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收藏古玩”近几年在各地风生水起。生活在古城济南,被泉城悠久的历史文化熏染的济南市民,也仿佛对此兴致勃勃,收藏古籍善本、金银铜器、玉石玉器,不仅仅是业余爱好,更变成一种备受追捧的投资方式。然而,面对这一路升温的“古玩热”,业内专家也在不断地提醒:热捧的同时要有些冷静的思考。
赶大集,古玩市场“淘宝”
沿东工商河向北,路旁的药王楼、济南古玩城尽是明清风格的建筑,一派古香古色,古玩大集就在这附近的一处大院内。
5月21日上午9点,古玩大集不大的场地内就已经挤满了上百个摊位,有卖陶瓷器、玉器的,有卖字画、印章的,还有展出煤油灯、留声机等老物件的……众多市民在摊位前走走停停,仔细寻觅着自己心仪的“宝贝”。
“我这里可有不少有年头的好东西!”一位60多岁的摊主乐呵呵地给记者介绍,“这方砚台是清中期的,精致耐看;那个瓷罐是晚清的,你看品相保存得多完好;还有这个……”他拿起一个略显破旧的小木块给记者看,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写了一个“耕”字,字旁还有雕刻精美的配图,“这是民国时期的麻将牌,略有瑕疵,所以只卖30元,要是集齐了整套,那就值好几千了。”
在一个古书的摊位旁,一位老先生拿着一本清末医书手抄本,看得相当仔细。“你看,这本书的字体隽秀工整,有多处红笔批注。”老先生显得爱不释手,“我买古玩就图个"眼缘",只要喜欢、价格合理就愿意出手,甚至有时候并不太在意真假。”老先生说。
藏古玩,读史同时做投资
在济南,“聚宝”之地可不止古玩大集一处,英雄山文化市场、七贤镇古玩市场、齐鲁古玩城等处,都有极高的人气。
“爱上这一"口",就是因为被古董、文物散发出的那种神秘韵味所吸引。”有十多年收藏经验的市民苏先生对记者说,他一直痴迷于中国古代文化,而那些“上了年纪”的物件,却似乎能把历史述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把玩、研究它们,仿佛就触碰到了辉煌的历史、古老的故事。
今年30岁的市民陈先生走进“收藏圈”,是打算做投资的。他曾经在内蒙古做过古玩生意,如今回到了济南,仍时不时参与一些玉器杂项的买卖,或转让些手头上的古玩,收益不错。“别看利润高,但风险也大,一旦走了眼,损失就不小。”陈先生认为,投资古玩,必须爱古玩、懂古玩,“与投资黄金、股票不同,古玩交易还包含深厚文化内涵,要想从中获利,必须深入研究这门学问,否则怎么去伪存真?如何衡量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面对“古玩热”,也需冷思考
“城市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高涨,让古典文化在近几年又"热"了起来,而古玩收藏的升温,正是这股热潮最突出的表现。”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收藏家协会艺术总监刘凤君认为,市民对收藏的热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文明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古玩热"的背后,也需要些冷思考。”刘凤君表示,虽然古玩爱好者人数众多,但能真正作为一项文化艺术研究深入探索的,还是少之又少。意图“捡漏”、附庸风雅、盲目收藏,仍是时下古玩界存在的突出问题。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诸多功利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古玩要价虚高,整个市场充斥着大量赝品,真伪难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爱好古玩、参与收藏的积极性,更传递出一种“收藏即可牟取暴利”的不良信号,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们在呼吁规范市场秩序、从业者加强自律的同时,也要引导市民对时下的"古玩热"有个清醒的认识,在爱好与投资之间把握一个平衡。”刘凤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