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昨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猿人遗址)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是遗址标志性堆积体,保留了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科学信息。
2009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部位进行有限的清理发掘。从2009到2010年,对周口店西剖面上部第3层的清理发掘基本完毕,于今年5月17日进行了第四层的清理发掘。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周口店考古发掘队队长高星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今年的工作收获很大,遗迹和遗物的数量远高于第三层。尤其用火遗迹的发现,作为北京猿人原地用火、保留火种的证据,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据他介绍,本年度的清理发掘工作已过半,主要收获有近400件石制品、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700余件,若加上小型啮齿类、鸟类的化石,“总数超过一万件”。
遗址剖面上凸下缩
1929年12月2日,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出土了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1931年,周口店遗址的用火遗迹被肯定,北京猿人被视作最早人类,将直立人的历史推进到50万年前。
因二战影响,1937年后,周口店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停止;出土的北京人头盖骨,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至于人类的诞生历史,早就被学界不断刷新。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掘,周口店遗址共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上百种动物化石与大量用火遗迹,为世界上同时期古人类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也成为我国古人类学、旧时期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上世纪30年代发掘停止后,60年代、80年代都进行过断断续续的小规模发掘,之后虽然没有发掘,但也一直没有保护起来。遗址总体来说保持露天状态,风吹雨淋、日晒雪冻,土状的堆积变得松动,有的地方出现裂隙。加之以前的发掘没有遗产保护理念,只注重发掘材料,并没有对遗址本身的保护,造成剖面凹凸不平,形成上凸下缩的情况。”高星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为剖面长期暴露风化,上部开裂,多个部位出现裂隙、松滑、危石,存在坍塌隐患,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批准对该部位进行有限的抢救性和保护性清理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
多学科同步交叉协作发掘
早报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一位地质专业的博士生在现场观测、绘图,而一名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件仍埋在地下的鹿骨化石。“现在是多学科同步交叉协作,田野工作跟实验室分析紧密结合,我们有专业化的队伍,在现场从事发掘和观测记录、在研究中心从事水洗、在显微镜下从砂样中拣选微小的化石,对标本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等等。”高星介绍。
发掘队自2009到2010年,完成了对西剖面上部第三层的清理发掘,而本年度的清理发掘则在第四层,也就是前人记录中的“上文化层”或“灰烬层”,有用火遗存,也出土过人类化石、石器与动物化石。
“若加上小型啮齿类、鸟类的化石,总数超过一万件。”据高星介绍,本年度的清理发掘工作已过半,其中包括近400件石制品、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700余件,以及一些啮齿类、鸟类的化石。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更多的古人用火遗存或证据,包括灰烬、木炭和疑似的火塘。“我们对于样品已经开始初步的观测分析,提取长期燃烧产生的植物硅酸体和释放的相关化学元素,希望能通过实验室的分析和测试,提供北京猿人具有用火能力的确凿证据。”高星表示。
◎进展
“化石外包裹着厚厚的泥和土,都需要在实验室经过一系列处理,才能剥离,对化石进行观察。针对发掘时候出现的一些迹象,已经邀请了学者,开了两次研讨会。”—— 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