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出版《艺术创业论》,大谈如何用“创作”来“创收”
去年年底,村上隆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了大型个展,引来争议无数,包括法王路易十四后裔希克斯特-亨利·德波旁王子在内的社团,还对展览主办方提起了诉讼。但这个以卡通形象作为自己创作最鲜明符号的艺术偶像的声望并未因此而受到任何不利影响,反而被更多人所关注。不久前他在中国四所高校进行了巡回演讲,刮起了一阵艺术旋风。几乎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创业论》也被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艺术家无需回避需要金钱的事实。本报专访美术史专家对其和中国F4等人的成功进行了评述。
最贵也最具争议的日本艺术家
36岁前还靠过期速食便当充饥
2008年《时代》杂志评选出的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中,村上隆是唯一的视觉艺术家。他的作品灵感大多来自日本传统漫画,创作材质珍贵,色彩艳丽,并且常常有性和暴力的展示。他是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日本艺术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在日本不仅受到广泛的喜爱,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
但村上隆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去年村上隆作品展进驻凡尔赛宫,反对者在大标语上写着“艺术诈骗”。
但是众多的争议并未让他的作品身价降低。早在2006年5月,村上隆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就被喊出了一亿日元的价格。自从2003年有一幅作品被以6800万日元交易以来,他的作品就被形容是“日本人单件艺术作品的史上最高价”。然而对村上隆本身而言,他认为这样的价格并不是“非常高的金额”,因为美术作品的制作成本很高,要创作出新的东西或者新的概念,需要投入很多的金钱跟时间。如果没有金钱或时间,就无法“每天研究如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
其实,村上隆一开始在日本并不受欢迎,36岁时还在靠过期的速食便当充饥,每天守在超市的后门捡用来包画的纸箱。在书中,他坦诚地表示:在日本做艺术家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没钱、没地位,所谓的高等艺术和低级艺术之间只有咫尺之遥。他也很尖锐地指出:日本的艺术教育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用艺术谋生的方法。因此,他毫不讳言自己充满野心的商业目标,更不避讳谈钱,“强烈的欲望并不会妨碍艺术的创作,问题反而出在大多数的艺术家没有强烈的欲望。只要能够清楚自己成为艺术家的理由,想做的事情就会显而易见。”
和奢侈品牌合作是扮演“坏人”角色?
在《艺术创业论》中村上隆直言“艺术家必须学会和自己的欲望相处。如果要发挥艺术的力量,为何要回避需要金钱的事实呢?”村上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赚钱”案例是他与奢侈品牌LV的合作。“我毫不犹豫地抛下羞耻心与LV合作”,他说,“我赞成在大客户下面制作作品,因为艺术家跟时尚品牌合作这件事,应该是扮演坏人的角色,故意破坏行规的行为。”
“和时尚的结合是近年来艺术界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现象”,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胡斌认为,类似村上隆和LV合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艺术圈中也可以找到,比如“卡通一代”的代表人物高瑀用他标签式的“美猴王”卡通形象来设计某品牌伏特加酒的限量版酒瓶;又如卢昊和与法拉利合作,设计一辆用哥窑瓷器风格的“冰裂纹”装点的跑车。这对艺术家和品牌来说,具有相互提升的效果。此外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艺术家以自己代表性的作品为基础,创作各种衍生产品,进入市场,这种衍生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原作”,也不同于简单的复制品,价格较高,如向京、曹晖等就可看作是这样的代表。
与“F4”对比:
植入流行文化同
市场推动上不同
实际上,如今的艺术家与商业的结合已经相当紧密,形式也多种多样。胡斌认为,现在国内很多艺术家在走商业路线时,逻辑不清楚,主次顺序颠倒,过于看重与商业的迎合,反而忽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脉络,因而导致面目混乱,也未必有很好的收益。而村上隆则有不同,他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当代社会中消费文化的趣味和导向,比如卡通化、平面化、追求愉悦和视觉效果等,将商业与自己的创作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商业”在最初就是他“艺术”创作中的一部分,因此他有独特的面目,不是谁都能模仿得了的。这点上和安迪·沃霍尔有些类似。
那么村上隆和中国当代艺术的“F4”们成功的道路是否一样?胡斌认为在借助大众化的流行符号这方面,他们有类似之处,比如王广义的“政治波普”也是很多典型的时代符号的元素。但从市场推动和运作方式上来看则有差异,“F4”更多地得到了国外资本的推动和炒作,普通大众对他们的作品没有消费能力,而村上隆则更好地利用了大众消费市场。
专家视点:
“复制”过度会脱离艺术变营销
村上隆“艺术创业”的另一核心是“工厂化”的生产,他在自己的“艺术工厂”中囤积了50位左右的艺术家,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对此胡斌指出,国内艺术界中这种创作方式也是屡见不鲜的,一些艺术家主要就是出个方案或者概念,其他的具体工作主要靠助手、学生们完成。这种方式有些是有其意义的,比如有艺术家聘请民间画师先画出许多色彩浓艳的民间风格作品。然后在其上用对比鲜明的笔触、色彩加以补充,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知识和视觉体系的强烈对比,效果很好。但还有一些则就是简单的复制,缺少艺术的原创性。村上隆的“工厂”,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个质量的保证。
但是胡斌也指出,无可否认村上隆在最初的创作中是具有艺术层面的开创之功的,但是当这种创作方法被不断地重复,就逐渐脱离了“艺术”的范畴,进入纯粹商业的领域。他现在的许多“创作”和活动,更接近于商业营销和品牌经营。这样的问题在“F4”们的创作中也有体现。一个艺术家,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改变,让作品有变化。当然在商业利益和市场要求的牵引下,要做到这点很难,但却是必须的。
还有一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比如徐坦的《关键词》之类的对话式作品,没法收藏,具有反收藏、反市场等的性质,对这类作品又怎样评价?胡斌认为,村上隆的成功,得益于日本高度繁荣的卡通市场和文化中的“卡通趣味”,他将之巧妙地融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分。胡斌说,无论艺术家是选择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更偏重于艺术本身创作,将之做到较高的水准,博得认可,并进一步获得市场影响力的方式,都没问题,关键是要做出明确的选择,游移在两者之间显然是不行的。
村上隆自爆“艺术创业”流程
谈及“艺术创业”的核心,村上隆认为不但要投入金钱,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及宣传战略。如果不能建立以世界主流艺术为目标的战略,不明白艺术行业的运作逻辑,艺术家就无法生存。他的“生产”与广东人熟知的深圳大芬村模式不同,将眼光瞄准世界,特别是欧美市场,尽量让每件生产出来的作品都能赚大钱。
■ 艺术需要世界水平的营销策略:艺术家必须认识到,在欧美艺术的世界里,存在着坚定的不成文铁律,不遵循这些规则的作品,不被认为是艺术;而所谓艺术作品,不知道做法、卖法跟宣传方法,是无法产生的;
■ 如果艺术家不想当生意人,那就只能将艺术作为终生的兴趣而非职业;
■ 借助媒体炒作提高艺术作品的价值:如果要挑战世界,必须要用西洋艺术的语言,完整地表现作品的含义,因此需要很小心地选择“翻译”自己作品的人;
■ 让“欲望”成为自己作品的驱动力:想要物质,想要金钱,想要权力,想受女人欢迎,想出人头地;
■ 艺术的顾客是极奢华的有钱人;
■ 了解艺术业界的结构;
■ 想象比技术更值得投注心力;
■ 将个人经历品牌化;
■ 要产生价值,注解比才能重要;
■ 集团化创作;
■ 向世界提出独一无二的自我核心价值,由自己建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