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办奢侈品展览 文化净土“商”得起吗?
http://www.socang.com 2011-05-31 13:51 来源:新京报
今日,一场品牌时尚秀——《艺术时空之旅》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序幕。一边是世界奢侈品牌,一边是展现泱泱五千年文化的殿堂,提前参观的许多媒体记者都觉得二者不搭调。对此,国博副馆长陈履生笑言:“明年将迎来建馆百年庆典的国博与157岁的路易威登相比,还很年轻。”
“类似这样的展览要花很多钱”
当路易威登全球主席及行政总裁贾世杰身着正装,在别人的搀扶下,一蹦一跳地出现在《艺术时空之旅》发布会现场时,台下众人发出善意笑声。这位品牌负责人一脸严肃地解释说:“我的腿受伤了,但我坚持到北京参加如此重要的发布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遗产的碰撞。”
陈履生的发言则直切主题:“特别说明一下, 这是国博重新开放后首次与品牌合作。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博物馆要举办这样的展览,我们要反映的是历史与文化并存的概念,悠久的历史是以文化创意为支撑的,而路易威登自1854年创建以来,有很多影响旅行历史的代表性原创与体现艺术情感的各种设计。”
对于“钱”的话题,双方都巧妙地做了回答。“我们百年的工艺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而且我们拥有对文化的激情,至于钱,是最后一位考虑的。”相对于贾世杰的兜圈子,陈履生则更直白:“类似这样的展览要花很多钱,但这些不是品牌和我们最关注的,展示文化才是目的。”
“商”了净土,挨骂却获益
记者探访发现,品牌展处处透着奢华:昏暗的展厅内,专门用玻璃镜子拼了一个不规则展室,一段小石头爆炸后飞行轨迹的影片循环播放着;知名旅行家胡安·安东尼奥和查尔斯·贝斯特的旅行箱被摆放在展柜中,上面粘满了酒店标签,上海浦江饭店与北京六国饭店的古老行李标签赫然在列;鲜少亮相的品牌发展文献手稿与名人物件一一到访……不时有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轻声提示“这里不允许拍照”,严格程度堪比文物大展。
一位媒体记者小声嘀咕:“怎么看都像是广告展,与国家博物馆的地位不太相称。”
其实,近期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曾经被人们视为文化净土的博物馆、古建筑、大学等纷纷被“商”。故宫、承德避暑山庄被传设私人会所,太庙内举办商业活动明码标价等内容频繁占据各大论坛热议话题。然而,被“商”后的获利者是谁?以清华真维斯楼为例,事件引发争议后,真维斯品牌回报率明显增加,其微博粉丝量一周之内增加2000余人。
这些地方“商”得起吗
对于文化频繁参“商”行为,专家看法不一。
陈履生在微博里说,清华大学因为将第四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楼”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有人出钱挂个牌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要多出一点钱。华盛顿的国家肖像馆和美国艺术馆的建筑是华盛顿历史最久的建筑,排名第三,有人出了2亿多美元,建了个两楼之间的庭院,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在美国的一些美术馆中,每个展厅都以捐资人的名字命名,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中国人不太习惯,慢慢就会习惯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国家。让有钱的人为公共文化设施破费一点,回报他们一些荣誉感,也是应该的。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其著书中提到,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等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够像今天这样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博物馆的宗旨应该是传播文化和推广教育,这样能保证博物馆的严肃性。国有博物馆要起到文化和教育的功能,相关的私有商业活动,必须服从这个主题。”
“纯商业的东西不能进入到类似大学、博物馆这类净土中,这些机构随意商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不务正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一些商业品牌喜欢到博物馆、古建中举办品牌推广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不应该的,这些地方是提供公益文化推广的,而不是发布厅。”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周孝正认为:“决不能一切都向‘钱’看,市场经济是好事,市场社会却是‘恶性互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各单位和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净土应该保持纯粹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国家博物馆 奢侈品展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