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匠出身的建筑老板说:以前手艺人的精湛工艺正在消失,这样做是想让下一代能够看到先人的艺术成果 从东阳搬来的“尚书第”
最大看点是三幢美轮美奂的古建筑
它们竟是从千里之外“愚公移山”搬回来的
昨天上午,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耗资数千万元的绍兴首个民间艺术博物馆在上虞凤凰山路落成,免费开门迎客。整个博物馆分为3大建筑群,而最让参观市民惊叹的是其中3幢明清古宅。
三幢古宅千里之外搬回来
这座民间艺术博物馆完全由民资投入建成。据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鑫建筑艺术博物馆馆长王水鑫透露,这3幢明清古宅是他10多年前翻山涉水从东阳和江山购买的,为了把古建筑搬回来,王水鑫花了近两年时间。
“那是七八年前买来的,如果是现在,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了。”王水鑫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
由于他从事建筑业,自然要在各地走走。有一次,王水鑫听到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消息:东阳市有一幢叫“尚书弟”的明朝建筑,古宅的主人想把古宅推倒建新房。“这样的古宅已经不多见了,就这么拆了实在是可惜,如果能够买下来,再搬到上虞,就是件大好事。”
很快王水鑫就出现在“尚书第”前,“尚书第”的主人一听有人来购买已经破败的古宅,欣喜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00万元成交。
为将整幢古宅“搬”回来,王水鑫又花了不少心思。
后来,他又四处物色古建筑,在江山等地购买到两幢清朝时的古宅,一幢叫“惠恒楼”,另一幢叫“积善堂”。“收购后两幢古宅,花了不到100万元。”
从2009年10月开始,王水鑫动建中鑫建筑艺术博物馆,对这三幢古建筑,王水鑫可谓呵护有加,除了对部分构件进行修复外,还对木梁等作了防蚁、油漆等处理,使之焕然一新。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3幢明清古宅木柱石础、乌檐粉墙、翻轩斗拱、画栋雕梁、美轮美奂。
让后人看到先人的艺术成果
上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严美娟称,中鑫建筑艺术博物馆落成,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建筑历史文化,并填补了“建筑之乡”民间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空白。
泥水匠出身的王水鑫有个爱好:收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水鑫就在曹娥江畔创办过收藏红木家具为主的“天星阁”。“当时‘天星阁’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主要收藏民清家具、建筑构件等1800多件。”
藏品越来越多,“天星阁”不够用了,王水鑫才想到创办一家博物馆,并很快通过审批。记者昨天在中鑫建筑艺术博物馆看到,古旧家具、门窗、梁、枋、雀替、牛腿、门拱等建筑构件足足有3000多件。
“老一代手艺人的砖雕、木雕、石雕等精湛工艺正在消失,我就是想把这些建筑艺术品保留下来,让下一代能够看到先人的艺术成果。”王水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