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油滴天目”的探讨
http://www.socang.com 2011-06-23 14:18 来源:东方收藏
提到宋代天目瓷,几乎所有陶瓷藏家的眼睛都会发绿光。福建是宋“天目瓷”的家乡,福建的“建盏”是宋代“天目瓷”之极品,何以见得?冯先铭先生这样说:“定窑的黑釉,色黑如漆,胎土洁白,徽宗为什么要舍近就远,一定要用建窑盏呢,因为定器薄则茶易冷,冷则水痕易退,这对‘斗茶’要求来说是不适合的。故而宫廷茶盏改用福建的‘建盏’。”建窑黑盏装饰釉有两大类别九个品种。“自然釉”和“装饰釉”是两个类别。其中“自然釉”又划分为五个品种:曜变、油滴、兔毫、乌黑(绀黑)、杂色釉;“装饰釉”则指人为的二次施釉,如洒釉、点釉、吹釉等二次釉装饰形成的纹饰,它分为四个品种:鹧鸪斑、异毫、铁锈斑、洒釉等。“自然釉”为一次性施釉入窑焙烧后出现的天然釉色纹饰。五个品种中,曜变最为名贵,油滴次之,再次为兔毫、乌黑和杂色釉。
讲到油滴,我们要强调一下陶瓷的装饰特点,古代瓷器装饰分“胎装饰”和“釉装饰”。所谓“胎装饰”指的是瓷器工匠用竹刀在胎体上刻花、划花、印花、手工堆贴、锥刺等工艺。本文讲的黑釉天目上的“釉装饰”,是以氧化铁结晶烧制出来的自然纹饰,以此模仿大自然气象、动物的纹理或汉字字样等来美化陶瓷品。
手头有福建建阳芦花坪“油滴”、河南焦作李封窑“油滴”(图5)、河南鲁山段店“油滴”(图6)、山西浑源“油滴”(图7)、山东淄博“油滴”(图8)和湖南长沙窑“油滴”(图9、图10)、河北定窑酱釉“油滴”(图11)的标本。“油滴”,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少有记录,在日本古籍《禅林小歌》、《满济准后日记》、《荫凉轩日录》中记有“油滴”。十六世纪日本《君台观左右帐记》有把“油滴”列入“第二重宝,五千匹绢”的记载。
叶喆民先生在《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一书中说:“油滴之物在河南、山西窑址也有发现,最近发掘磁州窑址出土残器内也有发现。以定窑在当时技艺之精……窑址所出油滴瓷片足以为证”,可见除建窑外,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建窑系窑场也有少量油滴盏,但均不及建盏之万一。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河北的定窑、陕西的一些窑口、磁州窑也出现过油滴的残片。其中宋元定窑中的油滴盘特别出色。
油滴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的科学实验测定表明,天目瓷采用的矿物原料有莫来石、石英石、方石英以及足够量的氧化铁,胎土的配方是含三氧化二铝较高的红土与可塑性较大的软泥的合成,有“乌泥”和“紫泥”之称。由于胎土含铁量较高,具备烧成黑釉的良好基础,在瓷器烧结过程中,能够把胎土中富有铁质的成分熔入釉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带到釉面上,胎釉结构表明,石灰碱釉黏性大,所以釉厚易挂釉并色调深沉。从铁的成分比例来观看,结晶状的三氧化二铁,它的理化表现是呈蓝色、银色或褐色的结晶斑。这种结晶斑在陶瓷工艺学中被称为“析晶釉”。以福建的建盏为例,油滴釉、毫变釉、鹧鸪斑釉、绀黑釉、曜变釉、杂色釉、异毫釉(西瓜皮)、铁锈斑釉等釉的胎釉化学组成基本雷同,只是因烧成工艺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釉面形态。
以建窑油滴为例,它在龙窑中采用还原焰约1300℃烧成,这种持续七十个小时(三天三夜)的烧成时间,由1300℃高温冷却到1000℃大约需要20个小时,如果窑内的火候掌控恰当就可以形成美丽的油滴纹和曜变纹。在这样的窑室气氛中,三氧化二铁结晶随着气泡上升并滞留在釉层表面,于是形成了美丽而神秘的油滴釉。当然,这种操作难度极高,如果窑温过高或冷却过快,釉水如漆成黑釉,无“斑”无“毫”;如温度过低或室内还原气氛不当则釉水退为杂色釉。在古代的条件下烧制几十万个黑碗,能形成油滴和曜变纹的数量极少。这就是为什么油滴、曜变、鹧鸪斑等瓷品为稀世之珍的缘故。
油滴的品种在建窑中黑色釉面上有无数大小不一的结晶斑不均匀凸现,色如黄金者称“金油滴”,色如银灰者称“银油滴”,因“银油滴”酷似夏季夜空中的繁星,被日本人称为“星建盏”。
根据现在手头的油滴标本来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福建建窑的油滴确实名副其实,就像生活中看到的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滴,微微凸出,异光折射,边缘呈流线型,十分圆滑。而山西油滴、山东淄博油滴、河南油滴、河北定窑油滴,它们的边缘大都呈不规则状,有的像松枝,有的像雪花。山西的油滴边缘不规则,微微塌陷,河南的油滴呈雪花状,山东的油滴边缘呈松枝状。河北曲阳定窑的油滴从理论上讲,一般出现在紫定与黑定器物上。穆青先生的《定窑艺术》一书中记录了一个珍贵的瓷片,是在窑址发现的酱釉“油滴”片,但“黑定”器物上的“油滴”现象本人还未见过实物。据叶喆民先生分析定器上“油滴”现象形成原因是:“如果铁分过剩,往往会因燃料(碳)中所含硫磺的作用,而使所谓油滴的银星斑现于釉面。”“以油滴最为精彩,在酱紫色釉面上布满圆圆的结晶斑点,其艺术效果完全可以与著名的建窑黑釉油滴相媲美。”(见叶喆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1982年版)当然,这个“精彩”的“油滴”在30倍放大镜下,边缘还是呈放射性的刺状。叶先生特别强调“这与燃料(碳)……”有关。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曾跑过这些窑场,询问那里的老窑工,还和一些学者进行过探讨,遗憾的是没有结果,但无意中有两点收获。第一,从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四省的油滴标本来看,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油滴边缘不光滑,呈毛刺形,二是油滴表面的银斑几乎全部断裂破碎,像一块完整的玻璃摔到地面后出现的那种状况。第二,大部分油滴低于釉层表面,呈塌陷状。从黄河以南的福建建窑、湖南长沙窑的油滴看,有如下特征,一是油滴边缘光滑,基本没有毛刺;二是油滴釉斑没有碎裂现象,是完整的一整块;三是斑块微微高于釉面;用高倍放大镜看福建建窑油滴,每个斑块是由若干个微型结晶体聚集而成,这和北方的油滴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什么北方窑口的油滴和南方窑口的油滴有区别呢?2005年我曾到宁夏的灵武窑磁窑堡进行考察,一位古窑场看护人员告诉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他家祖辈在磁窑堡烧窑,现在他家还有窑场,烧一些粗瓷,他说灵武窑由于当地处于沙漠边缘地带,土质粗糙,沙多,一定要掺煤矸石粉做原料,这样瓷土黏性高,拉力强,成品率高。灵武是产煤区,历来烧窑都是用煤炭。山西、山东、河南都是产煤区,那里的窑口从来都是烧煤炭的,而南方的福建建窑、湖南长沙窑等窑口都是烧松木的。于是乎我有一点联想,北方油滴与南方油滴的不同是否与胎土的原料配方、烧成温度、燃料等方面的差异有关呢?
2009年我在河南做节目,在郑州的古玩市场淘到一件当地人称之为“雪花钧”的宋代钧窑瓷片(图12),底色天青,上面布满了细密的白点,显然是窑变所致,联想到河南鲁山段店的油滴形状,二者窑变斑如出一辙。
问题是提出来了,结论靠大家,希望共同关注研究油滴问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宋代 陶瓷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