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发展的基本分期
http://www.socang.com 2011-05-06 15:05 来源:紫砂网
谢瑞华是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的研究者,谢瑞华的分期依据主要是紫砂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变化,她将紫砂艺术的发展分为六期:
一 草创期,16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载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二 第一期,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以后。
三 第二期,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水平壶的前身)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行壶开始被自然行壶所取代,自然形壶较受欢迎。同时较注重紫砂器面的装饰,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
四 第三期,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个时期文人同陶艺匠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篆刻书画的风尚。壶的造型比较简练,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五 第四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紫砂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茶壶大量产销,精心制作的艺术性高的壶逐渐减少,但也不乏佳作出现。
六 第五期,20世纪中叶至今。动乱多年以后,生产逐步恢复,四类壶型多有生产,新的品种日渐产生,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丝银镶嵌等新工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紫砂”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