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山色润 树静瀑声喧(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8-09 09:49   来源:中国收藏网

093李可染 雨余山色润

立轴 设色纸本 1985年作

尺寸:116×68  约7.1平尺

款识:雨余山色润 树静瀑声喧 岁次乙丑夏七月 可染作于师牛堂

钤印:李、可染、延寿、李可染

预估价:5,000,000-7,000,000

  中翰清花以“只走精品路线”的艺术理念,于2011“繁花似金”春拍推出李可染力作《横云岭外千重树》,引起极大反响。此次2011“时空呢喃”秋拍,中翰清花再次倾情奉上李可染山水佳作《雨余山色润》供藏家品赏。李可染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创建了中国画创作的新方法,是对传统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最好的实践。他坚持“洋为中用”,在中西融合的大潮中力求写意的中国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的表现力。他借助于写生素材的剪裁、夸张、重新组织,以实现感情化、理想化的意境创作,放弃了熟练掌握的传统笔墨技巧,不用传统勾描点叶的方法和皴法,而是采用团块性笔墨结构来表现物象,以墨为主,强调一个“狠”字。他在黑中既求实体感,又创造虚拟美,用黑衬托白亮,用层层积墨统一画面,用黑来追求画面意境完美的表达,又巧妙地把关注形、光、色等西画的创作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之中,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具有一种朦胧迷茫却坚实有力的特色。

  此幅李可染《雨余山色润》展示了李可染晚年山水达到的新高度,一改传统山水画上下留白、天高地阔之意,上追北宋全景式构图,用极为丰满的布景形成强烈的个人图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之气势。山势迎面而来,屋舍隐于山间,瀑布浓缩为几条白色的裂隙,把光引入画面,通过探索“光”与墨的变幻,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雨后清新润泽之气扑面而来,整个画面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作品空间结构坚实而厚重,沉涩的笔调绵密地深入到画面各个角落,一点一画、一笔一墨积成画面。这种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震撼着观者的内心,表现出深厚博大的精神力量。观其山水,常感山势迎面而来,大有突兀之势。即便有没画满的作品也往往用大段的题款补足,不留虚空。本图于画面左上角提款“雨余山色润,树静瀑声喧。一九八五年,岁次乙丑夏七月,可染作于师牛堂”,颇具李家特色。钤印“李”、“可染”、“延寿”、“李可染”共四方,此类题材和构图模式在80年代中后期较为常见,多为四尺三开小片。本图宽68厘米,高116厘米,层次鲜明,笔墨凝重,气势博大,乃同类题材中难得佳作。届时欢迎各位藏家莅临五洲宾馆现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中翰清花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在线画廊打破水泥墙的桎梏(图) 在线画廊打破水泥墙的桎梏(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中翰清花:演绎“文化沙漠”里的文人情怀(图) 中翰清花:演绎“文化沙漠”里的文人情怀(图) 【专题】解读—海派书画 【专题】解读—海派书画 画廊串子指南——ARTINFO本周展览推荐(图) 画廊串子指南——ARTINFO本周展览推荐(图) 千秋风骨寄松涛——黎雄才《山谷之春》(图) 千秋风骨寄松涛——黎雄才《山谷之春》(图) 红色艺履——赵准旺重彩水墨艺术展在沪盛大开幕 红色艺履——赵准旺重彩水墨艺术展在沪盛大开幕 FIAC FIAC 2011引燃巴黎(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