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发展的基本分期
http://www.socang.com   2011-05-06 15:05   来源:紫砂网
  谢瑞华是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的研究者,谢瑞华的分期依据主要是紫砂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变化,她将紫砂艺术的发展分为六期:

  一 草创期,16世纪早期以前。羊角山出土的紫砂残片,是所见最早的实物标本。文献所记载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人和供春。

  二 第一期,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早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的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18世纪以后。

  三 第二期,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自然形壶,几何形壶,筋纹形壶和小圆壶(水平壶的前身)这四类壶型都有烧造,筋纹行壶开始被自然行壶所取代,自然形壶较受欢迎。同时较注重紫砂器面的装饰,更多在器面施釉或加彩绘装饰。

  四 第三期,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个时期文人同陶艺匠交往甚密,出现了在壶上篆刻书画的风尚。壶的造型比较简练,为在壶的平面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

  五 第四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紫砂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茶壶大量产销,精心制作的艺术性高的壶逐渐减少,但也不乏佳作出现。

  六 第五期,20世纪中叶至今。动乱多年以后,生产逐步恢复,四类壶型多有生产,新的品种日渐产生,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丝银镶嵌等新工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紫砂”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养墨堂 养墨堂 2170中国画提名展(组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