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中,25件作品100%成交,其中第24件作品,起拍价为600万港元,委托席却直接喊6000万港元。参与张大千作品拍卖的藏家直接跨过喊价阶段,由此可见其看重的就是作品直接一口价成交。备受关注的张大千《嘉耦图》,则被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张大千作品收藏、研究的著名藏家林百里以1.9亿港元买走。
此次拍卖好得前所未有
如果说谁研究张大千最深,行家圈里无人不知顾大希,2009年匡时曾组织过一场张大千专场拍卖,匡时国际董事长董国强知道顾大希喜欢和研究张大千,故在那场拍卖中,让他写序,顾大希挥笔写就:“独领风骚五百年 宇宙难容一大千”。“苏富比这场拍卖前所未有地好!”顾大希认为,这场拍卖是财力与实力的竞争,直接的结果就是苏富比张大千作品100%的成交率,刺激了同期香港佳士得拍卖中张大千作品的高成交率、高成交额。顾大希介绍,从目前拍卖场上拍出的高价看,好东西基本都是从海外回来的,尤其是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在国内第一次拍卖始于1993年上海朵云轩的首拍,其《晚山看云图》以143多万元成交,2005年这件作品在保利上海艺术品拍卖会以550万元成交,到2009年在出现在上海天衡拍卖时,以1960万元成交,短短13年时间,涨幅达到14倍。
梅云堂效应助推高价诞生
苏富比30年前就拍卖过为数不少的张大千作品,当中不少均是拍出骄人成绩的高质素杰作。这次梅云堂藏张大千作品专拍,是香港苏富比成立近40年来,首次在春秋两季度拍卖之外举行的艺术拍卖。此次苏富比拍卖梅云堂藏张大千专场,只有25件作品,却拍出6亿元的价格。究其原因,董国强认为,这是梅云堂的效应,梅云堂收藏的张大千早期作品公认质量最高。这样的品牌效应决定了同样一件张大千的作品可能在拍卖公司只能卖几十万元,然而梅云堂可能就能拍出动辄上百万元、千万元,能高出十倍多,说明收藏家的品牌的重要性,名家收藏对作品价格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关于梅云堂和张大千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香港苏富比书画部主管张超群这样介绍,梅云堂为高岭梅、詹云白夫妇所创,藏品的分量举世公认,是迄今私人收藏张大千作品最完整、质量最高的藏家。梅云堂主人高岭梅夫妇曾是张大千多年挚交,本次送拍的张大千作品中更是有多幅画家亲笔题款“写赠岭梅仁弟”。
高岭梅夫妇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就与张大千定交,此情谊一直维系到画家本人1983年过世,使得梅云堂珍藏了许多张大千的精品画作。直至今天,由高岭梅编录并于1961年出版的《张大千画》和1993年出版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仍为广大藏家研究张大千最重要的图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梅云堂收藏的作品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举办展览,其中包括1962年的大会堂美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前身)开幕展,展览出版的《张大千画》,不仅有大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也包含了对张大千绘画观念的阐述,是关于张大千的最重要的图书。该书藏所及的范围很广,囊括了大师不同题材、不同体裁样式乃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
尤其是张大千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变化都有呈现。如此次拍到1.91亿港元的《嘉耦图》堪称大千花鸟图中最出色的作品,勾金线红色荷花在风里摇曳生姿,嘉耦谐“佳偶”之音,画面下方描绘一对鸳鸯与作品名称相呼应。
张大千仿古如何看?
张大千仿古书画在书画界、鉴藏界已是公开的秘密,至今,很多收藏机构和研究专家对其仿古书画作品仍不能准确判定。张大千仿古书画,上自魏晋南北朝,下至明清,各朝各代都有;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自张僧繇、王维、孙位直到“扬州八怪”、石涛,无不拿来仿之。他也因此被时人乃至后人争议。
大千造假已被“妖魔化”
刘尚勇认为:“张大千摹古是很重要的,他有一个口号:与古人血拼。他甚至还去敦煌临摹壁画,追到了很多唐代的气息,他在血拼古人这件事情上是登峰造极的。像这样的绘画全才,就像徐悲鸿所讲‘五百年来一人而已’”“张大千造假的画只是少部分,并不是很多。这个后来都被人夸张了。”刘尚勇这样认为。
大千造假,白石“抠门儿”能理解
“我们绝不能以简单的标准来评判一个艺术家。”吴洪亮介绍,人品和画品一直是中国画一贯的重要的评判标准,将诗书画印和艺术家的道德人品进行勾连,是文人画一直延续下来的评判方式。但有别于董其昌、赵孟頫这些为官的文人,齐白石、张大千都是来自民间,他们卖画为生,一路打拼,生存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第一位的。在此过程中,比如张大千仿制石涛而作的赝品,比如齐白石的“抠门儿”,对于此就需要我们去综合考量。
人性角度看,大千很宽厚
王文祥说:“张大千不仅仿造古人的画,他还给学生签名帮学生卖画。他学生的画在市场上卖不出去,他就帮他们签自己的名字,这在当时来看有不道德的一面,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他很道德的一面,他是为学生能够有口饭吃,能出名,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非常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