在法庭上出示了一张有“湖北官钱局”字样,上有两个大洞的纸币,并坚称该纸币即是当初向原告借得的纸币原物。原告仔细查看后则坚决予以否认,指出被告方出示的纸币是样票,根本不是原物,因此上面才会有两个大洞。原告出借的是一张可以流通的正票,是孤品。
休庭期间,合议庭成员对钱币市场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有关钱币专家。有关钱币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存世很少,属国家一等文物,目前市场价格已超过250万,甚至超过30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被告书写的印有“湖北官钱局拾两”字样的借条,没有“样票”表述,可以认定原告出借的是具有更高价值的流通纸币,而非被告出示的打洞样票。被告于在庭审中曾明确表明讼争纸币早在英国被拍卖,但未能提供相应的证据;近期又提出找到了向原告借得的纸币并予以返还,出示的却是样票,被告前后的陈述自相矛盾,法庭对此辩解不予采纳。
关于讼争纸币价值问题,考虑到“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存世量极少,在现有的大清纸币中属珍品,该纸币在2008年4月27日嘉德拍卖行拍卖的成交价为人民币117.6万元,现已过三年多,近几年国内钱币市场行情看涨,同类钱币升值很快。根据纸币市场行情及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原则酌情判决,被告黄中行(HUANGZHONGHANG)应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马传德“湖北官钱局拾两纸币”一张,如逾期不能返还,应支付折价款人民币180万元。
相关案件
一件苹果水盂引发两场诉讼
美籍华人大韦经人介绍结识了古玩收藏者谢先生。谢先生得知大韦也是一名古玩爱好者时,当下表示有一件祖传的“大清康熙年制苹果水盂”愿意出售给大韦。
在看过谢先生委托北京一家文物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后,双方以9000美元的价格成交。然而,当大韦在朋友们面前“献宝”时,却有行家对这件苹果水盂出自大清康熙年间提出质疑,一时场面尴尬,大韦顿觉有失脸面。
嗣后,大韦多次找谢先生理论要求退货赔钱,都被谢先生拒绝。于是,大韦对此事大肆张扬,到处指责谢先生是个大骗子,还雇人跑到谢所居住的楼道内张贴:“骗子夫妻还我血汗钱”等标语。不久,他一纸诉状告进徐汇区法院请求退货退款,同时请求法院判令谢先生赔偿9000美元。
而不堪其扰的谢先生也不甘示弱,回敬了一份诉状,请求法院判令大韦立即停止毁损名誉的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法庭上大韦诉称,任何一件古玩,最关键的是它的制作年代。当初自己想买“苹果水盂”,看重的就是清朝康熙年间制造。9000美元不是个小数目,完全是冲着这位谢先生的承诺和所谓的鉴定报告。
“而事实上,对方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不惜以欺诈的手段,串通商业机构制作虚假的鉴定报告。如不判令退一赔一,不足以以儆效尤。”大韦说。
针对大韦的说法,谢先生则辩称,这件“苹果水盂”确实经过权威文物鉴定检测中心检测鉴定,对鉴定结论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他并未承诺这件“苹果水盂”一定是康熙年间制作,大韦也没有提出异议。
谢先生说,当初交易时,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双方均有意向,属合法交易。相反,大韦先生不分青红皂白,以张贴标语等方式故意毁损自己的名誉,甚至还扬言威胁,如不还钱就要挑断脚筋、敲断脚骨。“这种言行不但严重干扰了我的正常生活,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
法院认为,涉案的鉴定报告仅对“苹果水盂”的成分作出检测,并未得出是否清朝康熙年间制造的结论,作为古玩爱好者,理应能对该鉴定结论的意思作出正确判断。双方的交易是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实物及鉴定报告完成的,不存在欺诈的情况,大韦先生诉请退一赔一的主张难以支持。双方发生纠纷后,大韦先生采取了不理智的方式,毁损他人名誉。据此判决大韦先生赔偿谢先生精神损失费1000元。
法官说法
收藏品估价亟待建章立制
古玩钱币收藏,本来是一件文明雅事。人说玩收藏者谦谦君子,行事应于诚信无亏。朋友间的借约,有借有还,是为信;即便发生变故,真情告白,合理赔偿是为诚。然而忝列收藏大家,行事如此,未免令人感到遗憾。而说到诚信,如今一些当事人的诉讼态度更加令人担心。公堂之上,出尔反尔;虚假陈述,自相矛盾。不惟有悖诉讼诚信,甚至跌破了道德底线。
时下热衷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收藏看成是一种投资生财的手段。收藏品因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审美的情趣等因素决定着其交易价值。由于牵涉到诸多因素,要对收藏的钱币做出准确的估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对收藏的钱币估价。由于主渠道的缺位,不但会造成整个收藏市场的信任危机,而且也造成了法院依法裁判定纷止争的困难。看来,是下决心改变这种现状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